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怒砸秦桧像的人,其实根本看不懂!
这个春节假期,电影院也复苏了。在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之中,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累计票房达到30亿元,排了头位。
不过,尽管《满江红》的票房收入赚个盘满钵满,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却备受不少影评人的质疑,尤其是结局的设计引发了连番吐槽。
岳家军旧部策划刺杀秦桧,前赴后继死了一堆义士,明明眼看就要成功了,最终却要放过他,理由是要他活着遗臭万年;《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止被改成了岳飞的临终遗言,而且居然是通过秦桧(替身)之口传遍天下;而秦桧(替身)带领几千士兵背诵《满江红》,居然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还成为了影片最煽情的一幕……
对于这部电影,除去在戏中的争议,戏外的争议就更是不少……
01
错别字连篇的官方宣传
制作方把《满江红》定义为古装悬疑喜剧,尽管剧情是虚构的,但对于涉及的历史文化还是应该力图严谨,而在宣传上应该尤其如此。
但是,在《满江红》官方的海报中,用繁体书写的岳飞的《满江红》词作卻错别字连篇,一开始就把“怒髮衝冠”写成“怒發沖冠”,后面更是接连出现了“冲”、“栏”、 “怀”、“时”、“与”、“灭”等多个简体字,即便是草书也没这种写法。
电影的官方微博,也显然对“靖康耻”的理解出现了严重偏差。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祸,靖康之变、靖康之乱、靖康之难,是指公元1125年-1127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首都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后宫、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灾难。由于汴梁城破于宋钦宗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因而得名。
所以,“靖康耻”中的“靖康”两字应该是合在一起的名词,就像“开元之治”“万历中兴”那样。但电影的官方微博用引号把“靖”拆分开,理解为“平定”,作为动词,那就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02
岳飞爱的究竟是谁的国?
不过,还是有不少观众对于电影《满江红》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纰漏并不在乎,认为细节无关大局,重点是这部作品宣扬了爱国主义,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甚至还有观众看完电影后,情绪激动,在河南周口太昊陵岳飞观景区内,不顾工作人员劝阻,掀起遮盖香炉的铁板砸打秦桧跪像,高喊“还我河山”!
▲视频源自水印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都是一种自然而言并且非常普遍的朴素情感。
家庭的凝聚力来自于血缘亲情纽带,家乡的凝聚力来自于共同的语言文化习俗,而对于群体规模和领土面积更大,且更抽象的国家来说,其凝聚力的来源却往往在不同的时代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于其组织形态所决定的。
古代专制国家的凝聚力来自于国民对皇室的忠诚,近代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来自于对民族的认同(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称之为“想象的共同体”),现代法治国家的凝聚力来自于国民对宪法的认可。
因此,在岳飞的时代,爱国实际上是和忠君是一体的,甚至可以说忠君是爱国的前提。
假使岳飞说:“我不爱赵家皇帝,只爱宋朝和宋朝百姓。”那也绝对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死罪。这也正是如此,尽管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哪怕再昏庸腐败,当他们被金人俘虏后,南宋朝臣民还是要推举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出来掌权——这也就是最后下令杀死岳飞的那位宋高宗。
如若有百姓忍受不了赵家的统治,自己翻身做主人行不行?吉州彭友、李满,虔州陈颙、钟超,洞庭湖地区的杨幺、黄诚,就是想这样干的,结果统统都被岳飞镇压下去了。
固然,我们不能要求九百多年前的岳飞有着主权在民的价值观,但当我们把岳飞时代的爱国情感代入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国情感之中时,这又算不算是一厢情愿呢?
03
被误读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满江红》这部电影不但掀起了观众暴打秦桧跪像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满江红·怒发冲冠》(很多人搞不清楚,“满江红”其实是词牌名)这首词的热爱,乃至电影还未结束,就常常有年轻观众按捺不住胸中的滂湃激情,在观众席大声朗诵起来。
▲视频源自水印
不过,这首词究竟是否岳飞所作,在史学界却一直备受质疑。
岳飞被平反后,他的孙子岳珂就曾不遗余力地搜集其祖父的诗文,并将这些诗文编入《金佗稡编·经进鄂王家集》中,但却并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在南宋至明朝之间很长一段时间,也未见有文献提及或引用过这首词。
直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徐阶为岳飞编了作品集《岳武穆遗文》,才收录了这首词,署名岳飞,这才开始广为人知。
但无论如何,从文学性来说,《满江红·怒发冲冠》还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名作,用词雄壮豪迈,笔力浑厚,结构严谨,一气呵成。至今读起来,仍然凛凛有生气,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更是千古箴言。
同时,这首词也是一个押入声韵的优秀范例。不过,如果像上面那些观众那样,用普通话来朗诵,恐怕就很难够充分领略到作者在格律音韵安排上的精妙用心了。
入声是古汉语中的发音声调。但由于宋朝之后,中国北方屡次受到金国、蒙古、满清这些游牧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北方方言的音韵、词汇、语法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作为基础,自然也和古汉语有了很大的差别,入声的消失就是其中之一。
幸好由于广东地处南方,与中原有五岭相隔,语言文化等相对比较少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所以对于很多古汉语的特征,粤语依然保留得很好。
《满江红·怒发冲冠》里面的“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都是入声字,用粤语读就会比较短促,这才能充分表达出作者悲愤沉郁的情感。但如果用普通话朗诵,就难以体会到这种感觉了。
大家不妨听听陈辉权老师用粤语朗诵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对比一下跟普通话来朗诵有什么不同?
近年有史学者考据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其实是明朝人所作。
因为当时明朝也曾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瓦剌的威胁,甚至皇帝明英宗也在土木堡之变中被附俘虏,这就让当时的知识分子很担心,宋朝靖康之难会再次重演,故此伪托岳飞之名,用这首词警醒腐败的统治阶层和麻木的老百姓。
若真如此,实在也不足为奇了。毕竟在文艺作品中,借古人之口来教育今人,其实亦属历史常态了……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评价电影《满江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劳震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比电影更具争议的,是被误读的《满江红》……》https://www.gznf.net/column/97432.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