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此时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中国民间有“四五清明”之说,但千万不要认为清明就固定在4月5日这一天。事实上,清明在公历中的日期会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这三个日子中变动。

这是因为中国的农历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以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为一个节气或中气,每个节气都有一个特定的时刻,而在公历中,并不固定在某一日期。

地球围绕太阳一圈实际时间为365.2422天,但历法上计算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如此一来,累积4年后几近一天,为修正它,公历历法中有“闰年”规定,每四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节气时刻的顺延,有时会使得某节气的时刻越过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闰年也会使得节气时间发生改变。但不管如何变动,节气的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

广东人习惯清明拜山

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但后来在历史发展之中,逐渐把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祭祖和踏青习俗都融合进来,就成为了清明节。

早在唐代开始,清明节就已经被定为公众假期。

据《唐会要》记载,由于官吏在清明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规定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放假四天。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在清明节,广东人有“拜山”的习俗,把祭祖和踏青两大主题融合进来。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这天整个家族一同出发到郊外祖先的墓前,先将祖墓周围的杂草清除,然后扎纸,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完成了拜祭仪式后,就地切烧猪配以鲜果茶点在大自然中快乐聚餐。

担心倒春寒,不如多食龙眼

清明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加上进入多雨的时节,这时易生湿邪,许多细菌、病毒也进入了繁殖期,易于传播各种传染病,自身抗病能力较弱的朋友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

除了多锻炼增强体质之外,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少去公共场所从而减少病菌的产生,进而减少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另外,睡眠不足也是很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如果工作学习压力大,脑力耗损较多、容易焦虑失眠的朋友,不妨多吃元肉。

元肉也称桂圆,就是广东人常说的龙眼肉,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佳果,既可鲜吃又可作药用,滋补之中既不滋腻,又不滞气,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益智之效,是一方十分温和的药材。明朝名医李时珍就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其中以高州产的为最佳。

高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山地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正是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好物。

元肉入膳的话,可以做成元肉粥:将龙眼去皮取肉,大米淘净,大枣去核,与龙眼、大枣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即可食用。

清朝的《老老恒言》所言,元肉粥粥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中医认为,心主身之血脉,藏神,汗为心之液,贫血或者心血虚者,常有心悸失眠,自汗盗汗等症状,这个时候常吃上元肉粥粥,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广东人煲汤的话,元肉也常用的选料: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取肉苁蓉20g、巴戟20g、高州元肉30g洗净,与老鸡一只,洗净后放入炖盅内,放入适量清水,慢火炖180分钟后,开盖放入少量食盐,即可成为一煲时令靓汤。

· 粉丝福利 ·

4月4日-4月9日

凡羊城网粉丝即可参与抽奖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管家后

发送“抽奖”字样

清明,广东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即有机会获得:

1.清明节气汤包一份(共3份)

2.竹蜂盐体验装50g一份(共10份)

3.商城现金券30元一份(共5份)

4.商城现金券20元一份(共10份)

5.商城现金券10元一份(共15份)

以上有关汤膳养生知识

由【御医厨房】的池医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