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老字号中华戏服工艺厂,有一位资深的戏服绣艺创作设计拔尖人物,名叫苏连儿,1951年6月出生于广州。1975年,她在广州二轻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毕业,随即分配到广州卫东机绣厂(含原来合并来的人民戏服社、维新旗帜社),工作以戏服图案纹样创作设计为主,兼及设计旗袍、庙堂绣品、绣画等绣品。
苏连儿进厂不久,正值古装戏服生产重新恢复。第二年,卫东机绣厂分出人民戏服厂(后改名中华戏服厂),粤剧的传统服饰设计缺乏人手,具有中专文化的苏连儿理所当然受到厂的重用,但她对戏服专业还不太熟悉,如何将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戏服专业结合起来,对粤剧服饰进行创作设计,成为她急于解决的新问题。于是,她虚心向老行尊学习,边学边钻研,较快掌握了戏服的生产技术和专业知识。
当代的粤剧服饰造型是从历代的服饰演变而来的,图案以龙凤、鸟兽、花卉为题材,运用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工艺,在刺绣针法及配色上都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在参与戏服生产的过程中,苏连儿既努力掌握传统工艺技术,又不满足于简单的沿袭,不断在设计、针法及色彩搭配等方面大胆加以改革和创新,收到很好的效果,曾为不少粤、港、澳三地的粤剧名伶如红线女、倪惠英、李丹红、梁淑卿、罗品超、罗家宝、丁凡、盖明晖等设计过演出的服饰,他们都感觉称心如意,给予好评。在1986年广州市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苏连儿设计的戏服《女蟒裙》获得二等奖,这已是很高奖项了。按行业评奖“潜规则”,头等奖的名额都被“三雕一彩一绣”占去了,戏服不代表刺绣,评不上一等奖也不可强求。
苏连儿在戏服面料上描绘纹饰
为了设计好这件女蟒裙,苏连儿花了不少心思。通常,女蟒裙在古装戏剧中是皇后、公主及一些高贵身份女士穿着的服饰,图案纹样一般以凤纹为主,但由于这套蟒裙是女皇武则天这个角色穿的,要有霸气。为了符合角色要求,她在设计上打破常规,一改女蟒裙只用凤纹的惯例,采用腾龙纹配以祥云火球,突出了角色的显赫地位。在色彩的运用上,蟒裙面料采用金黄色,飞腾的蛟龙刺绣青蓝色,衬托青龙腾空驾云的英雄本色,体现最高皇权。蟒裙的水脚则采用五彩绒线与金线混合刺绣,使之呈现斑斓辉煌的视觉效果。水脚图案与前身图案呼应,设计出两条在翻腾的波涛中的金龙,更衬出女皇武则天权倾天下的威严,由于这套蟒裙突破传统做法,在图案形式、色彩结构上的搭配协调合理,有助于表现角色身份地位,得到了行家一致的肯定。
上:苏连儿设计戏服《男大蟒》
下:苏连儿设计戏服《男小靠》
苏连儿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她再接再励,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戏服的研究和创作中。面对市场激烈的营销环境,苏连儿意识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赢家,自己的产品只有在设计和工艺方面胜人一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她从观众和演员的审美角度出发,在戏服设计、绣制及配色上融入不少现代元素,并且使之在保存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富有时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爱好。经她改进后的戏服,其技术质量和产品销售,在同行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创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苏连儿除了设计戏服外,也有设计旗袍。旗袍是中国妇女的服饰典范,是“东方女装”的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对旗袍越来越偏爱。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厂里开发了刺绣旗袍这一产品。所谓刺绣旗袍,就是以龙凤、花鸟和抽象图案等题材,运用传统的广绣工艺刺绣而成,它比不刺绣的旗袍更具民族特色,更显高贵和华丽。苏连儿在旗袍的设计和制作中,特别注重图案纹样、刺绣针法及色彩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工艺达到美化的效果。比如对于体型肥胖的女士,设计纵向纹样,刺绣色以冷色调为主,作一些暖色点缀;对于年青的女士,配以跳跃活泼的纹样,以明快的色彩为主调;对于年纪稍大的妇女,则设计一些典雅的纹样,刺绣色以平和稳重的色调为主等等。由于设计以人为本,效果非常明显,得到顾客的好评。1991年,苏连儿创作设计的《刺绣孔雀旗袍》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奖大赛优秀奖;1992年,她设计的《刺绣孔雀旗袍褂套装》获得广州市工艺美术创作二等奖。
