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经历疫情元气大伤,还是业态已跟不上时代?
近日,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张贴停业通知,表示将于3月26日结业。据商场官方回应称,北京路店的停业原因是“因战略调整需要”。
▲图源网络
听闻此消息,有网友认为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网友表示可惜,还有街坊讲起在这里购物的回忆。
▲网友观点
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于2008年开业,是天河城百货开业的第二家店,至今经营时间长达15年。
无独有偶,同样陪伴广州街坊近20年的广州王府井百货、摩登百货海购店,去年也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这不禁令人唏嘘,曾经百货业的兴起可谓是十分威水……
01 百货经营之先河 清末民初,是西关商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广州华侨众多,毗邻香港,资讯流通相对自由,陶冶出商人的世界性眼光和襟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第一家以公司形式经营的百货商店——光商公司,在十八甫开业,首创分柜式明码实价售货。
▲十八甫,图源网络
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广东中山籍旅澳华侨黄在扬、黄在朝兄弟创办的真光公司在十八甫开业。真光比光商公司规模更大、商品种类更多,还在天台设置了游乐场、粤剧表演吸引人流。
当时胡子晋的《广州竹枝词》写出当年西关少爷、小姐们的生活:“大洋货铺好铺场,拆白联群猎粉香。毕竟西关人尚侈,食完午饭去真光。”午饭后逛逛真光,在当时是一件时髦而奢侈的事情。 ▲真光公司广告,图源水印
之后,广州近代百货业的原点在十八甫逐步扩大,一圈一圈,来到了长堤一带。
那时候的西关住着整个广州城近半人口,同时广州三大火车站——石围塘站、黄沙车站及大沙头火车站均选址珠江边,码头便利,水陆交通的优势使西关、长堤一带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 ▲民国时期广州长堤景象,图源网络
1913年,澳大利亚华侨马应彪与黄焕南在长堤创办了先施公司。这里装潢豪华,售卖香港百货公司同款的中高档洋货。
1918年,澳洲归侨蔡兴、蔡昌兄弟集资40万港元,建起了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西堤大新,创办“大新公司支店”。之所以叫支店,是因为他们在香港和广州中山五路已开总店和支店。
西堤大新大楼高达9层(连塔高达十二层),经营环球百货外,兼营酒店、理发、照相、游乐场等,为当时广州规模最大的、集娱乐、饮食、零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成为广州市民游乐的好去处,有“九重天”美称。
▲20年代西堤大新,图源网络
上世纪20年代,西关、长堤一带已成为商贾云集之地。除了先施百货、大新百货,永安百货、美华百货也相继开业,成为旧时广州最负盛名的四大百货公司。
由于商品品种丰富,精致高档,当年许多“潮男潮女”都喜欢到百货公司闲逛、购物。可以说,“逛公司”在当时是一件“潮到风湿”的事。 ▲大新公司天台花园,图源网络
不过,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逛公司”更多是可望不可即。后来为了尽可能覆盖足够多客源,百货公司们主动调整商品组合。
以先施为例,原本清一色中高档货架上,夹杂着廉价商品,本土产品也十分盛行。
先施货架上的本土产品分两类:一是自营商品,先施牌汽水、香皂、牙膏、雪花膏等;二是“国货”,例如利工民的鹿牌线衫、周艺兴单车牌线衫、周中亚灯胆牌线衫、冯强胶鞋等。
▲先施公司,图源网络
因此,越来越多广州人涌向百货公司,传统杂货铺的生存逐渐陷入困境。
胡子晋的《广州竹枝词》写道:“货物铺排任品题,偶经杨巷铺东西。疋头生意真难做,门口拉人似野鸡。”这直观体现了广州传统商铺在大百货公司冲击下的尴尬境况。 ▲十三行,图源网络
有别于传统杂货铺,百货公司的开创性在于商品明码实价、分柜售货、开票收款、定时营业,同时服务细致,购物环境优越,例如装设自动扶梯、冷气设备。
除此之外,各大百货公司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以及竞相在报纸、电台上打广告,还发行送礼用的购物“礼券”,甚至有“自营品牌”,产销结合。这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与经营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民国时期大新公司广告,图源网络
而对于广州民众来说,大家不仅有机会接触到款式新颖的“洋货”,更重要的是,百姓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乃至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
02 战火后重振旗鼓 1938年10月,广州被日军侵占,西堤大新被日机轰炸导致失火,连续烧了四天三夜,全部货物付诸一炬。
经历战火洗礼后,1954年西提大新在原址上完成重建,并改名为南方大厦,成为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供应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厦。当时南方大厦的1至4层是百货商店,7-9层是酒店(时名第四招待所),用作接待苏联及东欧的人员。
▲南方大厦,图源网络
1959年,广州友谊商店的前身在南方大厦三楼开业。
彼时,店内仍只专为外国友人、国际海员以及华侨提供高档消费品。门内,外宾在挑选着最新款的手表衣服;门外,本地人正在用粮票、布票领日常用品。
▲图源网络
改革开放后,南方大厦百货商店申请扩大企业自主权获得批准,率先将中国百货业从计划经济引向市场经济,自行向厂家采购的商品越来越多。
