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被遗忘的广东籍马来西亚华人,发明口罩、分餐制,还让世界第一次听见中国医生的声音……

还记得几年前疫情爆发时,N95口罩一罩难求的场面吗?那时候,它成了全世界最紧俏的防护品之一,很多人以为这是现代美国或日本医学的成果,但其实,很少人知道:N95口罩的雏形,最早出自一位广东籍的马来西亚华人。

1910年冬天,距离清朝灭亡还有不到两年,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极为致命的肺鼠疫,短短几个月,就导致超过六万人死亡。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瘟疫,也不是最严重的一次。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堆放的棺材,图源网络

早在东汉、唐末、元末、明末,大疫频繁爆发,有时甚至成为压垮一个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那个年代,传统中医虽有对个体的经验治疗,却对传染病的群体传播几乎无能为力。既无隔离观念,也不了解空气传播,更缺乏检疫制度。疫情一来,往往就是“十室九空”,朝廷束手无策。而这一次,却因为一个年轻医生的到来,历史被改写了。伍连德,1879年出生于马来亚的槟城,祖籍广东台山。他是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曾在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德国哈勒大学等地专攻传染病和细菌学。1908年,他被聘为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正式踏入中国官医系统。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伍连德,图源网络

当东北鼠疫爆发后,他临危受命,奔赴疫区哈尔滨。当时,日本和俄国医生普遍认为这是“腺鼠疫”,只会通过跳蚤传播,人传人不可能。而病人却在短时间内高烧、剧咳、吐血而死,情况迅速失控。为了找出真相,伍连德冒着触犯传统的风险,在一间昏暗的客栈屋里,对一具尸体进行了秘密解剖。他发现病灶集中在肺部,显微镜下出现典型鼠疫杆菌,证实这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人际传染性肺鼠疫。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伍连德,图源网络

他的判断很快被法国名医迈斯尼公开反驳,对方认为飞沫传播根本不成立。可没几天,这位反对者自己也因感染鼠疫不治身亡。在极端恐慌之中,伍连德主导制定了一整套现代防疫体系:封锁铁路、建立隔离病房、检疫制度、划分疫区、配发口罩。他发明了一种用纱布和药棉制成的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既简单又有效,被认为是N95口罩的雏形。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图源网络

他还注意到,中国传统合餐习惯可能造成飞沫交叉污染,于是主张使用公筷公勺,并提出旋转餐盘的设计——由衙门主厨在八仙桌上安装可转动圆盘,每道菜旁放一勺或一筷。从此,这套设计成为今天中餐桌上常见的“转盘圆桌”的原型。即便如此,疫情仍难控制。他意识到,成千具棺木露天堆放在冰雪中的乱葬岗,是持续感染的源头。伍连德冒死建议:焚烧尸体,这个提议挑战了“入土为安”的几千年传统,他与施肇基等人奔走呼吁,终于在1911年正月初一,组织哈尔滨郊外焚烧尸体。那一夜,火光冲天,也照亮了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一页新章。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焚烧尸体,图源网络

接下来的日子里,哈尔滨的死亡人数持续下降。3月初,傅家甸首次出现“零死亡”。到了4月中旬,疫情被彻底控制。这场夺走六万条生命的大疫,就此划上句号。伍连德的事迹震动全世界。1911年4月,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来自11个国家的学者在奉天开会讨论防疫经验,他被推为大会主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本国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伍连德,图源网络

之后,他没有选择仕途或海外高薪,而是继续投身中国的医学建设。他参与创办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杂志》,倡导公共卫生教育,在哈尔滨建立中国东北第一所医学高校——滨江医学专科学校,今天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他还协助北洋政府建立防疫制度,主张恢复中国对海港检疫的主权。最可贵的是,他始终淡泊名利,三辞国家最高卫生行政官职:1911年拒绝出任民政部卫生司司长,1913年袁世凯邀请他做卫生署署长,他再次推辞。1928年南京政府的军医署署长任命已下达,他依旧坚决辞职。他出身清廷体系,却在辛亥革命爆发时主动请命,要求组建红十字医疗队,一视同仁地救治交战双方。他相信:医学的使命高于政治立场。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伍连德与美红十字工作人员,图源网络

在中国工作近三十年后,抗战爆发后,日军攻占上海,伍连德被迫离开中国,回到马来西亚槟城,继续从医、授业,并于1959年出版了英文自传《鼠疫斗士》。序言中,他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伍连德,图源网络

然而,在1965年,他与王吉民合著的《中国医史》却被当作“封资修”的批判对象,只因书中对中医评价不高。原计划公开批判,却因政治运动的爆发被搁置,中文译本只印了十五册,连批判都无人顾及。直到“非典”之后,人们才重新想起伍连德这个名字。他的雕像重新立在校园,他的故事再次出现在教科书里。伍连德留下的不只是口罩,更是一整套现代公共卫生的思想框架,也是一种面对瘟疫与恐惧时,守住理性、守住生命价值的信念。
N95口罩:竟来自中国百年前一场瘟疫?

▲图源网络

今天你知道N95口罩背后有这样的一个人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最震撼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