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夹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孩子们,留不下也回不去?
>今年7月,一名来自江西的12岁“双非”男童被遗弃在香港广华医院,引发网络舆论关注。
随后,男童母亲在入境香港时被捕,被控“残酷对待儿童罪”。9月,香港法院判决其母亲入狱4个月,缓刑3年执行,如若未来3年内她没再犯罪则毋须真正入狱。
▲图源网络
这起事件,再次引起香港与内地网民对“双非”儿童群体的关注。“双非”儿童,就是指在香港出生,拥有香港居留权,但是父母都没有香港户籍的孩子。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双非”儿童呢?“双非”儿童的问题对于香港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01
庄丰源案开启赴港生子热潮
追溯“双非”儿童的开端,就不得不提“庄丰源案”。
1997年,一对内地父母持双程证(往来港澳通行证)来香港探亲,并在此期间诞下儿子——庄丰源。
因为父母没有居留权,他们只能把刚出生的庄丰源交给拥有香港居留权的在港祖父照顾,然后返回内地。从此,庄丰源就一直留在了香港。
▲与香港隔海相对的汕尾,图源网络
根据香港当时的《入境条例》,在香港出生的公民若要成为永久性居民,那么其出生时或以后任何时间,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必须在香港定居或已享有香港居留权。
据此,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于1999年4月发信提醒庄丰源的祖父,指庄丰源没有居港权将被遣返。
▲图源网络
庄丰源祖父不满,于是代表庄丰源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诉讼。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裁定庄丰源一方胜诉,指《入境条例》相关条文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香港出生的中国公民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
香港政府不服判决,上诉至香港终审法院,2001年7月20日终审法院五位法官一致维持原判。
自此,该案确立父母双方若是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其在香港所生子女仍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于是,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热潮就此打开。
▲香港出生率比例,图源网络
自2001年之后,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数量呈直线上升的态势。
尤其是2003年香港自由行落地,在港出生的“双非”儿童越来越多,数量几乎每年都翻一倍:2003年2070人,2004年4102人,2005年9273人,而2006年仅上半年就突破了万人大关。
02
赴港生子为避政策和拿身份
“双非”儿童数量大涨,那么当时为什么有如此多内地家庭选择赴港生子呢?
一方面,当年内地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此,当年很多内地家庭为了逃避交纳生二胎的罚款费用,选择赴港生子。
▲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很多人亦瞄准了香港身份背后的福利,考虑到子女未来发展而赴港生子。
拥有香港身份,意味着能够享受香港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同时,因为香港护照的免签优势,未来出国也会更加方便。
▲图源网络
根据一位知乎博主的采访,有“双非”儿童的妈妈曾分享道,她在2011年时意外怀了二胎,如果想留住这个“计划之外”的孩子,需要缴纳一笔高达20万的社会抚养费。
在朋友的提议下,这位妈妈选择到香港生子,“不仅抚养费不用交,还能拿到香港身份,方便以后出国留学”。
▲图源网络
还有“双非”儿童的父母奔着香港成本低、质量高的教育资源而去。有“双非”儿童父母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孩子在深圳读书,无论是买好的学区房还是上好的私立学校,成本都很高。
而香港公立学校一般免收学费,一年只要交约四五千港元的书本费,且香港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还有补助。另外,由于当时香港的经济水平较高,他们认为香港的教育资源也比深圳好。
03
赴港生子潮引发激烈争议
对于内地父母来说,赴港生子似乎好处多多。但在香港,赴港生子潮却引发了激烈争议,皆因这对香港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首先,当年内地孕妇的大量涌入挤占了香港医疗资源,令到本地孕妇的利益受到影响。
根据港媒报道,当年“产床告急”“医生护士忙不过来叫苦”的情况经常发生,不少香港本地人无法享受公立医院的服务,只能转向收费高昂的私立医院。
▲香港孕妇抗议,图源网络
2006年11月,一连两个休息日,约30名香港孕妇上街游行,抗议本地公立产房床位不够,“有仔难生”。
十几位大肚子的孕妇在医管局门口打出“争取本地孕妇权益行动”的口号,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香港孕妇抗议,图源水印
另外,部分内地孕妇的“走数”行为亦备受指责。据香港审计署公布的报告,2005至2006年底,医管局医疗欠款高达1.3亿港元,其中半数以上来自非本地居民,当中有七成来自内地来港产子的孕妇。这个欠款数目几乎比2002年翻了三倍。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2007年香港开始限制怀孕7个月以上、且无法证明已在香港医院获得预约安排的内地孕妇入境。
这一措施,有助于医院预留足够名额给本地孕妇,确保比内地孕妇享有优先预约权。且内地孕妇预约香港医院时,必须事先缴纳全部医疗费用,才能获得医院发出的预约确认书。
▲反对“双非”孕妇来港产子运动,图源网络
医疗资源挤兑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有关“双非”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仍是大难题。
据港特区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双非”儿童数量超20万,香港每年为“双非”儿童提供的学费资助达过亿港元。
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曾表示:“我们的统计处做调查,有一半内地的宝宝以后可能回香港上幼儿园、小学等等。我们一算,发现香港每一所幼儿园都必须增容30%,才可以满足这个需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家长在学校外排队申请,图源网络
2012年香港一家报纸刊登了头版广告,上面赫然写道:“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港币养育双非儿童吗?”
