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时候,有几间学校的同学都采访我关于粤语文化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如何传承传播的问题,他们问的问题都颇有代表性,所以我就将我的回答一次过整理了出来与大家分享。

粤语文化对于您的意义是什么?

粤语,是我的母语,是我自小与家人、同学、朋友沟通的工具,使用粤语表达沟通,远比使用普通话更亲切和生动、有趣。

粤语,也是象征着我对于自己作为一个广府人的族群身份认同,如果我连粤语都不会,那就很难说我是一个广府人了。

粤语,也是本土艺术文化的载体,包括粤剧、相声、栋笃笑、粤语流行歌、粤语电影、粤语电视剧等等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都离不开熟悉和喜爱粤语的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如果粤语某天已经不再被使用了,那么这些艺术文化亦将不复存在。

所以说,粤语就是我作为一个广府人的身份以及文化的根源。

粤语文化传承的现状怎么样?现在粤语的普及和使用情况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现在官方并没有一份权威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粤语文化传承的现状怎么样,就算有也未必足够可信或可以全面反映出问题,但有一份2017年的非官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各大城市在不同年龄段使用地方语言者的比例中,6-20岁能熟练使用地方语言的人数比例最低,广州也不例外。

但就从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广泛的媒体报道可见,特别在95后的广州年轻人之中,粤语普遍已经说得不大地道,受到普通话影响,经常读错音,例如“垂直”(seoi4 zik6)读成“除夕”(ceoi4 zik6)、“经常”(ging1 soeng4)读错“经长”(ging1 coeng4),很多粤语字词不会使用,而使用普通话甚至内地一些方言词汇,例如装逼、坑爹(粤语可以用“扮嘢”、“搵笨”表达)。

至于在00后之中,情况更严重,很多本地家庭的小朋友已经不会说粤语,不仅仅在学校与同学以普通话沟通,甚至回到家也与长辈用普通话沟通,出现了所谓“土生捞仔”的现象。如果情况继续持续下去,恐怕90后就是最后一代会说粤语的人了。

影响粤语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粤语文化传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第一个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到东南部沿海地区,从春运的情况便可知道这种人口流动的规模是古今中外都前所未有的。广州作为华南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到这座城市的本土人口比例下降。最初的时候,外来人口来到广州,不学粤语是无法很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但当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慢慢地改变之后,外地人来到广州已经不必一定要学粤语了,反倒是广州本地人如不会普通话则生活消费都会有困难。

第二个是本土语言教育缺失。

我记得我小学三年级之前(八十年代吧),除了语文课之外,其他课程还是母语教学的,但后来全部改为普通话授课,现在甚至不少学校规定,学生进入校园即便在课间也就要讲普通话而不能讲粤语,还有学校发通知要求学生回家跟家长也要说普通话,这种情况经常引起社会争议,亦曾有教育部门提出矫正,但因为学校领导对普通话教育政策的错误理解又或是片面追求某些考核指标,却总是继续堂而皇之的执行。

但另一方面,本土语言文化教育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却又是常常名存实亡,因为并不影响升级考试,所以不少学校都能免则免,又或是搞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表面功夫,曾有中学要求学生拍传承广府文化的视频,但却要求只能用普通话讲对白这种怪事。

第三个是存在地方文化偏见。

不少人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表现得十分无知,极力将普通话的历史文化地位捧高,奉为“国语”,而将各地各族的语言贬低为“土话”。但事实上,普通话作为一种以北方语言作为基础的人造语言,其存在历史不过一百年,而在音韵词汇上,与古汉语在的关系也远远疏离于南方各地语言,其沉淀的词汇量相比起各地各族的语言文化都显得较为贫乏。将各地各族语言文化所沉积的中华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普通话文化,不仅仅对地方语言文化的传承造成伤害,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推广普通话是否会对粤语的使用与传承造成影响?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推广普通话作为通用性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应该是在于人人会讲普通话,而不是在于人人只讲普通话。

正如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

但在政策实施层面,很多基层领导却把推广普通话与消灭地方语言等同于起来,一个可能是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二个也可能是个人对地方语言存在偏见。

这种情况就有点像计划生育,中央最初推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优生优育,但在地方执行层面上就变成了少生育不生育,出生率越低越好。结果造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断层,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尽管近年放开二胎,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效果已经不大了。

在世界各国,多种语言并行是很普遍的事情,例如美国就没有规定官方语言,而小小的瑞士人口不过六百多万,但就有三种官方语言,并有各自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这并不影响彼此对于国家的认同,也不影响彼此的交流交往。反倒是当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以推广国语为名,打压闽南话、客家话等本地语言,引发民众反感反抗,这倒是在历史上前车可鉴。

我希望,中国朝野应该尽快认识到目前推广普通话在执行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否则造成的历史和文化恶果将更难纠正过来。

您身边不同年纪的人对于粤语使用情况和态度有什么不同吗?

