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音乐榜人气超越周杰伦,歌曲月听众登顶海外……这是俗气,还是洋气?
当你在地铁上刷到“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以为只是又一首土味神曲;却没想到,它已经在纽约街头循环播放,在伦敦唐人街引发模仿热潮,甚至在海外音乐软件Spotify的月听众已经超过周杰伦。就是这样一首《大展鸿图》,让广东说唱歌手“揽佬”成为当下华语乐坛最魔性的现象级人物。
▲MV画面
一众外国人大赞歌曲“洗脑”,是文化创新的代表;然而不少广东人却认为歌曲太土、太俗,而且还是用普通话唱,根本代表不了广东文化……为什么在海内外,这首歌曲会有如此割裂的评价?
《大展鸿图》是广东说唱歌手揽佬与刘夫阳联合创作的说唱歌曲,收录于2024年8月20日发布的专辑《八方来财》。值得注意的是,《大展鸿图》当中蕴含了不少岭南元素——采样自粤剧《帝女花》,MV写到纪念粤剧《帝女花》首演68周年。摄制组专程在香港赛马场和莲香楼为MV取景,歌词中提及的“银龙鱼”“劳力士”“大师题字”“关公像”以及“叉烧包”“烧腊店”等,还原了广东老板们的生活景象。
至于《大展鸿图》为什么在发布大半年后才爆火呢?带动歌曲传播的,是“不齐舞团”设计的一套门槛极低的舞蹈动作:双手比出“鸿鹄展翅”的姿势,配合脚步滑动与甩头结尾。数据显示,该舞蹈在抖音翻拍量已超50万条,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退休大爷,从写字楼白领到田间农民,可以说是大众参与。而在网易云平台上,该曲点赞数突破150万,评论超过3万,在国内完成“破圈”。
而在海外,《大展鸿图》的影响力也出人意料。
最初,该曲的走红并非源自国外主流媒体宣传,而是从留学生社交圈发酵,被外国网红偶然发现,再靠着Tiktok等平台上的舞蹈视频传播。
在纽约时代广场,有年轻人自发表演,在伦敦唐人街,商铺循环播放。还有新加坡网友将其改编为街舞伴奏,更有巴西歌手推出葡语翻唱。
7月初,揽佬以月听众突破302.2万的成绩,超越周杰伦,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月听众排行榜第一位,《大展鸿图》更冲进Spotify全球飙升榜前50名。有外国网友评价,虽然不是很理解这首歌的意思,但就是喜欢这首歌的旋律。还有外国网友留言“求中文翻译”。
其实,《大展鸿图》不是揽佬的第一首爆款,同专辑歌曲《八方来财》的热度也不低,走红路径也相似。“来财!来!来财!来!”歌词洗脑,“来财舞”也被众多抖音博主模仿翻跳。《八方来财》和《大展鸿图》都一度冲进英国、德国、意大利、印度、沙特、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埃及等数十个国家的Spotify飙升榜。
《大展鸿图》的成功,可以说踩准了当代音乐传播的多个关键要素。首先从音乐风格来看,揽佬的作品被称为“揽式孟菲斯”——意指将美国南部孟菲斯说唱节奏,和中国东南沿海的地方文化融合,再混搭浓浓客家口音的普通话及粤语,形成强烈听觉冲击力。歌曲开头采样《帝女花》的经典唱段,随后接入碎拍鼓点和说唱节奏,让粤剧的梆子腔、二黄腔旋律与电子音效互融。
旋律方面,简单、重复、高频循环成就了“听一遍就会”的魔性体验。就像网友的评论:“第一次听觉得好土,第二次跟着抖腿,第三次已经会唱。”这也是《大展鸿图》能火到海外的重要因素,音乐是超越语言的媒介,比起理解歌词,旋律与节奏的直观感染力更容易穿透文化壁垒。
另外,《大展鸿图》走的是舞曲逻辑,而非传统的文化输出逻辑,凭借民众在短视频平台的舞蹈模仿潮,进行低门槛的高强度传播,符合当代网络神曲的传播规律。
再从社会心理层面看,这首歌的爆红契合了当前经济背景下,大众“求好运”“搞钱”“冲喜”的情绪。正如《八方来财》的“来财来”成为集体祈愿,《大展鸿图》满足了大家对富贵生活的想象。
然而,在《大展鸿图》的热度之外,是极为割裂的评论生态。在部分国内网友看来,这首歌的“爆红”代表的是“低俗文化”的胜利。一些网友调侃:“这首歌火了算是华语乐坛完了”“像是吃了拼好饭中毒写出来的”“太捞了”。
不少广东网友也质疑,尽管该曲采样了粤剧唱段,但歌词、MV和《帝女花》的原著剧情并无关系,《帝女花》讲述的是明朝末代长平公主殉情、殉国的悲情故事,而《大展鸿图》却充满金钱、土豪发家元素,令人感觉格格不入。还有网友指出,唱广东文化,为何不直接用粤语、客家话、潮州话来唱?
▲网友评论
当然了,也有网友赞赏《大展鸿图》,认为其展现出市井生命力,又成功将广东文化元素传播到海外。
有网友表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本就不是对立,流行文化中可以有“土嗨”的位置。
还有网友认为,大家能接受“落街没钱买面包”的无厘头改编,为何不能接受年轻化的二创呢?
海外受到追捧,国内饱受争议,歌曲背后实际上是文化差异的缩影。《大展鸿图》《八方来财》等个直白地谈钱,谈对财富的渴望,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含蓄、和谐等审美标准,过于夸张或直白的元素少不了被认为是土俗,上不了台面的。但是,“炫富”却是欧美说唱的主流主题之一,豪车、皮草、大金链,都在外国rapper的mv中随处可见。
揽佬也回应:“我不想以土和潮去定义音乐,因为本身土和潮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词语,不管是什么样的音乐,它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有关注,都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著名乐评人伍福生提醒,揽佬在爆红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成为他今后主要的挑战。
当《我姓石》《爱如火》《跳楼机》等“神曲”一首接一首,靠洗脑旋律和土味叙事轮番霸榜,热度来得快去得快。短视频时代让流行变得容易,也让遗忘变得更快。毕竟,一首歌能否在多年之后仍然被哼起,靠的往往不是耳朵记住了什么,而是在听众心里留下了什么。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评价《大展鸿图》这首歌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广东神曲《大展鸿图》评价两极:鬼佬上头,老广嫌捞……》https://www.gznf.net/entertainment/149592.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