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看到一个关于鹅厂的新闻,说鹅厂正在劝退”高龄”员工。而这个”高龄”的标准,是35岁。
而据说在另一个大厂,基本上35岁以上的员工也所剩不多,因为过了35岁的员工没办法承受企业严重的加班。
虽然企业方面在对外宣传中并不承认有这样的标准或者做法,但”35岁法则”几乎可以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潜规则,在这些待遇优厚的互联网大厂里,如果没有在35岁以前升到高级管理层的位置,那么35岁基本上是可以考虑转行了。
35岁,真的很老了吗?
在刚刚结束的斯诺克世锦赛上,75年出生,44岁7个月的”火箭”奥沙利文以大比分击败90后的对手,第六次在克鲁斯堡称王,距离亨德利的七次世锦赛夺冠,只有一步之遥。
一个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的斯诺克球手可以在快要45岁的时候夺冠,一个35岁的程序员就活该退休?

大厂劝退35岁“高龄”员工,谁之过?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职业而言,35岁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与能力都到达最佳状态的时候,为什么这些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却倾向于把这些人抛下自己奔驰的列车呢?
我想,真实的原因大概与年龄无关,而跟这些企业对人的使用方式有关。
这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可以称之为”干电池模式”——员工于他们而言就像是即插即用的干电池,消耗完毕之后就迅速替换,让团队始终保持在电力充足的状态。
因为对于这些巨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基层员工就像是古代军队里冲锋的士兵一样,并不需要多大的创造力和自主能力,只需要按要求超额超强度地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只有那些拥有超强能力的员工会被提拔到需要自主和创造的位置,而余下的人,则等待着被后浪淘汰的命运。
一将功成万骨枯,企业成功的背后,正是这些员工的奉献与牺牲。
这样的模式是不是合理,我不敢断言,毕竟这些企业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如果作为个人,在35岁上有老下有小,本来应该是职业黄金期的时候忽然面临中年危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
对于如何避免中年危机,常常有人教导大家,一定要”终身学习”。当然,这些教导的后面通常是在卖学习课程。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终身学习”其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都开始固化,要重新接受新的系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相比而言,我倒觉得选择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至少是职业生命期比较长的职业,可能是个比较现实的选项。
正如奥沙利文可以在接近45岁的年纪再次登上斯诺克的巅峰,除了因为他过人的天赋之外,斯诺克这项运动的职业生命期比较长,也是个重要原因。
选对跑道,比努力奔跑更重要;选对自己的终身事业,才更容易躲过中年危机。

讲古这个职业,大概是为数不多可以一直做到老的职业之一。所以我这条跑道也算选得不错,起码不用担心35岁被”劝退”。
我的新专辑《李沛聪讲大清帝国》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欢迎大家捧场啊!
对了,大家还可以加我们小助手的微信:yueyuximalaya,加入官方交流群 ,一起聊天,加的时候记得标注”大清帝国”。
大厂劝退35岁“高龄”员工,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