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背后藏着百年来翻译错误与等级观念!
原创文章,作者:劳震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英国君主是英皇还是英王?为何中文翻译如此不一?》https://www.gznf.net/story/149404.html
摘要:这背后藏着百年来翻译错误与等级观念!
我出生在广州,很小时候就能看到香港电视。当时香港尚未回归,仍由港英政府管治,所以电视上就会经常见到“皇家香港警察”“皇家赛马会”“皇家邮政局”等称谓,甚至电影中最能打的女警,也叫“皇家师姐”。这类中文用法就让我自小误以为英国是个帝制国家,君主自然就是“皇帝”。
直到后来慢慢长大,阅读了历史以及认识外国人,我才发现英国的正式国名其实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从头到尾都没提“帝国”两个字。
这让我开始好奇:那英国的君主到底是“王”还是“皇”?
▲点击收看视频
前段时间,我受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邀请,出席英国国庆日酒会——即查尔斯三世的生日庆典。请柬和现场背景板上都写得清清楚楚:“His Majesty The King”——国王陛下。
整场活动庄重而不失轻松,但英国驻华大使的致辞,全程都没有“皇帝”这个字眼。没错,英国人从来没说自己是皇帝,反倒是在我们中文语境中,总爱用皇帝的“皇”字。
例如,以前经常习惯称伊丽莎白二世为“英女皇”,虽然到了查尔斯三世,多数中文媒体开始改称他为“英王”,但与此同时,“英国皇室”“英国皇家空军”“皇家御用认证”……这些带“皇”字的表达方式却依旧广泛流通,似乎“皇”仍旧是英国君主相关事物的默认标签。
▲港媒报道
听起来有点奇怪,我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用“皇”来泛指英国君主的一切事物?这背后牵涉到语言习惯与历史演变……
从历史上看,英国的君主制度源远流长,但在称谓上,他们的头衔始终是“King”或“Queen”,即“国王”或“女王”。即使在大英帝国的全球鼎盛时期,这个称呼也从未改变。
唯一的例外,是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加冕为“印度女皇”。这是为了在殖民地彰显大英帝国的权威,也是在当时欧洲“皇帝争霸”的语境中争一口气。但这个头衔沿用到1947年印度独立为止。
▲维多利亚女王,图源网络
换句话说,英国君主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只是“王”,从未真正成为“皇”。这就奇怪了:既然君主只是国王,为什么他们又常被称为“大英帝国”?
其实,“帝国”这个词在国际语境中,更强调的是国家结构——也就是一个中心政权统治多个民族、多个地域,尤其是拥有广泛海外殖民地。它并不一定非得有一位“皇帝”。大英帝国正是凭借庞大的殖民网络,成为19世纪最强大的全球性霸权,也因此得到了“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
▲日不落帝国,图源网络
这就像美国,虽然是一个总统制的共和国,但在中文语境中常被戏称为“美帝”一样。这其实更多反映的是一种政治态度,而非国家体制的准确对应。
那“皇室”和“皇家”这些译法又是怎么来的?
这其实与历史上 royal 一词在中文里的翻译选择密切相关。Royal 源自拉丁语regalis,原意是“属于君王的”,即“君主的”。但在清末民初的翻译语境中,梁启超等人出于对西方王室制度的尊崇,将 royal 升格翻译为“皇家”。
▲图源网络
这一译法在港英时期被广泛沿用,从“皇家香港警察”“皇家赛马会”到“皇家御用认证”,几乎成为royal的标准译名。对汉语使用者来说,“皇”字比“王”字更显庄严隆重,也更符合当时对西方体制的仰望心理,于是这一译法逐渐固化下来。
就算我现在经常玩的手机游戏《Clash Royale》,在国内的中文名依然是《皇室战争》。
▲图源网络
它既是翻译习惯的结果,也映照了殖民历史与传统汉语中对“皇”与“王”等级区分观念。
你觉得我们应该继续说“皇家”?还是改称“王家”才更准确?如果你是翻译,你又会怎么处理“Royal”这个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原创文章,作者:劳震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英国君主是英皇还是英王?为何中文翻译如此不一?》https://www.gznf.net/story/149404.html
劳震宇,跨界传媒人,羊城网创办者。粤语文化畅销书作家。出生于广州,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学系,曾在新浪网、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等著名媒体传播企业任职,现任羊城网总编辑及蓝龙互动传播机构总经理。出版书籍包括:《粤韵唐诗》《粤韵宋词》《广府童谣氹氹转》《广古仔》《童行永庆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