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家有衣车就是天堂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一个孩子的头上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花板或者穹隆,在他的眼里反射出来的总是天堂。”于我而言,小时候头上的"天堂"就是家里那部"蜜蜂牌"衣车。

          家母是家中长女,她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那年她就辍学参加工作了,也就在那时她学会了车衫。

当时她荔枝湾家有个邻居云姐以车衫为生,但其家房屋逼仄无法摆放衣车,也不利于揽客,荔枝湾街坊向来都有守望相助、彼此关照的优良传统,因此云姐与我外婆商定,在当街当巷的我外婆家门前摆放衣车兜揽生意,当然我外婆分文不取,云姐也乐意免费为我外婆家做些小缝补,可谓"一家便宜两家着数"。当时外婆也吩咐家母尽快学会车衫,这样就能为弟妹们做衣服,又能减轻家中经济负担,于是勤奋好学的家母便利用空闲时间观摩云姐车衫,久而久之她从旁"偷师"不少,基本上掌握了衣车的使用方法和缝纫技术。

单靠云姐帮缝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心地纯良的外婆总觉得有寄人篱下、靠人施舍的感觉,于是便萌生了自己买衣车车衫的念头。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当年市售家用衣车品牌有很多,如"胜家""飞大""蝴蝶""蜜蜂"和"华南"等等,而且价格不菲,以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参照,就算你不吃不喝不用,也要存上起码半年的工资才能买到一部新衣车,因此对于大多数工薪一族来说,当年逛商店看衣车,看看就好了,可真别"想多了"。

        那么,今天仍摆放在我父母家中的衣车是怎么买到的、花了多少钱、买衣车的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最近我终于从家母口中得到了答案:

当年家用衣车是紧俏货,须凭票购买且并非时时有售。家母有一位同事的丈夫在"华南缝纫机厂"(简称"华缝")工作,他有衣车销售的信息,还不时能弄到"衣车票"。于是家母便请他代为留意买衣车的事了。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关于买衣车的钱,家母略带哽咽又满怀歉疚地告诉我:那是她与我外婆坚守了几十年、共同"瞒着"我二舅的一个"大秘密"!原来外婆早有买衣车的念头,可是家中一直无法拿出如此巨款来购买,于是便先"挪用"了我二舅在荔枝湾帮人"抬菜上水"挣到并上交给她的工钱,然后由家母陆续归还给我外婆的,而我外婆一直"瞒骗"二舅说,那些钱已经陆陆续续用于家庭开销了。当然,我纯良、可敬的二舅对此从不知情,也从未深究过,如今他已进入了"天上荣美的家乡、永生神的国度",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让我们铭记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

买部衣车,轰动一条街

         时光钟拨回到1968年11月19日中午,上文提到的那位"华缝人"火急火燎地找到家母,向她提供了"妇儿"附近"华缝"门市部有衣车出售的信息以及两张当日有效的"衣车票"。家母遂连忙赶往荔枝湾,向我外婆讨要了买衣车的钱(家母印象中10元以下的纸币居多),准备去下九路提货运往清平路和息里自己家中,可当时她已来不及寻找合适的运输工具,幸好热心的邻居海叔闻讯后"自告奋勇",答应用人力三轮车帮忙运衣车。于是家母和另一位同事就坐上他的三轮车迅速赶往下九路"华缝"门市部,付款、验货、提货、装货,然后马不停蹄地驶往清平路和息里,到达后还未卸货就引来了邻居街坊们围观,有人啧啧称赞,有人奔走相告,有人更是围着家母他们问这问那,当时的热闹场面堪比迎娶新娘过门。

        其实当时家母还有一件事十分担心,那就是当天下午2点,她所在单位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红旗》杂志社论《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这可是大事呀!她怕赶不上学习而挨领导批评甚至受到单位处罚。结果还好,当天她和同事虽然迟到了,但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单位领导念及她们一贯良好的工作表现吧。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那一幕惊心动魄的"速度与激情",家母既心情激动又心有余悸呢。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丑媳妇终须见家翁",是时候揭开"新娘子的盖头"了:

         那部衣车是1968年8月30日出品的"蜜蜂牌"一斗脚踏式折藏型缝纫机,从机箱中掀起机头,可清晰地看到其底部正面有"680830557"一串数字,前6位是产品出厂日期,后3位则是产品批次),黑色的机头,镀铬的滚轮,铸铁的脚踏板,棕色的实木台面,黄色的贴花图案,整车显得高贵典雅、古色古香。随车附件及用物有剪刀、螺丝刀、金属梭壳/梭芯/油壶、机针、抹布、橡胶圏、缝纫线、使用说明书等。家母说原本厂家附送的缝纫线是七种颜色(七色线辘)的,不知为何收货时只有六色,广州人忌言"七彩",因此家母觉得六色也好一一"六辘(六)大顺"吧。

