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近发生的华为孟晚舟事件,很多人都急着发表意见,大部分自然是痛骂美国和加拿大,指两国以法治之名行要挟之实,枉称人权却对一弱女子粗暴对待,进而通过打击华为而实施其打击中国科技发展和贸易发展的意图;小部分则认为以美加两国司法的高度独立,没有掌握相当证据不可能随便动手,华为恐怕确实有不是之处。

对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发表意见。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完全没有了解情况的资格,又何来评判谁是谁非的本事?

况且,是与非,对于中国和美国,对于不同的个人,恐怕都有不同的观念。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孟晚舟事件具体的情况究竟如何,但从这个事件,我们却可以看出背后更大规模的冲突——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的冲突

虽然人类作为一个总体,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共通的感情,但对于善恶、是非的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则往往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例如某些地区对于女性的行为规范,在另一些地区的人看来野蛮而落后,但当地人却以为理所当然。

中华文明,与以英国、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正式打交道已经有接近两百年的历史。从那时起,两个文明就不断发生碰撞摩擦。西方文明一直试图把中国拽进它的文明轨道里,而中国的态度则非常复杂。

一开始,中国统治者对于西方文明的态度是极度抗拒的。这种抗拒几乎是出于本能的,但后来却证明这种本能反应其来有自,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西方所要求的贸易、开放、知识和宗教传播等等,在在都威胁着专制统治者的地位。

然而这种抗拒又是无力而无效的,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能力拒绝西方文明。无论是林则徐、僧格林沁还是义和团,都无法把外国人拒之门外。

继而双方在你情我不愿的情况下,开始了别扭的接触和沟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文明之间众多的差异。

历史学家雷颐先生讲过一个故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与清政府联手对付太平天国。洋枪队的首领戈登与淮军首领李鸿章之间,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

当时,洋枪队与淮军合作攻打太平天国,对方首领表示愿意献城投降,但要清军保证其性命安全。李鸿章答应下来,并由戈登作为担保人。

结果,在顺利受降之后,李鸿章还是以贼首反复难制的理由把几个投降的太平天国将领杀了。

戈登知道之后,大发雷霆,认为李鸿章这么做破坏了他这个担保人的信誉,于是拿起枪就跑到李鸿章的营帐,要找李鸿章决斗。李鸿章闻讯连忙躲了起来,戈登找来找去找不到,还专门写信给清政府投诉李鸿章背信弃义。

在清政府和李鸿章看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对付反复难制的叛军首领,自不必讲什么信用;而在戈登看来,A promise is a promise,信用不保,何以为人?

我并没有颂扬戈登而贬低李鸿章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人是观念的动物,不同的观念驱使人作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在一方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另一方看来也许就十恶不赦。

经过了近两百年与西方文明的接触、沟通和交流,中国在很多方面与西方世界都相当接近,但在思想的深处,在许多观念之上,双方却依然有巨大的鸿沟。

例如对技术换市场这件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感恐怕就大不一样。在中国人看来——包括我自己——我开放市场给你做生意,来中国赚我们中国人的钱,你是不是也应该给我点什么好处和甜头?你们掌握这么先进的技术,是不是应该先进带后进,教一下我们?我相信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里,这个想法是理所当然的,甚至都没怎么觉得这件事会让外国感到不愉快。

但在美国人欧洲人看来,这个做法叫做强制技术转移,是中国利用市场优势强迫他们转移核心技术的不道德行为。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很显然,双方看到同一件事,观感完全不同。

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也有点相类似。中国知识产权的观念建立的比较迟,我们很多人都是用着盗版的WindowsOffice长大的。当时的软件价格非常昂贵,一张盗版光碟里的软件,往往市场价格就是几万块,对于九十年代的穷学生来说,当然觉得中国现在还很落后嘛,等我们有钱了再买正版吧。

但对于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来说,恐怕就不是这么个感受了。当然,他们后来也还是想到了赚中国人钱的办法,不过那是后话了。

冲突的背后是不同的观念,而在不同观念的背后,则是不同文明在世界的话语权争夺。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一直都是有西方文明领导的,现在的整个世界秩序和格局,也主要是有西方文明所构建的。所以很多的规则都是按西方文明的观念去建立的。

现在中国逐渐强大,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自然会更多地希望按自己的观念去行事。姑且不论这些行事方式合理与否,但这样的行事方式,西方文明从整体而言显然是不认同的,而中国也不愿意像日本一样,脱亚入欧,成为一个类西方文明。毕竟我们再怎么像西方,对于西方而言还是他者,依然格格不入——这不仅仅是中国遭遇的问题,也是众多曾经向西方文明靠拢而不成的国家的问题,土耳其、伊朗、俄罗斯都曾遭遇过。

对于这种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身处第一线的华为显然理解得比吃瓜群众更深刻,从它的几次对外表态,都能看出其冷静、理性与清醒。

两个文明的碰撞与摩擦,最后能否得到较好的解决,达到共赢的结果,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会不断考验各方的智慧,考验人类有没有从过往的错误和悲剧中吸取教训。

而作为吃瓜群众,我觉得还是理性平和一些为好,没必要动不动抵制这个、抗议那个。文明之间最终的胜负强弱,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军事,还取决于理念和价值观。哪一方的价值观更趋向于文明,哪一方的价值观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哪一方的价值观更贴近人性,更能被更广大的人类所接受,可能是比当年坚船利炮更有力的武器。

而动不动就抵制,显然不会是更吸引人的价值观。


 

关于“文明的冲突”,我最近在喜马拉雅推出的《粤语听书:8本书颠覆你的历史观》节目里,就有解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关于文明冲突的畅销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识别下图二维码收听。

 

孟晚舟事件背后是文明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