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2012年底,一部讲述粤语前世今生的短视频——《舌尖上的粤语》在网上突然爆红,短短几天点击量破千万。

 

粤语会逐渐凋零,甚至消失吗?令许多广州人两年前奔走呼喊于街头的危机感,仍然强烈。

 

《舌尖上的粤语》的出品方是创立于2000年的羊城网,这个定位为“互联网思维传播粤文化”的广州独立媒体,过去多年,创新了许多粤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在“亚运十年”专题的最后一篇,我们想借羊城网谈谈粤语,谈谈在一个不可阻挡地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城市里,广州人“本土意识”应该和可能的守卫方式。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一场“敏感”事件

 

在我们的舆论环境中,十年前的那场粤语主题事件显得很“敏感”。但拿掉各种滤镜,它仍然是我们理解长期作为广州城市核心议题之一的”粤语“议题的最好标本。

 

当年那个成为事件导火索的政协提案,原文是这样的:

 

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建议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改为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的节目频道,或在其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主时段中用普通话播出,以适应来穗参赛和旅游的国内外宾客语言环境的需要。

 

——广州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案》

 

谈不上有多么不合理,但在一个市民比较有表达空间的时代,这条本是好意的提案却被理解为“打压粤语生存空间”。因为,它所点燃的情绪已经积蓄太久。

 

一直以来,本土意识极强的老广把粤语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粤语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粤语比普通话更接近古代官话”等各种彰显粤语“优越性”的提法长期流行。

 

出于潜意识中对 “被同化”的抗拒,老广总是习惯性地把“推普”和“feiyue”划上等号,而部分学校在推普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做法,更加剧了其对“推普”的抵触情绪。

 

在老广的刻板印象中,因为多年的“推普”,粤语已经面临“严峻”的“生存和传承危机”,把电视台改为普通话播音无疑会加剧这种危机。一腔怒火被点燃,不光烧向提案,更烧向“推普”政策。

 

虽然后来从广州市到广东省委的高官都出来澄清“推普绝不等于feiyue”,但在一种根深蒂固、饱含深情的“成见”面前,再怎么理性和诚恳的引导都无法消除老广对于粤语的“危机感”。

 

定位为“互联网思维传播粤文化”的羊城网,虽然也坚定地认为粤语理应得到更好的保育,却从不赞同把粤语和普通话对立起来的立场。同时因不满一些关于粤语的谬误性认识的长期流行,在2012年制作并发布了短视频《舌尖上的粤语》。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舌尖上的粤语》视频截图

在此之前,羊城网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忠实用户。

 

在2008年天字码头拆迁风波中,羊城网曾发起过“天字瞳情”民意征集活动,是成功阻止天字码头异地重建的民间力量策源地之一。2010年亚运前夕,他们也曾发布《南国泪珠》的短视频,痛悼广州老建筑的拆迁,有不错的点击量。

 

而《舌尖上的粤语》正中了老广的最大焦虑,引起广泛共鸣。根据羊城网的统计,该视频半年内点播量超过2000万人次。

 

羊城网的创始人劳震宇在分析这条视频为什么爆红时说:“我支持全国推广普通话,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人人会讲普通话,而不是人人只讲普通话。所以,我们需要为此定义一个清晰的界限。同时,也应该理直气壮地为粤语正名——粤语不是什么鸟语土话,而是属于中国众多源远流长的语言之一,应该值得被尊重。”

 

《舌尖上的中国》显示了羊城网在粤语文化创新表达上的能力,也真正确立了羊城网在广州人中的影响力。

 

两年后,又一件事情让羊城网名声大噪。2014年,劳震宇倡议把每年的7月25日定为“粤语日”:“无论粤语、客家话、闽南语、吴语、沪语、藏语等等,都是中华大地上各地各族的语言,是中华文化宝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要是母语,都值得我们珍视。

 

就像之前的视频一样,这个提议再次引起老广们的热烈反响。有网民呼吁:“最好每一天都是粤语日!”从此,7月25日就成了一个粤语的节日——虽然从未获得官方承认。

 

一种解题方式

 

和很多广州人的直觉相反,客观地说,亚运之后,随着政府对于方言保护力度的加强,粤语传承的政策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差,甚至是相反。

 

但粤语的使用率是不是在降低?大概率是的。因为随着广州城市格局、社会结构的改变,和互联网时代无差别的消费主义文化商业的流行,广州各个场合的普通话的使用率毫无疑问在提高。

 

如果说,对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不适应——就像“唔识粤语,仲想成为广州人”这个常见的标题所表明的那样——还勉强能够用“包容”的话术自我释怀的话;对于下一代人表现出的对粤语无意识的冷漠和生疏,则成为老广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如果下一代唔讲广州话,粤语还能否传承下去?在各种关于粤语的公众号文章和评论区留言,反复表达着一样的忧虑。

 

