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时做减法,压力做加法?

这个学期,不少广州小学一、二年级家长在班群里“炸锅”,皆因这学期每周有4天,孩子下午约3点就放学了。

变化的“源头”,是广州市教育局7月21日印发的《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25年修订)》,明确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总量从28节降至26节。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这一现实的掣肘点,很快在社交媒体上放大。不少家长质疑:没时间去接小孩怎么办?托管费越来越高?这一调整对小孩来说究竟是减负还是增负?

家长的种种担心

据了解,以往广州小学低年级有两天的下午仅上一节课、有三天的下午上两节课;从本学期起,变更为有四天的下午仅上一节课、有一天的下午上两节课。这意味着,每周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的日子增加了两天。

有家长表示,这意味着中午12:05下课接小朋友回家吃饭,午休后14点送去学校上课,15点放学又接回来,“接送链”在短时间内被切成多段,十分折腾。“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年纪太小,自行回家太危险,只能亲自接送。”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网友评论

还有家长表示:“一个低年级孩子、一个高年级孩子的家庭更难协调,以前能凑到同时放学一起接,现在只能报托管。”

也有双职工家长坦言,这次调整影响并不算大——过去孩子无论3点多或4点放学,父母都无法亲自到校,要不就靠长辈接送,要不就选择校内托管。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图源网络

实际上,双职工父母的下班时间,与低年段“早放学”之间形成明显错位的问题由来已久。今年4月,就有深圳市民在人民网留言板上发帖称,深圳小学放学时间过早,不方便职工家长接送及看护,建议延时至18:30放学,而相关话题也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社会讨论。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由于校内托管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选择,此次变化带来的托管费用增多,成为家长的第二层焦虑。

根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我市课后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由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为:2元/生·课时。

据估算,过去低年级每周一般只需托管2节,约4元/周;调整后每周需托管4节,约8元/周。若按义务教育学年39周计算,一名学生一学年的校内托管费由约156增至约312元,每学年多支出约156元,涨幅约为100%。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因此也有家长调侃:“父母工资的涨幅,远远追不上孩子托管费的涨幅。”

另外,也有家长选择专人接送、监督作业完成一条龙的校外晚托。据了解,广州各区的晚托费用从每天几十元到两百元不等。

黄埔区的张小姐就表示:“每天的晚托费用为49元,算下来每周240多,每年都要9000多元。”校外晚托确实能让家长们在回家后更松弛,但也把家长们的账本压得更紧。

早放学对学生减负的作用有多大?

除了接送和托管费用问题,“学生压力是否能通过早放学减少”,成为舆论场上的第三个问号。

很多家长担心,课时少了、内容不变,压力会不会被挪到家庭端?

早在今年7月政策发布之时,已有家长向市教育局进行了投诉。当中写到:新版教材较于旧版难度提升,建议部分知识前移学习,比如原二年级学习的前移一下。同时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下,一二年级的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已是十分不易,提出减少学校课时,变相加重家长教育的负担……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还有家长把忧虑指向“分水岭”更陡的三年级:“我们家老大上了三年级,作业量一下子上来,孩子很不适应,作业总要拖到10点甚至11点完成。所以我担心低年级的老二,现在减了课时,后面衔接会更吃力。”

对此,市教育局表示,本次修订更注重素养导向和减负导向,课时总量做减法,严控低年段学业负担,重在效率提升和教学方式变革。

也有老师指出,课时减少不能直接等同于学习时间被压缩,学习压力更大。和旧版教材对比,新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少了、变轻松了,新教材中有些知识整合来学,有些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后移了,而整个小学学段在数学的知识点上是减负了。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图源网络

不过,还是有家长质疑,当教育评价“唯分数”论,高年级的测试、排名、升学机制仍以笔试成绩为主要依据,且老师面临的问责与绩效考核也仍然围绕分数展开,这就意味着学生减负的空间有限,文化课成绩的重担依然存在。

尤其是对未来学位竞争更激烈的学区与家庭而言,“不敢冒险”会成为主导选择。

三点钟时段的更优解

如果社会想鼓励小朋友全面发展,那么讨论低年级早放学,真正要回答的是:把更早结束的文化课时间,用来做什么?

如果学校能把“增出来”的时段稳定用于体育、阅读、艺术、科技与劳动教育,那么“早放学”就不只是时间表的调整,而是学习生态的优化。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图源网络

有小学校长向媒体表示:“新学期课时调整后,即使上完下午一节课,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孩子还要参加每天一次的大课间活动,相当于第二节课下课时才放学。”

海珠区实验小学也推出过羽毛球、游泳、跆拳道、足球、拉丁舞、高尔夫、垒球、篮球、网球、围棋、牧笛、C++、榄雕、英语戏剧、3D打印、口风琴、人工智能等40门课后服务课程

广州低年级一周4天3点放学,是减负还是增负?

▲图源网络

亦有网友建议,开展具有岭南特色的“第二课堂”,将广府文化带进校园,例如粤语歌谣、古诗新诵、传统武术、醒狮等等。

其实,能决定一座城市教育气质的,并不是几点放学,而是孩子在文化课外的时间在做什么。三点钟的广州,准备好将黄金时段真正交还给孩子了吗?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低年级提早放学?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