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琮(1183—1247),字德润,号壶山,福建莆田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进士第三名。在很多广东的地方志中,都没有记载他,以致于他的名字,在广东人中,似乎很陌生。方大琮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时已59岁,为人守法持正,嶷如秋山,平时沉默寡言,但一站到殿廷之上争论是非黑白时,则词锋如刀,口若悬河,与平日判若两人。在政坛上享有清誉,曾经冒死上疏,呼吁追罪奸相史弥远,因此被贬去管理绍兴府千秋鸿禧观。后来理宗皇帝想念他,又把他召回京,告诫他说:“你说话要体念国家。”方大琮慨然回答:“臣说的话全都是体念国家的。”

有一个名字,也许陌生,却不应忘记

李昴英画像

在方大琮的官宦生活里,出任闽、广两地地方官员的时间,长达三十余年。他担任福建路转运判官时,南方持续出现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两浙饥民掠人为食,福建也是遍地哀鸿。方大琮开常平仓,赈济灾民无数。

他在广州的六年任内,做了不少于地方文化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为恢复古代尊贤敬老的风俗,在广州举办乡饮酒礼,这是一种记载于儒家典籍《仪礼》中的古礼,方大琮聘崔与之的门生李昴英为“遵”(即在乡人中仕至大夫,行为端正,值得大家效法的人),出席助兴。主人雍雍,宾介济济,一丝不苟,遵循古制行礼。整个仪式完成,耗时八个小时,方大琮虽然年事已高,但终礼而毫无倦容。

有一个名字,也许陌生,却不应忘记

有一个名字,也许陌生,却不应忘记

左图崔与之画像 右图张九龄画像

方大琮在南海县学兴建二献祠,以祀唐代丞相张九龄(谥文献)与南宋名臣崔与之;又建四先生祠,以祀贤士古成之、温若春、郭阊并生祀李昴英,让郡人永远记住这些对岭南文化有过贡献的贤哲;他为番禺县学兴建了“浴沂亭”,让士子有憇息之所;他捐钱给南海县修葺县学;他还捐钱给天庆观修葺众妙堂。

昔日苏东坡曾在天庆观挖了一口井,方大琮从定林寺移来古铁栏,把苏井围起来加以保护,希望井水能永葆冽清,并为之题写铭赞:“众妙堂,东有泉。经品尝,眉山仙。名去堂,井不迁。宋淳祐,越五年。方大琮,来莆田。去者还,人耶天。得古栏,和铭镌。泽物远,与坡传。”这些事大,对保护地方文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南宋淳祐四年(1244),方大琮利用州学的部分建筑,改建为番山书院。把州学御书阁的图书迁至书院,中塑传道圣贤燕居之像,旁建文、行、忠、信四斋。书院既可讲学,又有藏书,并可祭孔,功能备焉。他又采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爱莲说》之意,在书院侧建一水池,植满莲花,士子游咏其间,大有“浴沂咏归”的遗意。“浴沂”本意是在沂水洗澡,典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有一个名字,也许陌生,却不应忘记

周敦颐画像

广东有多所濂溪书院,星布于广州、曲江、四会、阳江各地,是为纪念周敦颐(号濂溪)而设。周敦颐是理学的创始人,两度在广东任职,住在药洲,其办公的衙门在清风桥北(今广州起义路附近)。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留下“官清赢得梦魂安”的遗训,文天祥称颂他是“百代绝学之倡,千古忠义之首”。

周敦颐去世后,人们立祠奉祀,在春风桥北筑景濂堂,又在越秀山修建周元公祠,春秋致祭,四方来崇。淳祐四年(1244),方大琮把景濂堂建成濂溪书院。在广州最后一年,他还主持重修了《南海志》,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他把自己五年多任内的公事批文,一一整理,汇编成册,为后任者提供了大量广府教育、兵防、财政、习俗方面的参考资料。

淳祐七年(1247),方大琮在广州溘然病逝,为了纪念方大琮,郡人在他捐资修葺过的天庆观内,建了一座方公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