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猜谜,谜的魅力在于能够破解,如果绝对解不开的,就没意思了,也不会有人去关心它了。中国人对死的关注,在春秋战国时代,似乎是不太热心的,季路向孔子问事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一方面坚持“不语怪、力、乱、神”,但另一方面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说明孔子并不是不关心生死问题和永生问题,而是因为心存狐疑,自知解释不清,只好回避。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但古人对生死的思考,最终没有导向宗教,而是导向了求仙炼丹。秦始皇努力寻找不死药,就是为了逃避死后世界,说穿了是一种驼鸟心态。楚辞《招魂》,对死后世界的描绘,灰暗惨淡,灵魂跑遍东南西北,无一处可以安身,没有哪里比得上生前的奢华生活那样安逸快乐。所以嫦娥宁可永远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也不愿面对死后的世界。

       中国人很忌讳谈死,用各种婉词含糊过去,古人说“晏驾”、“登仙”、“驾鹤”、“羽化”、“示寂”,今人说“长眠”、“安息”、“走了”、“去了”、“不在了”,总之最好不要直接说出个“死”字。其实说“死了”与“走了”,也只是发音不同而已,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说“死”呢?弄到最后, 如果你和别人说某人“走了”,别人还真不知你是什么意思,以为你说那人死了。所以,现在连“走了”两字也蒙上不祥的色彩,不能随便乱说了。

       不幸的是,我还是会经常犯这毛病,脱口而出说“某某人已经走了”,然后见对方有困惑之色,马上醒悟过来,赶紧补充一句:“是回家去了。”以后也许要说“他活着走了”,才不会被人误会。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看《东周列国志》《水浒传》《隋唐演义》《七侠五义》这些书,觉得以前中国人并不忌讳死,江湖上很轻松地把砍头称为“改低几寸”。人们常说:“砍头只有碗大的疤。”“早死早投胎。”“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很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气魄。

       这真的是中国人的生死观吗?有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生死观大转折的时期。汉代的升天图,基本上都出现在墓葬中,也就是说,升天与死亡有密切关系。人们的第一选择,自然是求不死仙丹,长生不老,但眼看着还是一天天衰老了,昨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只好退而求其次,寄望死后可以升天。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这种升天,并非为了登入西方极乐世界,更多是为了延续人间的生活。

       由于佛教的传入,对生死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有涅槃,有六道轮回,有十八层地狱,有西方极乐世界。尤其是净土宗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深入念佛三昧,念一声佛,便有一道光明从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口出。人们可以由生直接进入永生,而不需要经过“死”这一关。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在经过所谓南朝旷达、东晋风流之后,唐代墓穴中出现大量世俗生活题材,如仪仗、狩猎、侍女、乐舞图等,表明唐代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完全是世俗化的生活场景,而不是佛教中的那种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为什么?莫非在中国人的理解中,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其实,大部分中国人信佛,对所谓的西方乐土和地狱,都不是太关心的,既不会太向往,也不会太恐惧,他们更注重的是求佛保佑自己和亲人今生的平安、富足、快乐,以及求来生的平安、富足、快乐。

       他们甚至不太在乎能否跳出轮回,细细一想,里面所寄托的心思,和《招魂》一样,千好万好,不如眼前的世俗生活好。相信来生,也是为了延续今生的生活,还是一种变相的求长生不老,于是烧香念佛成了变相的求仙炼丹。净土宗似乎很能把握到这种心理的需求,因此它所描绘的极乐世界,大抵都是饮宴与舞乐,醇酒妇人,杂耍表演,与人间的浮华生活,何其相似。

       实用主义足以消解宗教的意义,也许这是中国宗教一直不昌的原因之一吧?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赞赏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人生在世,死是头等大事?

长按二维码 识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