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务实,一向认为吃饱肚子是最重要的事,所谓“民以食为天”。所以说起一些比较务虚的事物,往往都喜欢问一句:“可不可以当饭吃啊?”
例如年轻人说要追求理想,父母会问他:“理想可不可以当饭吃?”
青年男女说要追求爱情,父母会问他们:“爱情可不可以当饭吃啊?”
在工作中你坚持原则,老油条会问你:“原则可不可以当饭吃?”
如果你说做人要有尊严,那恐怕会有更多人问你:“尊严可不可以当饭吃?”
也许正因为这种务实而世俗的态度,宗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不发达,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却能够迅速深入人心。
但世事总有例外,历史也并不一定只由经济推动,人类除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之外,有时也会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抛头颅洒热血。
最近刚读完盐野七生的《十字军的故事》,让我对此颇有感触。
欧洲的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一次历时长达两百年的漫长事件,十字军曾经占领了他们的圣地耶路撒冷,并且在耶路撒冷附近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和连绵不绝的城堡;相应地,伊斯兰世界也英雄辈出,不但重新掌控耶路撒冷,更曾力抗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
而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数血汗交织的争斗,为了并不是(起码不完全是)利益与物欲,而是各自心中的信仰。
如果仅仅为利益而战,人与动物并无二致,猛兽也会为了猎食的地盘和异性互相争斗。人与动物所不同之处,正是人类是一种会为“观念”而战的物种。
如果论经济上的重要性,耶路撒冷在中世纪固然是东西方商业贸易的交汇点之一,但并不见得不可替代,甚至并非商业最兴旺的城市。其最大的产业可能是接待朝圣者的“旅游业”。
但无论来自欧洲的圣殿骑士,还是来自伊斯兰的勇士,无论是狮心王查理,还是札兰丁,他们都为了这座“圣城”征战不休。这场大战,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延绵不休。
读完这一部《十字军的故事》,我不禁疑问:十字军东征,究竟意义何在?
他们在完成征战之后,大都返回故土,把保护圣城的职责留给少数人,直接导致了耶路撒冷的失守;
法国国王的路易九世铩羽而归甚至沦为俘虏,他本人不但无怨无悔,连所有人都对他深表尊敬,最后被教廷奉为圣人;
长达二百年的征战,最后不但无尺寸之功,连舍死忘生的圣殿骑士也遭到清算……
如果放在中国历史的语境里,这样的战争方式不但是失败的,甚至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中世纪的欧洲人却乐此不疲,为此舍死忘生。
掩卷而思,这些为了耶路撒冷而战的战士们,其实与我们每个人并无不同。他们所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
人不可能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活着,在有了物质保障之后,就会追求“意义”。虽然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大概是相通的,那就是“意义”不可能只是对自己有益的,它必定对更多人有影响。
这是人类最伟大之处,也是人类最恐怖之处。
因为有的“意义”能让天下人受惠,有的“意义”则让无数人牺牲。但无论如何,人类都无法不去追求超越一己利益的“意义”,无法不以自己的想法去试图影响这个世界。
这大概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