上:苏连儿设计戏服《男女对蟒》
下:苏连儿设计戏服《文武袖》
随着中华戏服厂的旗袍品牌声名远播,不少名演员、省市级女领导及各界人士纷纷慕名前来定制刺绣旗袍。2000年6月,在广州妇联举办的广州市局级女领导时装表演秀中,苏连儿为女领导们设计制作的20多款刺绣旗袍,以其美观得体,优雅高贵的面貌,展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面前,博得一片喝彩。2002年6月,在世界杯举行期间,苏连儿直接设计和制作的中国旗袍和唐服系列共30多套,代表广州市以文化艺术团的名义赴韩国,参加韩国光州与中国广州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时装表演秀的形式,展现在韩国人的面前,得到韩国朋友的极力赞赏,为广州赢得了荣誉和友谊。
苏连儿设计旅游品《小龙凤袍》
中华戏服厂的产品门类是很多的。广义的广绣包含珠绣,苏连儿的绣艺创作,自然会涉及到珠绣时装设计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珠绣时装在世界时装界流行,它与刺绣旗袍风格迥异,其特色主要是用珠和亮片来构成纹样,表达主题。在设计刺绣时,要根据不同的珠片运用不同的针法去表现纹样,同时纹样的设计也要根据国际流行的图案去不断改变。苏连儿觉得这是一个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刚好这段时间,有一个由美术学院教授的实用美术提高学习班开办,她及时参加了学习,系统学了结构素描、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现代实用美术课程,并进修了色彩图案设计课程,实现了知识的增值。这样,她在珠绣时装设计联系工艺实际,学以致用,得到很大受益。如在纹样的设计与绘制中,更加注重了图案的形式感、现代感和时尚化,根据题材需要采用不同的色珠和亮片表现线条和色块的变化,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珠绣时装更具装饰性。1989年9月,苏连儿设计创作的两款珠绣时装均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苏连儿设计洋金绣画《福至龙腾》
中华戏服厂转制为中华工艺装饰实业公司后,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了,苏连儿创作设计的艺术天地也越加广阔。她在主持传统唐服的时装化、工艺化的技术改造中,在褂裙、旅游画、绣画的创作设计和开发中,也取得出了喜人的成果。如她设计的一对刺绣小龙袍、小凤袍礼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中皇帝穿着的男大蟒和皇后所穿的女蟒裙的微缩版,作品相当于原件的十分之一,虽然简化了纹样,而原有的特色和观赏效果不变,保持了绣工精细、色彩鲜艳和妙趣横生,富有形式感和装饰味,投放市场后很受人们的喜爱,在2002年广州市首届旅游品创作大赛中,这对礼品被评为“十大最受欢迎旅游品”之一,省市领导还多次把它作为礼品送给各方友人,产品一直呈供不应求的畅销势头。她独创的绣画《福至龙腾》,在2005年广州市第二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金奖。2011年,深圳“文博会”上,她主创的《龙凤洋金褂裙》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几十年来,苏连儿不仅在绣艺创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不同凡响的建树。20世纪80年代中,她在戏服行家余洪、霍华的指导下,撰写了《广州戏服源流及其发展》一文,在《广州二轻科技》刊物中发表。该文对广州戏服溯源、生产现状及艺术特色、制作工艺和用料特点等都有比较详细系统的记述,文图并茂,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存史价值,受到一致好评。
1998年,《广州市志-工艺美术工业志》编纂工作完成,曲终人散前的庆祝会一角。左起:莫泽辉、苏连儿、许行、谢伯璋
随后,苏连儿又担任《广州市志·工艺美术志》有关戏服部分的撰稿人,在当代修志中做出了贡献。1990年,苏连儿与余洪、霍华、李顺慈等人参与了《广州著名老字号(续集)》一书中的《“红豆”发新枝,“中华”放异彩》的编写工作,这是一篇全面记述中华戏服厂历史和生产发展的好文章,富有存史价值。
原文刊于《羊城今古》2017年第2期(总148期)
文字、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莫泽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苏连儿的戏服绣品艺术创作生涯》https://www.gznf.net/column/90654.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