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口水诗”是笔者起的名字。“白话”,广州话的俗称;“口水”,随口而出的口语。说白了,就是用广州话口语写的打油诗。
广府人在日常交际方面有一个好传统,哪怕你是文化人,与人交际会话时都不会追求语出惊人、文质彬彬,而只求出语俚俗,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彼此在风趣逗人的语境中达成交际。(当然吵架除外。)我想,白话口水诗最重要的是要承传这一传统,用语俚俗、本色拙朴,诙谐幽默,甚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笔者作为几十年的“语文佬”,当然可以倚韵合辙写一些古体、近体诗词。古、近体诗词讲意境,讲“曲隐”,讲文质,讲格律,(当然这是优秀文化传统,要继承)而白话口水诗则不受这些限制,诗句以七言、五言为主,四言、六言为辅,也可以采用参差的“长短句”;不注重格律,但一定要押韵。尽量多用广州话的熟语(包括俚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入诗,直抒胸臆,才能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
白话口水诗的形式说清了,那么,可写什么内容?下面用笔者一些拙作为例,说些浅见。
1.对现实生活的假丑恶百态作出嘲弄及讥讽
笔者第一首白话口水诗是抨击微信微博中的滥发现象而作:
看微信微博有感
我哋发帖为咗乜?交流学嘢夹练笔。
问候兼播正能量,睇完内心暖粒粒。
嗰啲造谣蛊惑者,直情食人唔磥骨。
冇脑乱放流料者,而得打烂佢屎窟!
此诗发至朋友圈,大家一致叫好。有的群主还据此作出群内“五个不准发”的规定。
前年春节前夕,香港一对策动参与“占中”的小头目男女(他们长的都不是一般的丑)欲从昆明入境回乡探亲,被我警方拒绝入境。笔者闻讯后不禁在微信发诗点赞我警方,怒斥那些分裂香港分裂国家的媚外汉奸。
汉奸滚蛋
占中狂徒,数典忘祖。
仲有面见,乡亲父老?
唔准入境,我警威武。
去黐主子,躝尸佶路!
2017年,宣扬传播伪科学的“气功大师”大骗子王林死了,大快人心,笔者当即写了一首:
王林死咗
听闻王林钉鬼咗,讲声南无阿弥陀。
有人松咗一啖气,暗唱1 2 3 4 5。(音乐简谱)
街坊百姓好奇怪:照计大师本事多;
总统精英都医好,点解自己咁折堕?
达官权贵偷偷笑:死得真系及时咯;
若果开庭嚟审佢,踢爆内幕点收科?
埋堆做骚嘅明星,更系打鼓又敲锣;
发姣作大互擦鞋,肉酸丑闻一箩箩。
秘密带嗮落棺材,佢哋岂唔乐呵呵?
一个王林谢咗鸡,佢嘅粉丝仲好多——
贪官权贵毁三观,唔信马列信鬼魔;
名流心灵有危机,“人体开光”唔错过。
王林滚钱滚粮票,气功魔术将你锄。
嗰间妖气嘅王府,实系权钱交易所。
睇衰科学迷妖术,呢班男女确系傻!
元宝蜡烛送妖孽,“大师”快啲变鬼火!
笔者平时对一些社会弊端,宵小之徒,很是看不过眼,因而也不放过讥讽:
花市遇架
花街争市同开骂,马年偏遇草泥马。
一个指口夹厾(音笃)鼻,一个拆蟹又炒虾。
“祝君返归畀车撞”,“贺你听日被打靶”。
新年流流斗脷毒,啲人质素真系差!
对于一些社会乱象,笔者感到挺看不惯,不吐不快:
谒莆田南少林寺随感
巍峨大气驾世,拜谒南少林寺。
入去唔使买票,令人叹为观止!
