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听过广州人说别人“捞”吗?比如“捞松”、“捞头”、“捞佬”、“捞仔”等。

或者,你自己是否有被说“捞”的经历。

在广州,“捞”以及与“捞”字所组成的词语,通常被用来指代外省人。当然,今天这个词也出现了其他的用法。

在粤语里,“捞”是一个能在老广和新广人之间迅速引发骂战的一个字。

对一些老广人,这字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但对大部分新广州人(这里泛指在广州生活工作的人),“捞”就像是一把直插心窝的刀子。

翻看网络上有关“捞”的讨论,被这个字伤到的人不在少数。而在识广文章的后台留言里,“捞”也会时不时出现。

“捞”字背后或明或暗、似有又若无的歧视,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隐性伤疤。

 

“捞”的诞生

很多人知道,“捞”字语带歧视,但却不一定了解这个字的来源。

“捞”最早来源于“捞松”一词。

相传,当年解放军南下解放广东时,军人大多数是来自山东等地的北方人,他们习惯用普通话来称呼广州人为“老兄”,而当时的广州人对普通话并不熟悉,于是把普通话“老兄”直接读成广州话“捞松”。

也有人说,“捞松”是英文Northern的译音,意指“北方人”。

后来“捞松”就成了广东人对外省人的称呼,而“捞头”是从“捞松”演变而来的。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也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改革开放后,广州迎来南下打工潮,数不胜数的外来务工纷纷涌来。而广州素来有把出去打工称为“捞世界”、“捞钱”,所以广东人开始把外来务工的年轻人称为“捞仔(妹)”,意思是年轻的外省来到广东打工的人,他们是来“捞钱” (赚钱)的。

个时候,“捞头”、“捞仔”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歧视语意。其中缘由,可能是因为一些先富起来的广州人有地域优越感,也可能是因为一下子涌进来的外来务工人员中不乏素质低下、生活习惯不好的。

 

而到了今天,“捞”也有了别的含义:low、土。

这个含义比较常用在年轻人上,他们追崇“捞到尽头便是潮”的潮流定律,喜欢以“捞”来自嘲,或者朋友之间开玩笑,程度相当于见面互叫儿子。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也就是说,最早“捞”字可能是一个相对中性的地域指代;到改革开放之后,歧视意味加重。如今,这个词的用法变得更为复杂,使用的场景、语气就变得特别关键。

“捞”的用法

“捞”的使用场景很多,不同的场景,传递出的语意可能千差万别。

 

比如对今天年轻一辈来说,“捞”的使用似乎跟外省毫无关系,它更多地是表示low、土、俗的意思。

 

当你今天约了朋友出去玩,见到面之后发现对方穿了一条款式老土的裤子,那么有90%的年轻人都会忍不住评价:“你今日做乜鬼着得咁捞?(你今天为什么穿得这么土?)”

又或者,见到面之后尽管对方什么都没做,你们打招呼的方式还是:“好耐无见啊捞头!(好久不见啊朋友!)”

这些用法看起来更像是年轻一辈之间开玩笑的互讽,而与歧视没什么关系。

 

比如,某天早上当吴女士一打开家门,发现对面的邻居又把垃圾放到了楼梯的过道上,于是吴女士愤怒地发了一条微博:“我真喺好顶唔顺对面噶捞头啊!(我真的受不了对面的捞头啊!)”。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via网络)

这是带有明显的歧视和贬义的用法。

现在,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了,但尽管如此,“捞”还是不曾从广州人的生活中缺席。不少广州人,特别是老一辈,还是习惯于用“捞”来形容外地人。

比如,吴女士的儿子在过年的时候带了一个外省的女朋友回家,隔壁张阿姨问起她的未来儿媳妇,吴女士会笑着回答:“喺个捞妹,好靓女咖!(是个外省妹子,好漂亮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后半句带着“好靓女”的夸奖,“捞”的贬义和歧视意味不再,只是单纯地在形容一个人群。但假如没有后半句的夸奖呢,“捞”字的用法就会生发出不同的解读来了。

今天,“捞”的用法变得更多元。带有明显歧视的用法可能越来越少见,有也更多是出现在互联网上而非现实中。

 

但含有隐性歧视的用法却依然能见到。对很多广州人而言,“捞”可能就是用惯了的一个形容词;但对外省人而言,可能就会惊诧,为什么就非得突出个“捞”字。

 

个中滋味,可能只有遭遇过的人才会有体会吧。

说不说“捞”?

识广君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作者是一名出生在广州的外省人,在小学,她被身边同学称为“捞松”。为此,她还多次跟广州仔同学打过架。

后来,她看到了一篇报道上说“捞松”只是“老兄”的音译,让她目瞪口呆。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这个在本地人看来可以轻描淡写地说出它只是一个音译的词语,在外省人听来却尤为刺耳。

 

这个有关“捞”的争议的文章,竟然出现在1990年。

在知乎上,有个外省的妹子表示,在广州男朋友的家里经常听见对方家长称呼她为“捞妹”。起初她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知道了之后,尽管明白对方可能只是习惯性地使用,也觉得无奈。

一个广州人在网上酣畅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捞头”痛骂了一顿,看到了这个评论的外省人就不高兴了,于是回复其评论,但往往他们等到的回应是:“我骂的是那些做了错事的捞头,你不是的话,为什么要不舒服?”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也许他们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词对于外省人来说伤害这么大。

朋友间以“捞”招呼,是一种情形;陌生人之间以“捞”来说事,则是另一种情形;讨论广州这个城市,动辄上升到“捞”的话题,则更是一种无脑行为。

 

个别人有没有素质,讲不讲卫生,一定要上升到是不是外地人的地域问题,不是歧视是什么。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方言里的地域歧视,“捞”不是唯一,粤语也不是第一家。上海人口中的“外地人”、“乡下人”,总是给人不舒服的感觉。

说到底,熟人朋友间的尺度,和公共场景里的尺度,不一样。说者,和听者,感受也不一样。

用不用、怎么用“捞”字,不应该只是由使用这个字的人来判定,也应该问问被这个词划类的外省朋友。

在广州这样一个以开放包容自居的城市里,“捞”字的问题,尤为严肃。

所以,“捞”字,请慎用。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扫码关注识广君,入群和识广er一起“涨姿势”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
在广州,你介意被人说“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