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带货主播闯进街头,才艺主播霸占景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本应宁静的广州沙面岛却热闹得有些过头。

不是节日活动,也不是旅游高峰,而是一场场手机前的直播show——众多带货主播们,架起手机支架、补光灯,把街头当成T台,展示服装产品。

▲图源网络

其实不只是沙面,广州各个商圈、各个景点,都出现了带货主播、才艺主播在公众场合涌现的情况。广州,仿佛变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超级直播基地。

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扰民投诉声音……

带货主播闯进街头

从2025年3月开始,沙面岛就开始悄悄“变天”。据居民王女士反映,每日白天至夜间,沙面四街、沙面大街的行人道上就会聚集一批批主播。“大部分主播是直播卖女装,一人一个手机支架,旁边有行李箱、衣架,还有助播等工作人员。”

“可能是有组织地运作,我曾经看到有人开车带一批女生过来”,王女士猜测。

▲图源网络

模特式的展示、情绪饱满的介绍,加上扩音设备的加持,不仅抢占了街道空间,更把声音送上了居民的卧室。“我们住二楼,窗户关上都能听到她们卖货的声音,到晚上九点半左右,大部分人直播结束才安静些。”有街坊无奈表示。

原本充满异域风情与文化韵味的沙面,逐渐演变为一处“带货前线”。有居民就抱怨道:“沙面本来就是一个休闲岛,原本高雅的氛围现在被破坏了,如果外地游客见到,更是影响广州的形象。”

▲图源网络

至于沙面岛为何变“直播岛”,有网友分析:“沙面景色好,加上户外直播流行,所以吸引这些主播过来,毕竟以前很多人就来这里拍婚纱照。”

▲图源网络

而面对街坊们的投诉,沙面街道办则表示,经安排巡查力量核实情况,并对主播进行劝导。

才艺主播霸占景区

这边带货直播火热,那边才艺直播也杀入广州的公共空间。

在北京路,不少才艺主播直接在步行街中间旁若无人地开始唱歌、喊麦、跳舞。这些主播服装“华丽”,化着浓妆,大多手持麦克风,边走边表演,旁边助播拖着小音箱,有的甚至配备两个手机直播机位。

▲图源网络

另外,还有一些主播有特殊才艺——身着银色紧身衣,模仿机器人,自带机器狗。

▲图源网络

有网友表示,这些直播,有时一两个人驻足,有时围观的行人围成一圈,步行街被堵,商铺被遮,秩序大受影响。“一条路从头到尾,少则三四个主播,多则十几个主播,又吵又闹,还拥堵。”

▲图源网络

还有网友直言:“很多表演都是不伦不类,很捞。”

直播之火为何烧到街头?

除了沙面、北京路这两个街头直播“重灾区”之外,上下九、花城汇、海心沙广场、粤海关、沿江路、大学城等广州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为什么广州的公共空间会被直播侵占?

▲图源网络

首先,广州直播产业发达,而直播的技术门槛也很低。

目前,就业压力促使大量青年转投自由职业,直播便是“灵活就业”的一种路径。一部手机、一根支架、一盏灯,成本几百元就能“入行”。

据统计,广州有互联网直播平台58家,签约职业主播12万人,其中活跃主播9万人左右。另有自由主播和非职业主播5万人左右。

▲图源网络

另外,在公共区域直播,意味着场地零成本。不需要申请、不需要缴费,街头巷尾、商场广场,哪里人多,哪里就成了“天然直播间”。

加上平台算法激励曝光,有业内人士透露,社交平台倾向推送“真实街景”、“人流密集地带”的画面,更容易引发围观、互动、打赏。广州人流量大的商圈、景区自然成为“曝光利器”。

▲图源网络

然而,目前国内对“户外直播”并无系统性的管理法规。交警、城管、街道各有权限。主播流动性强,位置变换快,面对执法往往“走为上策”、“一走了之”。

直播经济VS公众权益

在直播已经渗透进城市角落的当下,围绕“街头直播”的争议也呈现出两极化。

有支持声认为:

“街头直播是新型经济形态的体现,是年轻人创业的机会,是城市活力的一部分。只要不违法,凭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直播?”

主播带动了消费,既不偷又不抢,城市应该给这些草根创作者更多包容和舞台。”

▲网友观点

而反对声则指出,街头直播常常伴随着噪音扰民、占道阻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主播把人流当作天然“背景板”,侵犯了路人的隐私权、肖像权。有网友就吐槽:“想自在走走,就还得提防着不要误入镜头,烦。”

▲网友观点

例如2023年6月,在成都太古里,一名国企领导胡某与女下属董某在街头牵手,被街拍摄影师拍下并上传网络,引发舆论热议。尽管事件涉及公共利益,但也暴露出在公共场所拍摄他人可能带来的隐私侵犯问题

▲图源网络

还有网友觉得:“公共场所应服务于大众,供人休闲、通行,应将使用权交还给公众,而非被个别行为占用,不应该成为商业经营的地方。”

国内城市如何出招?

其实,不只广州面临这个问题,全国不少城市也都被街头直播乱象困扰,例如深圳东门、成都春熙路、北京王府井、杭州西湖等等。

不过,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图“破局”。

例如深圳福田街道组建“直播秩序巡查队”,对占道、扰民行为进行处置;西湖景区明确划出直播禁区,尤其在人流密集处,禁止使用扩音器直播;苏州平江路则设立“专属直播点”,主播须登记、规范直播内容和时间段……

▲西湖边,管理方劝导直播的“法海”离开,图源网络

城市空间不只是给主播的舞台,也属于每一个静静散步、坐着发呆的普通市民。当一座城市忘了“留白”时,我们又该如何拾回城市的温度呢?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广州街头直播热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