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坛(IFF)今日在香港正式发布《IFF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指数报告》系列的第三部分,聚焦“人才发展”维度,系统分析全球TOP20个国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人才分布、流动趋势及未来潜力。本报告由国际金融论坛主导发布,深度认知集团作为共同撰写伙伴参与,香港金融发展局为本报告的官方观察员。报告依托IFF全球AI人才数据库的真实世界数据及多维度指标体系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全面、前瞻的AI人才竞争格局分析。

国际金融论坛(IFF)发布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指数报告 (第三部分)

IFF研究院特邀数据专家周建表示:

“本次报告是IFF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指数报告系列的第三篇,自去年11月开始,我们已针对全球AI企业发展、AI科研创新两大维度分别发布报告。作为前两部分报告的延续,在AI企业和科研创新的背后,人才是算法产品和科研专利的创造主体,更是平衡技术红利与风险的核心锚点。我们尝试绘制全球AI人才的具体画像和流动路径,对AI人才的集聚国家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AI行业所有参与者提供参考。后续我们将对全球人工智能的市场发展和政策监管两大维度进行研究,期待更多探索。”

国际金融论坛(IFF)发布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力指数报告 (第三部分)

全球AI人才现状:300万人才驱动创新,中美领跑,新兴市场崛起
报告估算当前全球AI人才总量约300万人,其中研发技术类人才占比32.6%。中美两国合计占全球超50%,美国约占33%,中国紧随其后达22.4%。新加坡与以色列在AI人才密度上全球领先,每百万人口中AI专业人才分别达7,500人和6,000人。

值得关注的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跻身AI人才数量前列,正成为全球AI生态的重要力量。

高学历与年轻化:AI人才的全球画像
全球AI人才中,88%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4%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约80%的AI从业者从业年限在3年及以下,反映出全球AI产业对高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渴求,从业年限推算,大量的AI人才加入行业来自于2022年ChatGPT发布之后,ChatGPT的发布,成为AI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数据研究发现美国AI人才从业经历更丰富,平均经历3.95份工作,而中国为2.91份。Coursera成为全球AI人才首选教育平台,其《机器学习》课程吸引超650万学习者。

2030年缺口或达280万:政策创新成为关键变量

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AI人才缺口或将突破280万,较当前增长近一倍。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正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生态体系。美国通过优化移民政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了全球近50%的顶尖AI研究人员;中国依托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场景,正在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AI人才储备;沙特阿拉伯则通过“免税+文化特区”的组合策略吸引国际专家,2023年外籍人才占其AI从业者比例高达65%。

区域亮点扫描:多极化AI人才新格局正在形成

全球AI人才格局正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日本在AI专利和企业创新方面全球领先,研发人才占比高。韩国凭借完善的AI教育体系和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密度位居亚洲前列。印度AI人才总量全球第三,数据科学与分析领域增长迅猛。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通过高薪和政策红利吸引全球人才。巴西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快速布局,人才需求持续上升。新加坡依托高人才密度和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引领亚洲AI发展。

报告意义:为全球AI竞争提供战略指引
IFF人工智能委员会表示:“AI人才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本报告揭示了各国在AI人才发展中的优势与挑战,为制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关键分析。我们期待与全球伙伴协作,共同推动AI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IFF人工智能委员会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协调员帕特里克·格劳纳教授表示:“今天投资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国家不仅在塑造他们的数字未来,而且在确保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全球竞争力。”

深度认知集团联合创始人德米特里・卡明斯基补充道:“就人力资本而言,人工智能人才是所有未来经济体最宝贵的资产,因为它们将不可避免地高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