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转向危机下,粤语还能传给下一代吗?

身边有很多广州朋友都说:小朋友从出生开始用粤语讲话,但一开始上学,老师用普通话,同学又用普通话,时间久了回家之后,就开始会听但不会讲粤语,甚至会嫌你讲粤语“老土”。说真的,这个现象不是个别,而是非常普遍,在语言学上还有个名词,叫语言转向。很多父母都感觉好无奈:老师不会为你的子女转讲粤语,学校又不会教粤语,社会气氛都是普通话主导,那可以怎么办呢?

▲点击收看视频

如果什么都不做,我们就真的变成最后一代讲粤语的人!今天我想讲三个实际可行的方法,帮你撑住家庭的母语防线:

第一:你先别投降!有的家长,一见小朋友讲普通话,就顺势用普通话回应,心想“沟通到就可以啦”。错!你一投降,粤语就真的守不住。你要坚持用粤语回应,温柔但坚定。

例如:“你头先讲咩呀?爸爸妈妈听唔明,讲粤语啦~”小朋友自己会分场景,学校讲普通话,回家就讲粤语,其实并不矛盾。

小朋友读书后就不讲粤语?三个破解方法,广东父母必看!
第二:营造“粤语时光”。例如每晚八点,一家人一齐看粤语配音的动画片、唱粤语儿歌、讲故事——不用太正式,重要是令小朋友觉得:粤语=温暖=家庭感。
小朋友读书后就不讲粤语?三个破解方法,广东父母必看!
第三:拉上其他人一齐讲。一个人讲,小朋友很快会“嫌闷”或者觉得“无用”。但如果爷爷奶奶、公公婆婆都用粤语和他聊天,甚至组织多几个家庭一齐玩“粤语故事会”——小朋友会知道:“哦,讲粤语的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还很有趣”。我们还可以灌输一个观念——粤语不是“卜”,而是“有型”、“特别”、“九声六调好听”、有历史,有文化”。
小朋友读书后就不讲粤语?三个破解方法,广东父母必看!
其实语言的保育,从来不是靠讲道理,而是靠你每天怎么用。你用得多,他自然学得好;你自己都不说,就算请几个粤语老师都没用。如果你希望你的子女,和你的孙辈,还可以用粤语讲笑话,讲心事,讲“我爱你”,那么就要从你开始守住这条底线。你的小朋友有没有遇到“粤转普”的情况?你又是怎么应对的呢?欢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做法,还可以分享给你身边讲粤语的家长朋友,一齐为粤语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