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解放中路和朝天路之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名叫“陶街”,但请不要望名生义,这里不是卖陶瓷的街市,是纪念明代忠将良才“陶成、陶鲁”父子而名的街道,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当年这里叫忠贤坊后街,原有一座“忠烈祠”,是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朝廷敕建的,祭祀的是陶成、陶鲁,忠祠现已经荡然无存了!陶街不到两百米长,改革开放后逐渐演变成新旧电子用品的交易市集,这里早年间可是年轻人的聚集地,售卖电子产品、音响、DVD等电子产品,风靡一时,当时可谓是广州人心目中的“时尚地带”。现在陶街是一个专售卖旧货或二手货的小市场,是很有广州传统市井气息的一条街,它和粤华街组成一个小商圈,每天游人如织,来此购物的大部分是中老年男人,陶街也因此被称为“老男人的天堂”。

陶街,老男人的天堂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陶成、陶鲁父子系广西玉林人,其故居在玉林市大平山镇正阳村。父子两人一生忠勇报国,英勇善战,勤政爱民,为官清廉贤能,清白传家,深得百姓拥戴。

陶成(公元1390—1450),明朝抗倭民族英雄,系晋朝大诗人陶渊明第18代子孙。陶成饱读诗书,明永乐十二年广西乡试,以第四名中举,任职交趾(今越南)凤山典史。当时,尚书黄福发现陶成为贤良之才,随即任陶成为谅江府(今越南谅山)教授,任期满后,提任山东按察司检校、大理评事、浙江佥事。陶成谙熟兵法,在大嵩、桃渚等浙江沿海抗击倭寇并取得重大胜利,倭寇自此不敢来犯东海,使沿海居民得以安居乐业。1450年因平定匪乱,壮烈殉难。次年安葬广西玉林市仁东镇三山,现墓前尚有明代巨碑记载。明天顺六年(1462年),朝廷封典陶成亚中大夫,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并分别在三省三地:浙江金华、广西玉林、广州陶街敕建“忠烈祠”,以昭陶成之忠烈,以报陶成于久远,人称“忠烈公”。

陶鲁(公元1434—1498),陶成之子,明代边疆名臣。曾任湖广布政使(从二品)兼广东按察司副使,并治广西兵备,权力及于三地,故被时人称为“三广公”。“为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先后俘获策反的义军两万多人,抢救被劫掠的民众十三万多人,并安抚这些人恢复家业。陶鲁积极保一方安宁,并兴建了不少学宫、书院,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任上,葬于广东番禺,衣冠冢在玉林仁东镇三山。嘉靖四十年(1561年),朝廷敕建“忠烈祠”以祀之。史称:“三藩岳伯、父子忠勋”。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由此而想起广州一家带有“陶”字的名店,而且还是带两个“陶”字的,它就是“陶陶居”茶楼。尤其是它的一副脍炙人口的名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陶陶居茶楼创办于光绪六年(1880年),因老板的妻子名葡萄,便以此为字号,叫“葡萄居”。1927年,茶楼大王谭杰接手后,嫌“葡萄居”这名不雅,于是改名为“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既风雅,也易记易念。新张之时酒家悬赏二十银元征联,规定必须嵌入酒家名字,以“陶陶”两字作“鹤顶格”,以此来突出“陶陶”二字。引得不少骚人墨客珠玉纷投,据说当时是广东三水人吴以俭以上述之联应征,获得冠军。每天雇十多名挑夫,专门去白云山九龙泉担水烹茶,而且行走路线都比较固定,其水桶加盖,骑缝处贴着“九龙泉”纸条,担子插小旗,招摇过市,吸引路人注意,一时传为佳话。一时之间,“陶陶烹茶,瓦鼎陶炉,文火红炭,别绕风味”传遍全城。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现高悬于大堂之上的黑漆金字招牌“陶陶居”三字,还是清末维新名仕康有为在广州讲学之时应老板之请即兴题写的。当年,陶陶居可算是广州最早期的豪华食府,多有文人骚客趋之若鹜,以浓厚的饮食文化成为名人雅士的聚会之地,名伶名仕云集,鲁迅、巴金、陈残云、刘海粟等文人墨客都曾是陶陶居的座上客,被誉为“最具文化风韵的老茶楼。“十年动乱”中,陶陶居一度易名为“东风楼”,后才复原名。

不过,现在挂在大门外两侧的是当年获第二名的长联:

陶秀实茶烹雪液,爱今番敬惋心情,美酒消寒,不羡党家豪宴;陶通明松听风声,到此地瓶笙耳熟,层楼招饮,何殊句曲仙居。

至于冠军联中提及的两个陶姓的人:陶侃和陶潜,是何许人也!下面逐一介绍。

陶侃(259年-334年),原籍鄱阳郡,后迁居庐江郡寻阳(今黄梅),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史称他治下的荆州“路不拾遗”。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中《陶侃惜分阴》记载: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后世有“陶侃惜分阴,仲尼犹不及也”的评价。

陶潜即陶渊明,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侃的曾孙。陶渊明出仕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指的就是他,从此归隐田园,吟诗作赋。被称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名的《桃花源记》是他的《桃花源诗》的序言。除了擅长田园诗外,陶潜还是一个“善饮”者,一生与酒有不解之缘,酒是他生活的需求,生活的留恋。著有《饮酒》诗二十首,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以“醉人”的语态鞭挞当时上流社会的黑暗,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

陶侃、陶渊明及陶成和陶鲁都是同一脉祖宗的人。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这里顺便一提,广州原来还有一间带“陶”字的老字号酒楼“新陶芳”,位于中山五路191号(现地铁控制中心)。1945年,由当时的广州市长陈策题词开业。解放前夕,被人卷走资金逃港。1953年被人民政府接收,成为广州酒店业第一家国营企业——北区消费合作社第一食堂。1955年改名“越秀饭店”,十年动乱期间曾先后改名“穗味轩”、“红雨饭店”,后复名越秀饭店,直至1987年才恢复“新陶芳”名字。90年代因建地铁拆迁,酒楼现已不存在了。

(图片由作者提供)

欢迎赞赏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

从陶街说起…… || 李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