1978年,广州友谊商店店迁往环市东路,并于一年后全面开放给所有消费者。一时之间,店内人潮汹涌,当年的辉煌盛态,如今的天环、太古汇也无法比拟。
当年很多广州人在这里第一次认识奢侈品,接触高级百货。“买坚嘢,嚟友谊”的口号也影响了几代广州人。
▲图源网络
1981年4月,内地第一家超级商场——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级商场在广州友谊商店横空出世。这种商品陈列在货架上敞开供应的改革,标志着中国的售货方式逐步走向人性化的敞开式、自选式售货。
告别了什么都要用“票”的年代,“自选式”百货商店再次掀起新风潮。据悉,开张当天门庭若市,广州街坊们蜂拥而至,商店的蔬菜、纸巾、新鲜食品,一上架就在短时间内被抢光。
▲图源网络
除了从南方大厦走出去的友谊商店,80年代,南方大厦还创立了中国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
此外,南方大厦还在早上开门营业和晚上关门前播放迎宾曲和送客音乐,并推出送货上门等服务,这一系列创新方式当时被上海、北京等同行纷纷效仿。
▲图源网络
对于本地人来说,当年囊中稍显充裕的广州人都以在南方大厦购物为荣。
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坊间流传着“没到过南方大厦,等于没到过广州”的说法,南方大厦就是当时的打卡圣地。
高人气也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成绩,1982年,南方大厦凭借1.74亿元的总销售额,在全国十二家大商店中名列第一。
▲图源网络
进入90年代,新大新百货、广百百货、天河城百货,成为百货商店的代表。
1996年,来自北京的王府井百货首次跨区域开业,在广州农林下路开设门店。
到了2002年,摩登百货首家商场在岗顶横空出世。
▲90年代新大新公司内景,图源网络
然而进入21世纪后,曾经风光无限的百货商店却开始走向下坡路……
03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作为一代商业传奇的南方大厦,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到2004年累计亏损4.5个亿,负债率高达159%。2005年,南方大厦转型为电子数码城,做电子零件批发,档次就无法与当初相提并论了。
▲图源水印
2021年11月30日,广州王府井百货正式发出闭店公告,原因是商场物业租赁合同到期。
翻看过去年报,广州王府井的净利润十年来连续下滑。2011年,商场净利达到历史高峰3831.81万元,此后便开始走下坡。2018年,商场净利润跌幅达76.13%,净利润177.79万元。2020年情况进一步恶化,一度亏损1513.43万元。
▲图源网络
一个月后,开业超15年的摩登百货海购店也宣布闭店歇业。摩登百货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前,这家店可以做到盈亏平衡,甚至略有盈余。但2020年至今,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亏损。租金水平却一直居高不下,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关店。”
▲图源网络
而即将告别的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也曾遭到广州街坊的吐槽。
一是商场设备设施比较破旧,设计仍沿袭老式风格。有网友表示:“二楼的洗手间,我去年来逛的时候,漆黑一片鬼屋的既视感,包括地板还有洗手池等,都非常有年代感。”
二是有网友疑惑:“这个商场定位很奇怪,什么牌子都有,有些店铺让人感觉置身三四线小城市的商场。”
▲图源网络
近年百货公司关店潮席卷而来,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
一方面,电商崛起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百货商店造成冲击。百货商店主营的商品一般集中在服装服饰、美妆、珠宝饰品、家居家电、儿童用品等品类。
而根据2021年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前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电商渗透率在40%—50%之间,服装、美妆等电商渗透率在35%左右,均是线上化程度偏高的商品。品类高度重合,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百货公司的线下零售业态遇到困阻。
另一方面,百货业内在的经营模式问题更是突出。“联营”是百货业的主流模式,即由百货商场提供卖场设施和管理服务,品牌代理商或经销商在卖场销售,百货企业根据销售额收取联营扣点。
长期联营使百货业难以摆脱对代理商或经销商的依赖,但如果全部转型为自营,则需要担负太多的经营风险。对于习惯了靠扣点生活、安于现状的部分传统百货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两难局面。
加上商场内品牌有待更新和调整,设计装修跟不上年轻时尚的步伐,运营和管理思路还比较落后,这些相似点导致不少老牌百货走入艰难时刻。
目前,主题化、餐饮娱乐购物综合化的购物中心或奥特莱斯化模式,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是百货公司的主要转型方向。
回顾广州百货兴衰史,百货业见证了广州商业、消费的百年变迁,也承载一代代广州人闲时“行街”的美好回忆,我们为不顺应时代的淘汰而惋惜,亦期待百货公司能在摸索中走出新路子……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百货公司的未来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河城关店:曾潮到风湿的百货公司,现为何接连执笠?》https://www.gznf.net/story/99352.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