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上,老师这个职业是一个挺讲究职业道德的行当。说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固然有些夸张,但老师毕竟是学生在精神上的领路人,在学业上的解惑者,多少总应该起一点表率作用才是。
 
当然,这些年来,教育越来越商业化,大家对于老师的道德要求也渐渐降低了,只要不故意为难学生,肯认真教学,家长们已经很满意了。能够让学生成绩有提升,那就是杠杠的名师,师德如何嘛,就不要太在意了。
 
但是最近,天津咸水沽二中的肖老师还是打破了大家对老师道德要求的底线,再一次刷新了师德的下限。
 
在一段被网络曝光的录音里,这位曾经被评为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的肖老师,仿佛发了疯一样辱骂一些在上课的时候讲话的学生,并且表示那些家里有钱有权的学生素质高,指责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缺乏家教,又指名道姓地说某学生妈妈比另一位学生妈妈收入高五十倍,素质当然不一样,言辞之中还颇带了几句字。
这一段录音自然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面积的批评,当地有关部门也公布对这位老师的处理结果,宣布取消其教师资格。
 
不过,对于肖老师的这一番言论,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肖老师只是说出了社会真实而冷酷的真相,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其实也是为了学生好。
 
那么,这位肖老师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相?她这样用对比家庭收入的方式来辱骂学生,又究竟是不是为了学生好呢?
 
应该说,这位肖老师所说的,确实是当今社会的一部分真实状况——高收入阶层往往对子女的教育更关注,而他们的子女往往也表现的更优秀;而低收入阶层迫于生计,对于子女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他们的子女在学校表现得不如人意。
 
问题是,身为一个老师,是应该拥护这种状况,还是为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尽一份力呢?是应该辱骂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还是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
 
可能肖老师觉得自己的辱骂,正是为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着想,教育他们要比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加努力。问题是,身为一个拥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难道不知道这样辱骂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吗?难道不知道人格的侮辱会对人造成长期的心理伤害吗?
 
很显然,肖老师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并不在意这些。她在意的只是她讲课的时候有没有人说话,她教的班级考试分数高不高,她对学生的控制欲能不能得到满足,至于学生的心理会不会受伤,人格是不是完整,根本就不在她考虑之列。
 
那些为肖老师辩护的人,完全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仅为了考高分,找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人成为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人。而这一点,正是肖老师与她的支持者们所完全忘却了的。
 
至于她说希望学生努力学习,避免阶层下滑,其实只是她为自己情绪失控找的借口。因为那些低收入家庭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或者说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进步的,绝不是疯狂的辱骂和刻薄的比较,而是老师的爱心和耐性,以及以身作则。
 
一个满嘴字的老师,真不知道她怎么好意思讲出素质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