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那么多个镇之中,资格最老、名气最大的商埠,当属石龙了。石龙镇位于东莞市北部,总面积只有13.8平方千米,是东莞最小的一个镇,只有虎门镇的十三分之一,清溪镇的十分之一,厚街镇的九分之一,长安镇的七分之一,但在经济的竞技场上,石龙却绝不是一个陪跑的角色,实力雄踞中国千强镇经济排名19位,全东莞也只有虎门与长安在它前面,而它后面则是981个镇的长长队列,几乎看不到龙尾了。与任何一个镇相比,它的经济实力都毫不逊色,而悠久深厚的商业传统,则更胜一筹。

石龙紧挨着浩浩东江,水陆交通便利,有“一河三埠”的地理特点,相传于明嘉靖年间开圩,距今已四百多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升格为镇。石龙商业繁荣,清代中期以后与广州、佛山、陈村并称“省佛陈龙四大镇”。佛山在宋代就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武汉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四大名镇”,在清代又与北京、苏州、武汉并称“四大聚”。石龙竟与广州、佛山这些全国性的商业重镇,平起平坐,其地位之隆,名气之大,可想而知。

清末民初,在著名的石龙十四坊中,有竹器街、面街、棉花街、牛角梳、打锁街、果盒街、布亭街、弹花街、鞋街、织箩街、豆豉街、卖鸡地等商业街道,光听这些街名,已不难想象当年店铺鳞次而列,百货杂陈,人潮涌动,买卖两旺的热闹场面。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热闹的石龙街头

1926年东莞第一间银行——中央银行,便设在石龙。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居然望衡对宇地开有“七大押”:锦沅、锟生、大生、协吉、泰盛、恒丰、大德,可见金融活动的活跃。锟生大押的建筑一直保存到今天,位于石龙镇中山东社区太平路,始建年代漫不可考,1950年改名为锟昌大押,公私合营时改作茶叶店。锟生大押是石龙近现代商业发展的见证者和重要物证。

在民国的《东莞县志》,有专门描述石龙每年八月举行游神赛会的章节,字里行间,一派流光溢彩的景象:“石龙墟奉新庙诸神出游。绣衣锦繖,笙箫钲鼓,极女乐之盛,里馀不绝,谓之会景,自十五日起至二十日止。观者溢衢,糜金钱无算。分福、禄、寿三坊,各出会景,一年周而复始。”有竹枝词咏道:

十里红楼斗艳妆。

节届中秋天气好,

藕丝裙子白罗裳。纸醉金迷赛会辰,万家灯火六街尘。谁知邻壁光难借,独有终宵纺月人。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不是谁都能当得起“十里红楼斗艳妆”,“万家灯火六街尘”这样的诗句的,当年石龙商业的繁华,在诗人笔端,栩栩欲活。

1927年,广东省政府批准石龙设市,成为省属直辖市,后来改为镇。抗日战争期间,又再改称为区,改称市,改称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一次改称龙石市。一个弹丸之地,三番四次改为市,自然是有其道理的。石龙既扼东江咽喉,历来是水运的枢纽,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石龙是一个大站,又成为陆路运输的枢纽,连结着内地与香港。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石龙的经济地位,跃升了一个台阶。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孙中山巡视石龙铁路

2004年出版的《东莞市石龙镇志》称:“从乾隆年间到日军占领石龙这二百年间,石龙是东莞县经济最繁荣的城镇。”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然而,这种商业的繁荣,更多反映的不是工业的发达,而是农业的兴旺。

当广九火车从石龙经过时,乘客从路边一闪而过的房子上,时常会看见一块一块用灰水刷白的墙壁,上面画着双蒸米酒和蒲桃酒的广告。石龙胜记酒醋园、明记、义园、裕兴、关雄等酒坊酿制的单蒸米酒、双蒸米酒、三蒸米酒和糯米酒、蒲桃酒,在东江一带十分有名,仅胜记酒醋园每天便产销近两百埕米酒,每埕20公斤。调茂、惠兴来、锦香、维盛祥、合和隆、罗锦记、和安等酱园生产的各种豉油、豆豉、面豉、豆腐霉(腐乳)、南乳等,是家家户户厨房必备的调味料。青梅、蜜梅、红姜、糖金桔、糖冬瓜、糖萝卜等,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佳品。话梅、甘草榄、和顺榄、山楂饼则是小孩至爱的零食。说起李全和的麦芽糖、永成利的糖柚皮,还有用麦芽糖制作的蛋散、萨其马、脆皮烧鹅、脆皮烧猪,老东莞人无不咂嘴舔唇。这些曾经都是石龙人引以为自豪的土特产,送礼自用两相宜。

如果有人问这酒醇香顺喉,怎么酿制的?这烧鹅用了什么料,这么甜脆香口?商人们通常笑而不答。他们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父辈传下的制作秘方,绝不泄露给外人知道,只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一代一代传下去。他们深信,只要有了这个秘方,好好经营,子孙万代都不会冻着、饿着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时代的思维。

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些秘方通过口口相传,一直保存了下来,甚至熬过了“文革”风暴的横扫,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时代已悄悄发生了变化。

根本性的变化,出现在1970年代末。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抗战时人们在抢修铁路

1978年10月——比虎门太平手袋厂投产仅仅晚了一个月,两位石龙人,一位是镇党委委员,另一位是知青农场的负责人——参加秋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景色宜人的流花湖畔,与香港利和方五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个加工锁匙扣的合同。利用知青农场几间旧瓦房,招了两百多名工人,从香港运来简单的设备,便办起了石龙第一家“三来一补”工厂——石龙五金综合厂。

当五金打扣机的轰隆声,第一次在东江边响起时,没什么人在意,大家都忙着赶在寒露风肆虐之前,抢割晚稻。台风过后的金色夕阳,正照着沉甸甸的谷穗,在风中缓缓起伏;江上的渔船一如往日,在粼粼波光中撒下鱼网;去年的夏植蕉开始结果了,青黄相杂,累累垂垂;千村万落,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互相和应。这一切似乎已经重复了千百年,永远不变,但石龙的历史,就在这一刻,揭开了新的一页。

11月中旬,第一批锁匙扣产品交付香港,以后每月生产2.4万箩的锁匙扣——那时是以“箩”计算产量的!不久,石龙与香港宝益制衣公司又签订了“三来一补”加工制衣的合同,在原烟花厂办起了石龙镇服装一厂。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早年石龙的竹器店

港方派了一批电工前来安装制衣设备,这些人干起活来,动作麻利,有条不紊,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时间也不打扑克,不下棋,不看报纸,连中午也不休息,很快就把设备全部装好。他们给石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以前都说香港人有钱,原来钱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得这样干活才会有钱!

1979年,服装厂投产。头三个季度便生产了50万件高级衬衫,运往香港。这是内地第一家以大批量成衣出口国际市场的“三来一补”工厂。尝到甜头的石龙人继续积极引进外资,五金综合厂在1979年又与港商签订了八宗“三来一补”合同,办起了服装二厂、三厂。这一年全镇的工缴费收入将近60万元。

对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办工厂让他们看到了出路。有路子的,从香港招商引资,没路子的,自筹资金创业。1979年石龙酒厂把麦芽精水车间分出来,成立了石龙制药厂,当时的流动资金只有5000元多元,也没有什么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就是用麦芽中提取的淀粉酶为原料,开发了麦芽精水、食得乐消化水和B什水(复合维生素B溶液)。这“三水”便成了他们攻占市场的利器。

就这样,石龙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图片来自《东莞市石龙镇志》)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

石龙,一河三埠,繁华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