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知道,粤语可能是全世界对大脑要求最高的语言之一?并非夸张,的确有科学研究指出:讲粤语,会让大脑某些区域更加活跃,甚至提升你的音乐感知能力、社交洞察能力,乃至整体认知水平……

你是否知道,粤语可能是全世界对大脑要求最高的语言?

这并非夸张,的确有科学研究指出:讲粤语,会让大脑某些区域更加活跃,提升你的音乐感知能力、社交洞察能力,乃至整体认知水平……

▲点击收看视频

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粤语母语者在听辨音乐旋律、识别钢琴音高的能力上,显著优于非声调语言的使用者,例如英语母语者。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粤语的声调系统看出端倪。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许多学习者已经觉得足够困难;但粤语则拥有六个基本声调,再加上三个入声,合称“九声六调”,复杂度远超过普通话。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以“si”音为例,六个声调可以分别表示“诗”、“史”、“试”、“时”、“市”、“事”,以及三个入声的“色”、“摄”、“舌”等字。

声调的微妙变化,不仅承载了意思的差异,更令到粤语成为一种对音高高度敏感的语言系统。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从语言演化的角度来看,粤语也保留了大量中古汉语的语音特征。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唐诗宋词用粤语朗诵,在押韵和平仄上更接近古代读音。对于粤语母语者而言,他们其实一直在延续着上千年前的音韵传统。

这种高度依赖声调的语言环境,赋予粤语使用者在音乐感知上的天然优势。由于语义依赖声调辨析,粤语使用者从小就在日常交流中不断训练自己对音高变化的敏感度。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讲粤语还可能增强大脑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2019年发表的科学论文,就提到他们三位教授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尤其是粤语与普通话的人,在理解他人的意图、信念以及情绪上的能力会表现更佳,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头醒尾了。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相关论文

另外,在粤语地区许多人从小就同时接触粤语、普通话与英语,长期处于三语并行的状态。

研究指出,粤英双语者在任务切换、注意力控制和反应速度方面,普遍优于单语者。

这是因为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在处理多语言输入时承担着高度协调的功能,而多语环境正好不断锻炼这一脑区。也就是说,长期使用粤语不仅训练语言能力,也有助于大脑的整体执行功能发展。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语言学家的研究就指出,粤语里的动词和形容词极其丰富,使它成为一种具象化程度很高的语言,能够把行为的细节和心理的感受描绘得清晰而生动。

这一特点在粤语的足球评述中就尤为明显,单单是用到的脚部动作,就有起码十几种讲法,例如:噍、斩、刮、兜、㨘、搋、拉、扯、逗、笠、撩、滗等等,能够生动又精确地描绘球员的动作。

另外,粤语讲波中还有大量很独特的形容词,用来形容球场上的态势,比如:踩波车、插水、炒芥兰、牛油手、食波饼、通坑渠、毒蛇草、红牌阿姑等等,形象得来又抵死。

讲粤语的人更聪明?多份科学研究揭示真相!

而普通话在动作描绘上显得比较单一,所以在足球评述中的语言密度都会比较低,常见的就是反复高喊“射门!打门!”,很难可以像粤语那样表达得细致生动。

讲粤语,不仅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一种认知训练。如果你是一个用粤语生活、思考、表达的人,不妨回想一下:讲这门语言的人,是不是真的聪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