我身边的人之中,1990年前出生和1990年后出生的,应该存在一个分野。前者粤语流畅地道是没什么问题的,后者就开始受普通话甚至北方方言影响,在00后甚至10后的新生代之中,日常愿意讲粤语、并且讲得好粤语的比例就显著更低了,这个也就是跟之前所述的影响粤语文化传承的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但有趣的的是,我发现尽管很多广州的九零后粤语说得不够好,但他们对于粤语文化却是存在非常大的认同感。我相信,这可能是他们从小追粤语电视剧、看粤语电影、听粤语歌有关系,同时这个年纪亦更有反思的意识。

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传承粤语这种古老的语言文化?

起于情怀,但不能止于情怀。

第一,要努力发掘文化内涵。我见过太多拿粤语文化当成政绩或者生意来做的人了,但事实上他们本身对这种语言文化并没有情怀,所以根本不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探讨,做出来的事情也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的热闹,要不就是拿一些文化符号出来招摇,要不就是拿粗俗内容当成传统,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热闹过后就只留下一地鸡毛一片骂声,对于传承传播粤语文化并无裨益,反而是有所伤害。粤语文化博大精彩,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成为专家才有资格传播传承,但至少你做出来的事情要经得起考验。

第二,要有创新的表现形式。李小龙最厉害之处不是他的功夫,而是他能够利用电影这种当时最流行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功夫文化,这是他比起他之前的任何一个武学宗师影响更大的原因。粤语文化本身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学术性的研究当然重要,但不应将之存放在象牙塔之中,也不应限于枯燥的说教,而是要用更多创新思维·变成大家喜闻乐见的传承和传播方式,这样粤语文化才能存在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要有可持续发展模式。很多人讲起粤语文化的传承传播都强调其使命愿景,但缺乏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终究都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所以千万不要避谈钱,粤语文化的传承传播需要钱的投入,也需要从传承传播过程之中赚到钱,并再将这些钱再次投入到传承传播之中……光有热情热血是不够的,只要把粤语文化的传承传播能变成一项可持续并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并吸引到更多的人投入其中,这样粤语文化才能重拾辉煌。

第四,要尊重不同语言文化。每个人都有使用不同语言、学习不同文化的权利。我们传承传播粤语文化,其实归根到底是希望保持语言文化的多元性,而并非希望透过粤语文化抵制、排斥、贬低其他的语言文化。我们在传承传播粤语文化的同时,也支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支持上海人讲上海话、支持四川人说四川话、藏族人说藏语……只有尊重其他不同的语言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努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彼此共荣共存。

不同的语言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在学术界探讨已久的问题。地理和气候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又会影响语言,语言会影响了人的思想,包括世界观和认知过程。这在学术界是存在相当的共识的。语言相对论的奠基人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世界观的编码,对说话者有很大的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影响了其思维的习惯。因此,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举个比较明显例子就是足球评述,使用粤语和使用普通话完全是不同的感受,粤语评述时的语言密度明显会高很多,这是因为粤语从历史上沉积下来的动词和形容词会比起普通话更丰富,这显然是更有助于听众对球员的某一种动作或球场上某一种状态能够有更精确的理解。

种种研究都表明多语个体和单语个体在认知发展上的差异。早在中世纪,查理曼大帝就宣称“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就拥有了第二个灵魂。”。所以,我一直鼓励广州的新生代最好能掌握三语三文——粤语、普通话、英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这样能更有助于我们突破单一语言思考的局限,也令我们有更宽阔的格局去理解这个世界。

关于粤语文化的传承,您会有什么寄望?

80、90年代粤语文化在全国的流行有其历史性因素,在未来不大可能重现,但粤语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多元组成部分,却是可以通过我们这一辈的努力保存下来,并且继续发展的。粤语是中国除普通话之外最多人使用和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因此粤语的传承对于中华文化的保育也有着标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