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早茶”系广东人一个非常重要嘅标签,仅次于“广东人中意食福建人”。(开个玩笑~)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其实比起“饮早茶”,我更加中意粤语之中嘅“叹茶”一词。

广东人饮早茶,唔单单系叹一壶茶咁简单,我哋叹嘅更加系一种悠然自得、生活至上嘅人生态度。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广东人饮早茶嘅风气兴起于清代,一直延续到依家。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哋估唔估到,你阿爷嘅阿爷嗰代,都系喺啲咩地方饮茶?

咁就要从百几年前,佛山街边一种“走鬼档”茶馆开始讲起……

一厘馆

清朝咸丰年间,喺佛山出现咗一种叫“一厘馆”嘅食肆,多喺街边巷口开档,呢啲就系最早最原始嘅广东茶楼。

所谓嘅“一厘馆”,得名于佢嘅茶资仅收一厘(你可以理解为一蚊一个茶位)。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而“一厘馆”架构非常粗简,竹棚遮头,木枱板凳,供应粗作嘅点心,开口挂住个木牌,写住“茶话”两个字。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我稍微发挥咗下想象力,估计“一厘馆”就系TVB古装剧常见嘅茶棚,加个竹棚盖顶。

二厘馆

“二厘馆”同“一厘馆”一样,都系低矮简陋嘅茶肆,同样供应点心,不过茶资就变为二厘,点心种类比“一厘馆”多啲,比如芋头糕、松糕、钵仔糕、油炸鬼之类。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故有民谣曰:“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唔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唔花假。

茶居

“二厘馆”嘅升级版就系“茶居”,“茶居”嘅“居”字,多少系为咗适应文人雅士嘅情趣。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茶居”面积唔会好大,只可容纳数十位食客,面向群体都系附近嘅街坊。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一盅两件”就起源于呢段时期。

最初嘅“一盅”,指嘅系石湾产嘅大耳粗嘴绿釉鹌鹑壶,配瓦茶盅,壶中放最便嘅茶叶,茶味苦涩而冇香气,仅用于冲洗肠胃。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最初嘅“两件”,通常系指松糕、芋头糕、芽菜粉、大包呢啲制作粗糙、价廉物美嘅茶点(茶居可供选择嘅种类唔会好多),以摆台嘅形式,由客人自选取食,唔使点叫,食完找数即刻。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茶客多数做“三行”同苦力嘅劳苦大众,佢哋做完一日嘢,就会去茶居寻求片刻喘息,会会工友,吹下水,了解下市道行情。

茶楼

随著饮茶文化嘅普及,客人饮茶食点心之余,希望有地方可以长时间坐低倾计,并且保护佢哋嘅隐私

由此喺“茶居”嘅基础上扩大规模,就诞生咗堂皇体面“茶楼”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广州第一间茶楼,系清同治年间开设嘅“上茶居”。直到清光绪年间,“上茶居”更名为“上茶楼”,随后好多“茶居”也纷纷改居为楼

茶楼嘅楼上中间设厅堂雅座,周边设安静套间,地下门市用嚟卖茶点糕饼。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有啲老式茶楼仲会分等级,楼上比楼下贵,因为楼上有空调(或风扇),而且地方更加开阔。

由于茶楼的设备、环境和服务都上了档次,茶楼嘅茶资要三分六厘(1分=10厘),同“二厘馆”足足差咗36倍,更莫讲啲贵价点心。

好多小市民都望尘莫及,唯有去返“二厘馆”或者“茶居”。

所以当时就流行“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蹴”嘅说法。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仲有件事大家知唔知,茶居、茶楼早期仲有个神奇嘅功能,就系“人才招聘市场”

以前广告传媒唔发达,搵工唔容易,装修、搬运呢啲行业嘅人就会聚集喺茶居、茶楼之中,等招聘嘅人嚟请人。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好似喺有时港剧之中,有人去茶餐厅搵泥水佬、搬运工上工,不过依家已经越嚟越少。

饮茶表面上就系饮壶茶,食餐饭,实际上饮茶早就已经成为广东嘅社交文化。

阿基米德讲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成个地球。

我哋广东人就话,畀我一壶靓茶,我就可以讲尽天文地理,畀多几件点心,我就可以倾到天荒地老。

 

你阿爷嘅阿爷,去开边度饮茶?

各位自己友,

你哋最中意嘅茶楼又系边间?

素材出自互动百科、粤菜溯源录等

羊城网负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