起初令我费解的是,明明机头横杠面上印着"上海东风缝纫机厂出品",而机头竖杠面上的"蜜蜂"商标下部却是"上海远东缝纫机厂"(后易名为"上海缝纫机三厂")字样,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后来我才明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关方面顺应时势地将厂名改成"东风",却来不及撤换商标中的"远东"二字,真是"一个名字一段古"呀!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衣车也成了大玩具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采花粉、酿蜂蜜,辛勤忙碌花丛中"这是小时候我唱过的儿歌,它唤起了我对昔日家中那部"蜜蜂牌"衣车无数快乐、美好的回忆,它更是当年家母辛勤车衣、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小蜜蜂"如字典、如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阅读《JB1一1型"蜜蜂"缝纫机使用说明》,我认识了很多汉字和衣车部件名称,也知晓了不少缝纫专业术语,印象尤深的是说明书封面上的伟人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它与说明书封面的大红主色调相得益彰,实在令人心灵震撼、经久不忘!

"小蜜蜂"如玩具、如乐园,让我爱不释手、乐此不疲:梭壳小巧玲珑,状若马蹄,耐人把玩,难怪家母把衣车装底线这道工序戏称为"装马蹄"了;大热天时用手触摸滚轮、梭壳或梭芯,人顿觉清凉无比、畅快不已;衣车的皮带扣把形如枪械的"摱鸡"(扳机),不时"诱惑"我去用力摱一摱并且想象枪声大作、杀敌无数的情景,有时又用食指一下一下地轻拨它,笑看皮带如印度人笛声中的长蛇般轻摇慢舞;衣车木质底箱的活动盖又像一扇能打开神秘宝藏的大门,吸引着我闲来没事就用手指去捅厾一厾,盖子一开一合,让我看得十分过瘾。不过,至今我都不知道这引人遐想的"大门"背后究竟有什么"宝藏",也没打算问家母和"度娘",因为我相信"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在家母的巧手操作下,"小蜜蜂"更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术箱,它会源源不断地"变"出各种好东西来,那情形恰似"三水佬睇走马灯一一陆续有来景"。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难忘母亲的一双巧手

        尽管衣车并非家母的谋生工具,但是她把"小蜜蜂"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车衫了,还有缝制床单、床笠、被套、枕套、窗帘、电器罩等,而棉衲罩衣、紷衫袖套、"的扯布"(旧时广州街坊对涤纶斜纹布的俗称)长衫长裤乃至港式太空褛等冬衣,也是家母与这部衣车"亲密合作"的产物。"又要心抱正,又要利事平"的好事可遇不可求,事实证明,花162元和120张工业券"迎娶"这位"心抱"还真是值了,"小蜜蜂"真是当年我家的"好帮手"!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的诗句优美、隽永,而我愿意说得更具体、更深入:我儿时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是家母车衫时衣车发出的"哒哒哒"响声,这声音就像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典广东音乐《织出彩虹万里长》那样悠扬悦耳、欢快动人⋯⋯

    
 

老衣车让童梦温暖如初 || 荔人行

        弾指一挥间,当年活力十足的"小蜜蜂"也已"年过半百",基本上"退休"了,现在家母偶尔用它来作些小缝补,我也时不时去探望这位"老朋友",伸手摸摸这里、敲敲那里,更想重听它当年发出的"哒哒哒"声,让时光倒流, 让童梦唤醒,让温暖如初⋯⋯我明白,衣车和母亲一样都老了,这"哒哒哒"的声音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也知道,只要冬天再来,童梦仍可重温,暖意照样升腾,美妙的"哒哒哒"声在我心中永不消逝!

        现在,每当我看着家里的新旧冬衣或者想起我的教学用书之一、经典童话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加拿大作家吉尔曼著)时,耳畔仿佛飘起那遥远又熟悉、老旧又鲜活的歌声:

"拥着你,当初温馨再涌现,心里边 ,童年稚气梦未污染。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 ,此刻是添上新鲜。一望你 ,眼里温馨已通电,心里边 ,从前梦一点未改变。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当年情 ,再度添上新鲜⋯⋯"!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