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从来没有哪个毕业季,曾像今年的这般令毕业生们身心折磨。

6月5日,华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公众号发表“致广大校友倡议书”,希望借校友之力,“助力新传学子开启职场第一道门”。同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5月25日,本科生就业率35.17%,签约率14.48%,研究生就业率48.53%。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倡议书发出之后,舆论哗然:都知道今年就业难,但没有想到有这么难。作为广东最好的大学之一,华工的就业率都这样惨不忍睹,那其他高校不是更惨?

也许是为了减少“负能量”的传播,倡议书发出次日即被删除。

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删除键。

对于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而言,疫情与经济下行叠加作用下的就业难问题,早就不是什么高校就业率能够遮得住的“家丑”了。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图 | 网络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腰斩”的985就业率

阿明便是华工新传学院众多待业应届生里的一员。向往北京文化氛围的他,过去几个月里把简历往北京的报社、媒体投了个遍,但最终只收到了几间影视小公司的笔试邀请。

同是华工新传学院的晓帆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考研失利的她从2月份开始便忙着春招,往广深两地的快消、互联网、游戏公司投了不少简历,但面试机会寥寥。

“我们班36个人,有14个直到今天工作都还没有着落,只能二战考研,出国留学,或是GAP一年再就业。”那14个没有着落的人里,晓帆便是其中之一。

据识广了解,华工新传学院共有应届本科生145人,按照14.48的签约率来算,大概只有20个人真正可以在毕业之后安枕无忧。

媒体行业的不景气是直接原因,本来日子就不好过的传统媒体今年日子更加难过,众多新媒体也一样因为广告收入锐减而生存困难。虽然学新闻专业并不一定从事新闻,但无论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工作,新闻专业相对其他专业也并无竞争优势。

特殊时期,就业难已经成了需要舆论引导的“敏感话题”,上述倡议书发出的第二天即被删除。

也许是认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就业状况代表不了华工,在倡议书删除之后,华工立马对外公布了一组新数据:

截至6月6日,2020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63.27%,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分别达63.10%、63.44%。

在华工之前,广东其他一些高校或学院也曾公布过就业数据。像是嘉应学院截至5月份的签约率仍不足20%,广东药科大学的护理学院6月份52.86%的就业率就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早前的3月份,广东工业大学甚至凭借30.9%的签约率“位列广东省属本科高校第一”。如此看来,总体“跨过及格线”的华工就业率不但不低,而且要比很多本地高校都要高出一截。

但这个数字仍让人唏嘘,毕竟华南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官网上每年公布的数据都很漂亮:去年的平均就业率就高达97.47%,100%就业的学院、专业更是数不胜数。

而随着讨论的持续发酵,即便是这个63.27%就业率,其真实性也引起了不少“注水”的质疑。那篇被匆匆删除的倡议书,就像是一封不小心道破了真相的“告密信”。

6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官微“侠客岛”当天的其中一条热门微博便是关于华工新传学院的倡议书,相关留言700多条,不少网友直指学校就业率“注水”,甚至表示倡议书里的惨淡数据与现实更加吻合。

虽然就业率注水早已是高校的常规操作,在往年,高校公布的超高就业率不过引来一两句吐槽。但在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遮都遮不住,连注水都显得“有心无力”。

“还没找到工作,天天被辅导员催着签三方。” 一名电子专业的华工学子告诉识广。

 

未转正就被“裁员”

作为名校的华工尚且如此,其他“双非”本科、大专,或是“末流211”等院校的毕业生们更是压力山大。

在华南师范大学读英语的阿媛至今未找到工作。事实上,早在春节之前,她曾在南沙找了一份外贸公司的翻译工作,原本打算节后便上岗试用。但因为疫情,还没来得及签三方的她就先经历了“裁员”。

阿媛的经历并非个例,她的同班同学里面超过一半在找工作时也处处碰壁。“读英语的本身就不好找活干,不是做老师,就是做补习老师。”前几天,一间南海的教育机构给阿媛发了offer,试用期月薪3000,包吃包住。阿媛觉得干这个没有前景,想也没想,拒绝了。“不想在不喜欢的工作上浪费太多时间。”

