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传来创新喜讯。由学生谢莹领衔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创的“一体化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设备”。该设备融合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膜技术,为乡镇地区垃圾渗滤液高污染、难处理问题,提供了高效且低成本的创新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分散式有机废水深度治理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极大,尤其给基础设施薄弱的乡镇地区带来严峻环境挑战。谢莹团队聚焦这一痛点,创新采用光电热协同处理机制,并自主研发三大关键膜技术。通过对传统二氧化钛材料创新改性,研发出改性二氧化钛复合膜技术,大幅提升光催化活性与稳定性,高效降解渗滤液中的顽固有机污染物;成功开发光电热复合膜技术,实现光、电、热多种能量协同利用与高效转化,显著提高反应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针对渗滤液特性,创新性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分离与富集功能的物料膜技术,实现污染物精准分离与资源化回收。三大核心技术的突破与集成,为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一体化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设备”的显著优势在于“一体化”和“全量化”设计。它将光催化、电化学、热效应等处理单元高度集成,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垃圾渗滤液从预处理到深度净化的全流程操作,简化流程、缩小占地,大幅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全量化”特性使其能直接高效处理渗滤液原液,无需大量稀释或复杂预分质,处理流程简洁高效。

谢莹表示,团队研发的初衷,是为缺乏大型集中处理设施的乡镇地区,提供可行且经济的污染治理方案。实验数据显示,该设备在处理效率、能耗控制和污染物去除率等方面表现优异。业内专家认为,该设备及其核心膜技术,是分散式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创新,其高度集成、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不仅为乡镇环境治理提供新手段,在应急处理、小型垃圾中转站等场景也极具应用潜力。

目前,该设备及相关技术已进入实地测试优化阶段。谢莹团队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环境工程技术研发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了深职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