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愈来愈近,大门已缓缓开启,许多人朝它奔跑,争先恐后,朝同一方向狂奔,有人张开双臂,有人高声叫喊,就像在赶一趟即将出站的火车,生怕一旦错过,就永远上不了车一样。这趟火车叫做“改革开放号列车”,车轮已在缓缓转动。

按照传统习惯,列车出站时,总要有音乐伴随。当卡式录音机、录音带进入家庭后,音乐的翻录,变得非常简单,连小学生也能做到,彻底打破了唱片的局限,从而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广东是港台流行音乐的登陆点,那一年,凤飞飞的《月朦胧鸟朦胧》、罗文的《小李飞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刘文正的《兰花草》等歌曲,都很流行。

1978年9月17日是中秋节,18时54分,一轮皓月出现在天际,大学校园的草坪上,坐满了赏月的同学,大家围坐成一圈一圈,轻声唱着:“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流行音乐带着光,带着风,还带着一丝海水的咸味,悄悄进来了。音乐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当墙外的光没照进来时,大家都在酣睡,光照进来了,大脑听觉皮层被激活了,就再也不能入眠了。197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广东音乐人,几乎异口同声说,他们起步时,是受港台流行音乐影响,受海外音乐影响。但当时只能叫“通俗音乐”和“通俗歌曲”,连“流行”二字都不敢提。

1978年,一首粤语歌曲《星湖荡舟》诞生了:“水似万尺锦缎接远天,岩如七星飞降落山前……”这是广东第一首本土原创粤语流行歌曲。不过,它还不算是真正的流行歌曲,不属于港台歌曲风格,也不是传统的广东音乐或者粤曲,更像是两种基因结合的产物。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星湖荡舟

人们在追述广东流行音乐史时,往往会提到1978年10月1日中山纪念堂的一场国庆节演出。那天的演出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一些普通的节目,但中间穿插了广东省歌舞团一支十人小乐队的表演,演奏了两首轻音乐,一首是《蓝色的爱情》,另一首是《送你一支玫瑰花》,竟在四千七百多观众中,掀起一场风暴,人们的反应,近乎疯狂,掌声如雷,经久不息。这几个年轻人激动万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他们只准备了两首乐曲,多一首也没有,只好重复了一遍《送你一支玫瑰花》。掌声,掌声,还是掌声。整场演出,毫无疑问,是属于这几个年轻人的,是属于轻音乐的。

当时占据艺术舞台半边天的,是那几个样板戏,吃大锅饭的省歌舞团,既无市场压力,也不需艺术创新,只要老老实实演好几个规定节目就行了。对团里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生活闷煞人,他们从为数不多的进口电影,像《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贪婪地吸收音乐养分,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创作出优美的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这时,墙壁忽然开了一扇窗,1977年,省歌舞团前往香港演出交流,带回了一张开盘带,法国保罗-莫里哀乐队的音乐飘进来了,香港太阳神乐队的音乐飘进来了,尤其是嗓音甜美得“不可思议”的邓丽君歌声也飘进来了,袅袅不绝,荡气回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如同魔法一般,豁然地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己组建起一支小乐队。然而,没有电声乐器、爵士鼓,就称不上流行乐队,他们从军乐团的旧仓库里,翻出“文革”前的爵士鼓,重新封鼓皮;把小麦克风绑在木吉他上,拉线给音响师;电贝斯用倍大提琴加上磁铁缠绕漆包线做拾音器,拉线到音响;还有钢片琴加小打击乐、小提琴、长笛、黑管,这支无名小乐队就成立了。

夹BAND玩玩是一回事,公开演出又是另一回事,当小乐队向团里申请上台表演时,人们都很吃惊,爵士鼓、吉他一类乐器,“文革”时被视为“四旧”产物,早就扫出了舞台,怎么能死灰复燃?这是一堵墙,警告人们不可逾越。但墙不可能永存,有人砌墙,就有人拆墙。现在,拆墙的人出现了。经过努力争取,小乐队最终获准登台演出,而且一登就登上中山纪念堂的舞台,一演就演了个满堂红。后来这支小乐队取名“紫罗兰轻音乐队”。这是中国第一支电子轻音乐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静场终结,音乐响起,新世代要登场了。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紫罗兰轻音乐队原班人马(毕晓世提供)

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昨日的鞭挞,那么流行音乐兴起,就是对明天的憧憬。要抚平伤口,走出阴影,需要有优美的韵律相伴。天时地利,千年机遇,为这些新世代音乐人撑开了一片不夜天。

那一年,凤飞飞的《月朦胧鸟朦胧》、罗文的《小李飞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刘文正的《兰花草》,还有李谷一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于淑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李兆芳的《沂蒙山小调》等歌曲,都很流行,虽然风格和立意都大相迳庭,但你有你唱,我有我唱。

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之下,全国第一个以演唱流行歌曲为主的音乐茶座,在广州东方宾馆,开门迎客了。茶座其实从1978年就有了,最初只为两届交易会开设,每次一个月,听众都是外国人,凭护照购票,每张票售7元外汇券,连港澳台胞也不得其门而入。每晚9点,餐厅内便响起《苏珊娜》《哎呀妈妈》《洪湖水浪打浪》《珊瑚颂》的歌声。入不了场的人,只能在远处竖起耳朵,听着隐隐约约的歌声与乐声,在夜空中飘荡。

音乐茶座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

1979年,音乐茶座改为全年开放,港澳台胞可以入场,港台流行歌曲也可以唱了,什么“广州徐小凤”“广州刘文正”“广州罗文”,纷纷应运而生,登台演出,客人们尖叫,吹口哨,使劲敲碗碟,甚至跳到桌子上。这种狂放的表现,让习惯于内地演出波澜不惊的音乐人,大感意外,也深受感染,这才叫音乐,这才是对音乐应有的反应。

广州东方宾馆音乐茶座,成了满城争说的话题,各地的大小宾馆、酒店争相效仿,媒体也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人们形容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时,喜欢用“划时代”这个词,但在70年代末,划时代的事件,不是一件两件,而是纷至沓来,划出了无数个时代,让人应接不暇。

1979年1月3日,太平洋音公司在广州成立,这是又一个“划时代”事件,宣告“卡带时代”的到来。从此音乐的传播形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普通人用低廉的价钱,就可以获得音乐的自主选择权,并且无限传播。这是电台时代、唱片时代,乃至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过的。

让音乐响起来吧!

送别70年代:此处应该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