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达善大街上的档口招牌把每一个过路的人照得五颜六色。

 

下了班的的士司机、骑着三轮车的农民工、无所事事的青年在逼仄的巷道里摩肩擦踵。在棠德路沐足店、KTV、以及附近“发廊”工作的女子化上了艳妆,走出家门。

 

这里是天河棠下村。

 

空气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那是混合了垃圾堆、积水、烤鸡、猪脚饭、水果等各种“存在”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劣质情歌、叫卖声、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交织在一起,撞击握手楼每一扇窗子,撞击你的耳膜。

 

整个棠下像一个装进了各种色彩、气味、各种声音巨大的盒子,

 

成千上万在广州追梦、或者糊口的人,以月租五六百,甚至更低的价格“寄生”在这个市中心旁模糊又“阴湿”的地带。

 

人与事,像一颗颗螺丝钉和齿轮,组成了棠下村的“暧昧”生活。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在广州众多城中村里,棠下的“名声”并不比石牌、冼村等小。这条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名字的由来充满田园诗意:甘棠树下开村,是为棠下。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建国之初的棠下,是广州郊区的农业补给站,承担着整个广州的蔬菜供应重任,就连毛主席也曾在1958年时到此视察过。

 

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那个“稻香鱼肥果蔬美”的棠下逐渐消失

 

1985年,棠下被划进了新成立的天河区。30多年沧海桑田,棠下见证了中山大道与科韵路相接驳、化学纤维厂转型成羊城创意园、网易总部大楼高调入驻广州信息港;也见证了BRT在亚运前夕修到了村子门口、骏景花园、棠德花园一前一后拔地而起,并随着金融城概念的提出房价节节升高……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中山大道-BRT棠下站

在四周的“挤压”下,这个古老的村落“缩成一团”。

 

跟很多城中村一样,棠下以一种近乎“野蛮”,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划出了一片立足之地——如握手楼、一线天,又比如猪脚饭、洗脚沐足……

 

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棠下,村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改造成了纪念馆。因为这段历史,棠下在网上甚至被“阴差阳错”地传为“3A景点”。

 

和许多城中村不一样,道路错综复杂的握手楼又被几条贯穿南北的商业街相对整齐地切割成若干区域,街道上一天到晚不缺人气。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这里“烂屋”与“豪宅”比邻,环境差的暗无天日,环境好的坐北向南,冬暖夏凉。一街之隔,天差地别。这里10元一份的自选快餐和2元起步的杂货大卖场随处可见。但人均破百的食肆同样不少。这里散发着恶臭的棠下涌的两侧,也能看见各种老建筑改造而成的“新三板”科创孵化器。

 

即便是作为一个城中村,它也显露出一种秩序感,一种虽然并不优雅但同样充满生机的商业气息。

 

似村非村,似城非城的棠下,与它所处的这个GDP破5000亿的现代化城区之间仿佛隔着一条无形的鸿沟,又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寄生”与共生

天河,这个广州最发达的城区对于打工者一直以来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的吸引力。而棠下,则是广漂族最重要的落脚地。

 

第一批来棠下落脚的,是来自湖南的出租车司机,随后就是从厦门过剩的出租车市场转战而来的河南人。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棠德南路-交接班中的河南的士司机在车上组队“吃鸡”

“每个月能赚四千多块,两年就回老家盖了楼。”说这句话时,老刘特地强调了“九十年代。”他清楚地记得,20年前第一次来到棠下时,“的士也就十几辆,几十个司机。”这个早就被本地人抛弃了的职业,却让勤奋的河南人们赚到了第一桶金。一个生动的例证就是——“别人还在用BB机,我们已经用上了大哥大。”一位的士司机如是说。

 

还有很多这样的风光故事,随着“的哥”们的返乡逐渐在河南的周口、驻马店、西昌一带流传起来。老乡带老乡,越来越多人开始南下广州,来到棠下。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不只是开的士,河南人几乎承包了村里的胡辣汤、烩面馆、电器修理、家具回收等行当。因为聚集了最多的河南人,棠下村又多了一个名字——“河南村”。

 

但这里的人口构成,远不只有河南籍的士司机那么简单。

对于初入社会、身无分文的年轻人而言,棠下的租金足够低廉。每个月500块钱就能换来一个10平方米的容身之地。不管是中大还是中大南方的毕业生,来了都能“居者有其屋。”

 

而在科韵路每天加班到凌晨的程序猿、又或是羊城创意园的小白领看来,十分钟步行就能到达的棠下村又能省去挤破头皮的上下班通勤,折算下来,每天可以多睡一两个钟。这宝贵的“懒觉”时间,就是一部都市青年版的《回家的诱惑》。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随着大量打工者的涌入,这个原本只居住着6千原住民的城中村,如今已“塞进”了近30万人。那些大大小小的出租屋也不断被重新分隔,名字也从过去的“蚁居”、“蜗居”,变得更为新潮——“鸽子笼”。

 

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这个4万平方米的拥挤村落里永远都显得“供不应求”。潮汕人在这里煮汤粉、山东人在这里卖黄焖鸡。各种各样的行当也不断孕生。

 

