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比利时两年一度的国际诗歌会上把3月21日定为世界儿歌日。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将安徒生的生日4月2日确定为“国际儿童读书日”,开始在世界各国推广童书和促进儿童阅读并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童谣进入了一个低迷时段,真正让孩子们喜欢又流传很广的新儿歌并不多见,孩子大多还是唱着父辈甚至是祖辈传下来的儿歌,广府本地儿歌更有逐渐式微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弘扬童谣精粹,创新童谣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势在必行。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师生创新承传广府文化,逐步将童谣、粤剧、粤艺锣鼓、醒狮、押花等项目引入学校结合校园庙会、特色社团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受各界肯定。

2018年暑假,学校师生开展原创童谣征集活动,从中选取优秀作品集结成建大首册原创广府童谣集《粤玩越好玩》。意外的是,在这些作品中,除了广府美景、美食、校园学习、温馨家庭记录外,也有不少得意好玩的游戏顺口溜,更发现有好几首带有乐谱的童谣,孩子们自己包揽了作词人和作曲人,边弹边唱,厉害了——我建大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册子中的童谣作品或许还非常稚嫩,或许音乐格式还不规范,但童趣盎然,广府味浓。或许不少小作者的广州话说得还不流利,但都胜在有一颗爱广府文化的心。在活动中展示的不少原创广府新童谣如《小红船》《大个仔》《动物歌》等,主题都非常鲜明,传唱度高,分别获得获广州市原创音乐作品一、三等奖,第二届中国小金钟原创金曲榜“优秀作品”。

4月2日国际儿童读书日前夕,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绘声绘色看方言:广府童谣氹氹转》在建大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该书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绘声绘色看方言》系列的一册,是一套对岭南地区三大方言的童谣进行视觉化设计的图书,是一套献给孩子的岭南方言图册,把非视觉的方言图像化,将只能“听”的童谣转化成可以“看”得见、而且看得懂的方言。挑选的60首童谣均配通俗易懂的解说,通过【穿“粤”时光】呈现,方便读者从节庆习俗、语言习惯、生活人文、传统食品、衣着风格、旧时游戏等多方面、全方位解读广府文化。建设大马路小学几位同学参与了本册童谣朗读的录音工作,叶校长在广府童谣创作、推广的丰富经验,被邀请参与本册童谣的编著工作。

活动当天,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与学校共建“青少年课外阅读”基地,开启了2019年建大读书艺术节的帷幕,与南国书香节、羊城之夏青少年读书活动一起,让建大学子有更多读好书、品书香的机会。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建设大马路小学“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对建大师生在民间文化传承学习给予肯定。孩子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了他们童谣、粤艺等方面的学习成果。

在3月21日世界儿歌日当天,4月2日国际儿童读书日前夕推出建大师生原创童谣集《粤玩越好玩》、国家出版基金支持项目《广府童谣氹氹转》一书及 “青少年课外阅读基地”、“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的授牌活动,开启了2019年建大读书节帷幕,让建大学子有更多读好书、品书香的机会。当天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学校借此活动,希望可以将童谣、阅读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品味书香,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学习传统艺术技能和沐浴书香,做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