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今年的求职的应届生相比往年增加了56%,但针对应届生的岗位却下降了22%。

“大公司的岗位在秋招的时候就没了,现在只剩下边边角角的职位在补录。BOSS直聘、前程无忧投了上百份简历都没人打开,我怀疑很多公司根本没有在招人,只是借个平台位置卖广告。”阿媛说。

去年毕业季时,省教育厅出台新政:毕业两年内的都算应届生。错过了去年秋招机会的阿媛,下半年新学期时理论上仍可再战。但一些师兄师姐的经历却泼了她一头冷水。

“据说为了保障这一届的就业,一些企业都关闭了非2020届的校招渠道。下半年都是2021届的事情了,现在疫情还在持续,谁知道那时候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大学生涯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就业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阿媛,仿佛跌进了某个动弹不得的夹缝之中。

 

求职软件不如约会软件?

有人还在继续等待,更多人选择了“让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阿伟最近就通过百胜餐饮的“人才计划”,来到了广州一家KFC里面做管培生。说是管培生,但头三个月的“岗位学习”期却更像是任人使唤的杂工——白天搬货,晚上洗厕所,一天“学习”10小时,税后工资4000不到,家里人看不下去。阿伟却说:“有得做就要拜神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学校毕业,这形势还挑三挑四就等着饿死吧。” ——这与许多辅导员对应届生们的劝告不谋而合:“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  

来自广州大学地科院的阿益也抱着跟阿伟同样的心态,这个本来想着毕业去做城市规划的年轻人,最近穿上了正装,成了白鹅潭的一名地产中介。“扩招太厉害,这不是僧多粥少,是狼多肉少。不升学或者考公务员的话没多少发展机会。怪自己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在英国读市场营销的Ray回国应聘阿里华为不果,用遍各种求职软件,没有得到面试机会。有一天晚上,在约会软件Tinder上认识了个在一个留学机构工作的男生,帮助内推,才谋到一个职位。

从前,Ray认为求稳是一种不求上进的心态,她本来打算毕业之后留在英国闯荡一番,但疫情在海外爆发之后,她觉得安定最重要。

“不必去苛求那种生存方式,也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伟大。” 

 

等不来的补贴

据统计,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高达874万,具体到广州有33.55万。

就业形势异常艰巨,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广州政府动作频频。早从2月份复工伊始,就承诺要给应届生和录用应届生的中小微企业发补贴,并从3月份开始联合各大招聘平台开展为期121天的“不间断网络招聘会”,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还扩大了今年的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教师岗位甚至鼓励非师范生报名。

上个月底,广州搞了一场专场发布会,总结了过去几个月来的“稳就业保就业”战果——“形势总体趋于平稳。”

直到今天,由华工新传学院倡议书引发的关于就业率高低的讨论仍在继续,舆论场从微博一路延伸到了虎扑。

有人留言:“这个是假的(《倡议书》),p的图,没有相应的链接。”

有人跟帖:“不只是新传,旅游管理、公共管理这些学院都属于重灾区。”

其中有两句话在400多条讨论里面很显眼:“服装设计,就业率5%”“全班29个人,只有2个签约。”

6月过半。阿媛仍在苦苦海投,等一份教师以外的工作。宿舍尚未解封,跟朋友一起在城中村合租的她,每个月要分担600块钱房租。

政策曾多次宣传的补贴或许可以解决阿媛的经济压力。4月1日开放申请时,她看了一下关于“灵活就业补贴”的申领条件:“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每个字放在自己身上都符合。

但因为没有缴过社保,审核至今无法通过。

“工作都找不到,哪里来的社保呢?”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撰文 | JASON、Uma

编辑 | P.K

© THE END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互动话题

你觉得今年就业难吗?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
疫情下的广州高校就业率,连注水都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