有点闲钱的本地“土豪”,从村委会里包下好几栋楼房,改造成了写字楼或公寓。不同口音的外地人争相应聘,成为了这巨大出租屋市场里的“二房东”。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村口“等待生意”的房东们

创业小老板则看中了这里的政策补贴,把公司挂牌进了臭水沟旁边的“新三板”孵化器,没过几个月又人去楼空。

 

即便身无长技,踩台三轮车停到村口,车头挂上“搬家拉货、通下水道”的塑料牌,在棠下也算是创业的一种。

 

游离在灰色地带的风尘女子,也能在村里的沐足店、KTV、小巷子里找到生存的空间……在棠下,想要活下去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寄生”在这里,也在这里共生。有的是为了追梦,有的只是为了糊口。

 

日与夜,周而复始

都说“想看城中村的真实原貌,要等到入夜之后。”但这样的“刻板印象”对棠下村来说显然不适用。

 

这里的真实,不分昼夜,所有见得光与见不得光的,都像BRT车站里那滚动播放的灯箱广告一样,在棠下村逼仄、阴湿、晦暗不明的街头巷尾里24小时被演绎着。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清晨七八点,达善大街就会被从“鸽子笼”里倾巢而出的白领、大学生、打工仔挤得水泄不通。大部分人径直走向中山大道,把自己“打包塞进”人头攒动的BRT。少部分人在占道经营的早餐档前短暂停留,扫码、付款、取餐,无需多问,价格早已铭记于心。

 

另一条主干道涌东路上,满载的便民车把人从村的这一头送向村的那一头。

 

送走了上班族后的棠下也并不冷清。“包租婆”们开始担着凳子与广告牌出现在村口、祠堂、凉亭下,边聊天边等待租客。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苦力工人们骑着三轮车在路口聚集。按照一位大叔的说法,“搬家也分淡旺季”——毕业季、节前节后是旺季,一天搬几趟就能收入一千几百。淡季则只能呆坐在路边,一个星期都开不了几次工。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到了午餐时分,村里的餐饮档口开始云雾缭绕,哪怕是一个遍地油污的苍蝇馆,也要排队等位。就算猪肉的价格再怎么猛涨,棠下的“猪脚饭们”依然保持着10元两肉一菜的低廉价格。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火锅店的小妹也走上了街头,在烈日下卖力吆喝。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即便是困顿的下午,肩负着业绩压力的“销售”们也不敢懈怠。西装革履的地产中介、跟“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教练们一起游走在村子里派传单。

 

生意兴隆的包租婆跟原住民们倒是惬意,一字排开在村口的石碑下晒太阳,或是在公园板凳上“小赌怡情”。直到看见自家孩子背着书包过来“认领”,才不紧不慢地起身回家。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白天热闹还未消停,棠下又随着夜色的渐暗迎来沸腾。

 

归来的上班族再一次把街道填满。已经发馊的自选快餐,在灯光的映衬下却比白天显得更诱人。

 

牌坊下的广场舞的神曲、过道里的大清货的叫卖、与维修档的劲爆DJ充斥着棠下的整个夜晚。麻辣烫、烧烤档肆无忌惮地把摊位摆上了道路。在汽车轰鸣、口音不清、以及醉意的影响下,下错单、上错餐、争执吵闹那是常有的事情。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直到凌晨时分,这样的狂欢才稍稍收敛。网吧通宵的待业青年、足浴店的风尘女子、眼神暧昧的嫖客各自散去,踩着臭水滩,穿过潮湿的夜,最后消失在昏暗的巷子尽头。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褪去了灯红酒绿的棠德南路,却被成千上万打着车头灯的出租车再一次照亮。拎着水管,戴着胶手套的妇女地从司机手中接过车辆,娴熟地清洗起车身上的泥水与尘污。

 

的士司机们也在收班之后松了松皮带,解开衬衣纽扣。老乡之间互相点根烟,坐在胡辣汤、烩面馆的小餐桌前聊起家常。或是抱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又或是为子女在广州的上学问题交流经验。

 

凌晨四点,天还未亮。烧烤档们收摊回家,留下满地的垃圾跟啤酒瓶。闹腾了十几个小时的棠下,迎来了难得的平静。

 

密密麻麻的“鸽子笼”里,还有少数灯在亮着。有人被突然造访的老鼠惊醒,也有男女在一夜激情,或闹分手。

 

吃完不知是宵夜还是早餐还是晚餐的的士司机们,在夜与昼的交替间结束了疲倦的一天,接替他们班同事乘上焕然一新的出租车,再一次驶向广州的各个角落。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再过不到三个小时,23台BRT将从棠下站经过,各色各样的人又将从村子里倾巢而出。

 

这当中不乏永远离开棠下的人,但总有新到来的人,在包租婆的指引,与搬货工人的帮助下“拎包入住”,把那些离开者留下的空缺重新填满。

 

一切人与事物都像是螺丝与齿轮一样,在大城市的生活的机器上,周而复始地运行着。

 

只是不管再渺小的螺丝与齿轮,也有自己的意志。

 

撰文、摄影 | JASON

© THE END

互动话题

你在城中村生活过吗?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识广,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棠下:似城非城,似村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