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闹市区竟有一个百年古书院足足被密封了近40年!位于中山四路秉政巷的“耸峦书室”在上个世纪“破四旧”时,大门匾额被人用水泥石灰层层遮盖,其后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近年的文物普查才被“碰巧”发掘出来。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

耸峦书室就在秉政街秉仁巷最里面。这是一片青砖瓦面的低矮小屋,入口大门向西,仍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趟栊门,两旁还有两个方正的石墩;大门上是一个青石横额,上面有阴刻繁体行楷“耸峦书室”四字,每字约40厘米高,右上首有“光绪十六年秋仲”七字,每字约10厘米高,左下首有“凌彭年”及“菁臣”印一方。相传秦末年间,当时番禺城南郊有位仁兄叫张戊,他辅助刘邦打天下有功。后来,刘邦做了皇帝,但张戊已死,就封其子张买为南宫侯。张买为人正直,经常纳谏,而且纳谏的方式还不乏生动活泼。由于这父子二人人品正、口碑好,乡里就建了一座祠庙以作表彰,命名为“秉政祠”,取“秉正不阿”之意。如今,秉政祠早已消失,但就留下“秉政街”一名。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

(刘邦)

说回这耸峦书室,从前的老人家都叫它做“刘家馆”。其创建于1890年,原本由刘氏家族所建,名为“书室”,实为一间祠堂。皆因乾隆年间,朝廷出于担心百姓同族聚集谋反的考虑,禁止建合族祠,于是人们“多易名为书院,为试馆”。而遇考试之年,耸峦书室又可发挥“会馆”的功能,供自省内各地刘姓的应试书生入住。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

现在,耸峦书室仅余的门匾,乃由一个有来头的人所题写。这人叫凌彭年,生于1859年,如今匾面左下角的印记“菁臣”,便是他的号。他是光绪年间广州府番禺县石井人,光绪丙戌科进士,做过翰林编修,以书法见称。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

凌彭年在广州或许不太多人闻说,但凌氏族人从前在广州,特别是石井却是出了名的有钱一族。在清朝的雍正年间,出了一宗惊天命案。当时凌氏子弟凌贵卿,看中表弟梁天来的祖屋地皮的风水,欲购作祖宗坟地。因收购不成,大动杀机,漏夜放火,烧死连梁妻腹中胎儿在内共八条人命,后更将一名目击事件的乞丐杀死,引出九命奇冤。凌贵兴收买了各级官吏,最后梁天来无奈上京告御状。雍正闻之震怒,多名高官被查办落马。事件影响之广,震惊一时。直到如今,石井的原居民还会常常提起这件事。而广府俗语当中,诸如“苦过窦娥冤,惨过梁天来”、“大石责死蟹”、“惨?惨得过七尸八命梁天来”等,就是因为这件事而生的了。而因此产生的广府艺术作品也很多,木鱼书有《梁天来告御状》,南音有《梁天来叹五更》,粤剧有《梁天来》等。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

从前这段血腥故事离我们已越来越远,凌彭年只在字墨间,耸峦书室也有匾无楼。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生代的广州人用行动守住这残存的门匾的故事,必定会比那些曾经的风雨和辉煌传得更久远。

粤岭讲故事||起底耸峦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