劳震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单靠悲情和愤怒是无法把粤语传承下去的,如何将之变成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赋予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就是历史赋予羊城网的历史命题。”2014年,羊城网开始从一个网络社区转型为一家文化传播机构。在粤语文化传承上,劳震宇决定搞搞新意思。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羊城网创始人 劳震宇

受访人供图

 

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粤语文化相关消息或者普及粤语文化知识。从羊城网2014年开始做微信公众号直到今天,粤语的相关选题占到超过1/3。随手一翻,就能看到:《百年名校开粤语选修课:做新广州人?做真广州人!》《为了粤语,广州人狠起来连自己亲生仔女都骂!》《这些粤语谣言,10个广东人有9个都曾信以为真!》《口甜舌滑广东人图鉴》的标题。

 

另一方面,羊城网又通过创意设计,把粤语文化转化成文创产品。

 

2014年,羊城网尝试把粤语和利是封结合,以吉利的粤语俚语作为主题设计创意利事封,并且透过二维码与移动互联网结合——例如扫码可以听一段粤语俚语的典故,或者玩一个粤语知识小游戏。没想到,这个产品大获成功,成为了羊城网每年新春前夕必推的网红产品。

 

2015年,羊城网挑选了四句广州人的口头禅:自己友、顶硬上、平靓正、冇得弹,设计制作了系列粤语T恤——自己友TEE,并邀请了广州文化、娱乐、媒体、美食的大咖代言,迅速成为一个粤语潮牌,连主持人彭彭、马志海,文化学者饶原生等等都爱穿着上节目或出席公开场合。 

 

讨得成年人欢心后,又如何让小朋友爱上粤语?

 

在新世纪出版社邀请下,劳震宇与著名音乐人梁天山、陈辉权合作,挑选唐诗中适合用粤语朗诵的篇目,编成一本《粤韵唐诗》,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听到唐诗的粤语朗诵版本。2017年《粤韵唐诗》正式推出之后,一个月内就卖了9000多本。在书的序言中,劳震宇写道:“普通话和英语,可以让你走得更远,而粤语,却可以让你不会忘记从哪里出发。”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羊城网推出的粤文化书籍

受访人供图

 

相比起很多仅仅无休止地撩拨老广粤语情绪而获取流量的自媒体,在推动粤语文化的传承上,羊城网做了一些既实在又有趣的事情,并构建出一套健康的商业模式。或者说,一种新的解题方式。

赢得的也不仅是老广的认可,还有许多本地商户的青睐。从本土餐饮品牌南海渔村到洋快餐巨头百胜集团,再到老牌五星酒店中国大酒店、“广货大本营”广州轻工集团都和羊城网有过深度合作,或联手打造粤文化IP产品,或共同进行事件营销。去年,滴滴在广州市场进行“粤语”营销,也选择了与羊城网合作……

 

改变的和未变的

 

今年,是那场“敏感”事件的十周年。巧合的是,曾讲过“宁卖祖宗田,莫失祖宗言”的陈建华在卸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前提议:

 

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要保护好广府文化核心——粤语。建议为弘扬岭南文化,提高广府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全市在学前教育阶段推行普通话与粤语双语教学,为粤港澳大湾区粤语传承发展提供良好语言环境。

 

不出意料,老广们纷纷为这个提议热烈地点赞。

 

一些风向形成一种奇特的翻转,但老广们对于粤语传承的危机感却始终未变:

 

众多关于粤语的“假常识”仍在流传;仍然有人执着地认为外来人口必须讲粤语,才算是融入广州,——甚至继烂大街的“唔识粤语,仲想成为广州人”的标题之后,还诞生了“把是否通晓粤语,作为积分入户广州的计分项目”的“无脑”观点;仍然有人不时把“我是广州人,不会说广州话”拿出来大做文章;仍然有人把“推普”作为粤语的最大敌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部分网友对“把是否通晓粤语

作为积分入户广州的计分项目”的讨论

 

我们承认这种危机感,在对抗另外一些貌似不可对抗的力量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足够强大的力量,延续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

 

但我们也不想美化这种危机感。用一种偏见去对抗另一种偏见,凭一腔非理性的热血冲向“假想敌”,在十年前也许不可避免,或许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十年后,却只会蒙蔽眼睛,让人们忽视真正的问题所在。

 

一个人口规模仍在扩张、人口结构仍在改变的城市,一个所有人都消费着一样的文化商品的时代,粤语以及它所承载的广府文化真的能保持它的主体地位吗?

 

无论能或者不能,如何真正让广州人了解粤语,热爱粤语?

 

《粤韵唐诗》之后,羊城网又继续推出了《粤韵宋词》《广府童谣凼凼转》,都有不错的市场反应。去年这几本书还在香港推出了繁字版本。

 

马上将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的羊城网,最近正在筹拍它的微信视频号“今日讲呢啲”第三季的内容,而内容还是它所擅长的粤语常用语普及。

 

撰文 | P.K、Uma

编辑 |P.K

© THE END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互动话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传承粤语?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
撑粤十年:假想敌与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