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仝卓自曝修改往届生身份事件之后,号称”孔孟之乡”的山东又连续曝出了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

而据媒体报道,近两年山东省内14所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的情况。

很多参加过高考的网友忍不住感叹原来号称”最公平”的高考,竟还有这许多外人难以想象的猫腻。

事实上,考场舞弊这件事,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绝非今日方有之事。只是不同的年代,特色有所不同而已。

很多人喜欢把高考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直接相比,事实上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朝廷的官员选拔制度,而现代的高考是大学的入学考试,无论性质还是难易程度,都颇有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大概只有八十年代的高考与科举略有可比性,其后随着大学扩招、取消分配等改革,高考已经失去了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神奇力量。

所以从选拔的残酷程度而言,古代的科举恐怕远超今天的高考。科举几乎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的唯一上升途径,绝没有考不上就去浙江做电商这条路可走。而录取率之低,比今天的清华北大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范进中举》,写的正是当年的常态。黄巢和洪秀全就是因为科举考不上,才跑去造反的。

正因为科举如此重要而又竞争激烈,舞弊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科举制度还没有很成熟的唐朝,”作弊”貌似还挺公开的。当时的科举选拔没有什么匿名制度,更没有防止辩认字迹的誊写制度,所以考生们颇有一点”打开口牌”的风气。

在初唐和盛唐时期,想要金榜题名,往往需要”行卷”,也就是向有影响力的达官贵人送上自己的作品集,以求得到推荐。这个做法有点现代西方大学的味道,不仅仅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李白、杜牧等,都做过这种”公开作弊”的事。

而到了唐朝后期,推荐的比重下降,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上升,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考试枪手。例如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就是当时著名的枪手,搞得监考官都认得他了,嚣张得不行。

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科举对于入仕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作弊的欲望自然也越来越大,而各种防止作弊的制度和措施陆续出台。

例如为了防止请托和泄露考题,于是有了锁院制度;为了防止辨认考卷,于是有了糊名和誊录制度;为防止替考,设立”识人官”以及准考证等制度……

不过这些作弊方式,都是以考生作弊为主,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舞弊案,则往往涉及考官乃至当地的高级官员,其影响会超越考场,成为政治事件。

例如康熙年间的辛卯舞弊案,当时因江南乡试所录的举人大部分都是当地富家子弟,有几个连文章都写不全的居然也中了举,在当地引起极大的反弹,考生大闹学政,引起朝廷关注,结果查出是副主考官收取了巨额贿赂,联同其他一些考官一起上下其手。此案最后不但主犯被杀,还连累总督、巡抚被罢官,影响十分深远。

而且,当时的康熙皇帝为了维持官场稳定,尤其是旗人的地位,不愿对此案太多深究,否则恐怕还会牵扯出更多受贿参与舞弊的官员。

不过回顾历史,冒名顶替他人考试的所在多有,考官受贿修改中举结果的也不算罕见,但冒名顶替他人中举的倒似乎极少听闻。近日曝出的事件,也算是为考场舞弊做创新了。

舞弊和反舞弊,实在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