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一多,网络社交媒体上各种传闻就开始冒出来:有人说是生物武器,有人觉得是实验室泄露,还有人一看见医院搭了蚊帐隔离床,就条件反射地想起了前几年的新冠封控。

基孔肯雅热并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新东西。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它就在非洲被发现,是一种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传播的病毒病。发起来人会高烧,手脚关节痛到不想动,皮肤还可能起疹子,大多数人一两周能好,极少出现重症。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经历过它的折腾。2005年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三分之一的居民都中过招;2013年开始,加勒比海的圣马丁、波多黎各、海地一路蔓延到南美,短短一年就有几百万人感染;2017年,意大利的安齐奥、罗马一带也被它搞到人心惶惶。可以说,这种病的“地盘”很广,不是只盯上了我们广东。
为什么有人说这是生物武器呢?可能因为这病来得突然,又赶巧美国去年批了一款针对旅行者的疫苗,于是就有人把两件事连在一起想象。可要知道,这种病毒要靠蚊子叮两口才能传出去,效率低得很,真要拿来当武器,不是个好选择。而且,这种病几十年前就在世界各地流行了,这次顺德的疫情,本质上还是因为天气热雨水多,蚊子数量一下子上去了,有境外输入的火星,一点就着。

微信公众号传言
至于有人怀疑是不是之前投放的蚊子出问题了,也要解释一下。几年前,广州、佛山的科研人员确实搞过“以蚊治蚊”,在一些小岛上放出带着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公蚊。公蚊不叮人,这种细菌会让蚊子交配后卵孵不出来,或者就算生出来也带不动病毒。沙仔岛、大刀沙,这些岛屿连续几年的实验,结果是当地的白纹伊蚊密度大幅下降,反而更安全。那和泄露病毒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人一看到医院的隔离床,就担心是不是又要回到那三年。其实不用担心。基孔肯雅热和新冠完全不一样,它不会空气传播,全靠蚊子。医院里搭蚊帐,是为了防止病人身上的病毒再被蚊子叮走,而不是要把人封起来。现在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轻症,不需要大规模的隔离和核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实用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积水清掉,窗户安纱网,出门涂驱蚊剂,避免被叮。

这几天网上还有另一类热闹:有些所谓的“神药”“偏方”广告趁机冒出来,说吃几副药就能预防、治好基孔肯雅热。别忘了,这个病目前世界上没有特效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方法都是对症处理,靠身体慢慢恢复。花钱买安慰,不如花时间收拾家里的积水。
所以,这不是一场阴谋,也不是泄露事故,更不会让城市停摆。它提醒我们的,就是别忘了身边那些看似琐碎的卫生习惯。说到底,倒干净阳台上那一碟水,比转发一条吓人的谣言更有用。
你家阳台、窗台上还有没清掉的积水?小区有没有灭蚊行动?留言说说你身边的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姆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基孔肯雅热爆发:美国基因武器?还是实验室泄露?》https://www.gznf.net/headlines/15033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