途经各寺门票,钞票贱过草纸。
夹埋景区斩客,游人苦过didi。
听闻佛门乱象,铜臭令人发指:
请佢打番堂斋,使钱等于撒纸。
若果立个牌位,一万两万唔止。
出庙土豪一个,入庙着件僧衣。
上班阿弥陀佛,落班开架宾士。
平日酒肉穿肠,屋企有妻有儿。
噉嘅骑呢怪象,佛祖知也唔知?
2.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幽默调侃,善意批评
笔者足球迷一枚,常在看球后写一些球评诗以示友人。比如在2014巴西世
界杯上,卫冕冠军巴西队在半决赛中1:7惨败于德国队,笔者写道:
叹巴西队出局
悲情见巴西,龙门变成筛。
防线如纸扎,门将冇嗮计。
冇啲桑巴味,六冠梦谢鸡。
贝利乌鸦嘴,真系冇得挥!
同届世界杯,发生了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咬人的怪诞犯规(因而球迷称之“苏牙”,不过此君遭国际足联惩罚后变得德技双馨了),对此笔者写道:
侃苏牙
乌拉圭队有苏牙,球技一流球品差。
搵准膊头噬一啖,仲要扮嘢揞下耙。
停赛九场该孭飞,球星点能咁掗拃?
大话度桥阿FIFA,要佢上场戴“喇叭”!
(注:FIFA,国际足联。“喇叭”,指宠物猫、狗身体受外伤后,为防它们舔伤口,兽医都给它们套上一个喇叭形的头罩。)
今年三八妇女节,笔者写了一首白话口水诗致各个微信群中的女同胞,祝她们节日快乐,并幽了她们一默:
妇女节戏赠女同胞
今日三八,我哋恶煞。
“妇女解放”,系噉话法。
地板家私,你拖你抹;
洗嗮啲衫,倒埋垃圾;
买餸煮饭,你嚟负责。
喽埋闺蜜,吃香喝辣。
山珍海味,一于照嚓。
行街扫货,“支付”狂刷。
香水皮草,乜都通杀。
老公荷包,刮得就刮。
激到男人,跳跳扎扎!
一时,各微信群女同胞们回复如潮:“多谢特别的节日礼物。”“将我们描述成女汉子,过奖了。”“黄sir,你有冇弄到荷包燶?师母有冇激到你扎扎跳?”……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3.用以自嘲、励志
相比于上两个内容,此内容相对较少,但也可偶尔采用。比如:
教师自嘲两首——仿同事诗戏作
都话屋有三斗粮,
打死唔做教书匠。
量小日日激到爆,
扫街都比教书强。
都话教书苦亦甜,
其实耷头过屋檐。
以前起码重师道,
而家边道搵尊严?
(注:戏作而已。其实笔者在职时基本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当今,有些教师要求严苛了些,开罪了某些家长的小祖宗,那些家长动辄就投诉甚至拉横幅,逼学校处分甚至开除教师。笔者只是为当今的后辈教师鸣不平罢了。)
去年,笔者年届“奔七”方一登广州塔。登高远眺,自是一番豪兴,归来后填了一阙《水调歌头》以励志:
水调歌头 · 登广州塔
骋目蛮腰塔,穗地物华收。宇厦琼楼健硕,云越尽低头。映眼繁花摛翠,水陆纵横辐辏,虹贯截江流。珠浪人潮侣,奔淌劲方遒。
倚危楯,沐春日,寄蜉蝣。人生不过海粟,何事苦凝愁?应羡东坡疏世,更效曹公励志,坦定抱霜秋。回首登临处,豪哉我广州!
(注:词中用典为苏轼《赤壁赋》及曹操《龟虽寿》。云越,指白云山和越秀山。)
如果说词是“文雅”的,那么其“外一首”白话口水诗就是“俚俗”的了:
登广州塔
哗嗨广州塔,好似支大笔。
画天上云彩,绘花城万物。
漫步撑石级,行到气都咳。
临老更潇洒,唔好呻奔七。
朋友们,有空时大家都来学写一下白话口水诗!这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而且对广府的语言文化也是一种承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