据报道,当时很多港人认为,“双非”儿童激增会挤占本地儿童学位,同时质疑“双非”儿童家庭不交税却能享受香港社会福利等等。
2012年4月,港府颁布“双非儿童零配额制”政策,香港所有公立医院无限期停止接受非香港本地孕妇预约分娩,所有私立医院也停止接受“双非”孕妇在2013年1月1日以后的预约分娩。
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热潮终于随着“零双非”政策落下帷幕。
04
“双非”儿童的“夹心”生活
赴港生子热潮结束,然而关于“双非”儿童的种种问题却未终止。2001年至2013年的十几年间,超过20万的“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他们的成长之路还顺利吗?
首先,是“双非”儿童入学难问题。据“双非”儿童的家长介绍,香港小学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提前一年就要开始准备和申请,且跨境学童所能选择的学校十分有限。
▲图源新浪图片、新京报
第二,“双非”儿童还面临着“上学难”的阻碍。由于父母都不是香港人,也不在香港居住,许多“双非”儿童只能成为跨境学童,每日往返香港和内地城市。
根据2019年香港青年协会针对小学四年级至中三跨境学童的调查,近两成半受访学童每日耗费3小时至5小时往返住所与学校。
为了方便孩子们跨境,深圳边检于2016年在每个口岸都设置了跨境学童专用通道,系统验放过程也不断简化,每个孩子过关的时间缩减至10秒以内。
▲跨境学童,图源网络
为了跨境上学的路程问题,还有家长选择在香港租房或买房,但这并非所有家庭都承担得起。
一位在港照顾小孩的内地妈妈表示,在新界租40多平米的房子,每个月租金要13000港币,加上生活费每月大概20000港币(人民币18000元)的开支。如果还要加上深圳的房贷和家庭开销,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在港租房各类单位平均租金,图源网络
更值得注意的是,“双非”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的挑战。
例如有些孩子会面临语言使用问题,不会说粤语的内地孩子,刚开始来到粤语环境生活与学习难免有不便之处。
▲“双非”儿童,图源网络
另外,根据香港青年协会的调查,超过四成“双非”儿童为了赶上过境回家,没有参与课外活动。如果“双非”儿童难以深入参与香港本地活动,与香港本地人、同龄人的交流有限,就容易导致他们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困难。
一位妈妈在采访中表示,有一次“双非”儿子在幼稚园被欺负了,回来哭着问她自己究竟是哪里人。
电影《过春天》的导演白雪在与各年龄段的跨境学童聊天时,接触到一群16岁左右的少女。当被问及“你觉得自己是哪里人”时,女孩们的眼神躲躲闪闪,只是回答:我有香港身份。
▲电影《过春天》讲述了跨境学童的故事,图源网络
当孩子经历着身份认同的困苦,他们的父母同样不易。为了接送较小的孩子通勤,父母两人中必须至少牺牲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这也意味着持续的家庭经济损失。
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显示,居住在深圳的跨境家庭中,“超过四成受访家庭因感情或子女管教问题产生冲突”。
如今,仍有“双非”儿童与其家庭因跨境生活而困扰,这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双非”儿童的父母们,又是否对当初赴港生子的决定产生过后悔与怀疑呢?
各位自己友,
你对于“双非”儿童现象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想吃冰榴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20万香港双非儿童:有人遭母亲遗弃,有人5点起床跨境上学》https://www.gznf.net/neighbor/112094.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