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位的微信群里可能都在疯转一条视频:一位主播在陈述时疑似讲了句粗口”好閪紧张。“

当我们再次看回原片求证,发现主播应该是想讲“好鬼紧张”。一讲快了,或者讲歪了就容易让人误会。而且当初发酵的视频,是隔着屏幕录音,声音不够清楚造成误会也很正常。

无独有偶,类似的粤语口误还是不少的:

把“撩”讲快;

把“交”讲错了;

▲视频来源搜狐

把“拉哈“讲乱了;

为什么口误率这么高?和粤语发音和语法规则又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决定严肃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01

为何容易出现尴尬口误?

一般来说,粤语常用的粗口有5大字: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来源:从人类学观点探讨香港广东话粗口

粤语中和这5个字相同发音的字有很多,而且这些字本身不是生僻的发音,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所以很容易就造成误会。

更不要说韵母相同,声母相似的相近字……那真是成百上千的字词在等着你的舌头跳进这个陷阱里。

生活中很多普通话直译的歌曲、普通话写作的广告语,因为发音相似而成为了广东人民的笑料

例如,海底捞的生日祝福曲“对所有的烦恼说Bye~Bye,对所有的快乐说Hi~ Hi”,在粤语语境里就会听成骂人的”傻閪閪“;

电影《春娇救志明》里的歌曲,“余春娇打救张志明,打救咗佢整个生命”的“打救”,在粤语里是“打鸠”的意思。

还有APP广告语,都是因为发音相近而造成的曲解。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图源水印

除了发音相近,粤语粗口的语法结构也助长了这种口误事件的发生。

一般而言,粗口多用作语气助词,填补句子中的空隙,也可做表示程度,或者和“鬼”字互换位置出现。放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前都可以,单独出现、出现在句首等等都有可能。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图源网络

正因为粗口与普通词汇不同,不受既成的文法限制,几乎可以随意穿插在词语和单字之间哪怕一个词因为说错音拆分了,你也觉得合理。

而这种特性也让认知科学家发现:粗口不是由大脑中的语言控制区域限制的。

一般来说,脑部的语言区域受损,会造成两种不同失语症:

1.“Broca’s失语症”,即“语言运动区”(Broca 区域)受损。这个区域控制协助说话的肌肉,一旦受损就会导致无法流利说话、发音不清。但语言内容是正常的。

2.“Wernicke’s失语症”,即“语言感觉区”(Wernicke 区域)受损。这个区域负责诠释语言、理解文法规则以及储存相关记忆,受损的后果则是让人无法组织句子、表达时词不达意。但不会影响人的发音和说话流畅度。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1843年,认知科学家 Benjamin Bergen发现失语症的病人,无论是哪种,都能够讲粗口,且是不由自主、不停重复。

他认为粗口是一种自发语言(automatic speech),经由语言表现,但不受语言系统控制——粗口由管理情绪的神经路径(neural pathway)控制。

当一位病人控制情绪和自主运动的“基底核”受伤,他就无法讲粗口。

更有一种极端病症,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病人会疯狂爆粗,伴随身体不受控制不停抽搐。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图源网络

所以有时候粗口的突然出现,可能是不受理性控制的,是人无意识发出的。

02

粗口到底可不可以讲?

粗口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低级下流“之物,常讲粗口的人也被称为”粗口烂舌“。这和粗口的组成很有关系。

无论是粤语、普通话还是英文的粗口,都和本民族、本文化体系里最为禁忌的内容相关,比如西方的宗教、我们则是家族。

所以讲粗口的本质是咒骂、不敬、打破禁忌、发泄负面情绪以及用作加强语气。

古人认为在无能为力时诅咒(咒骂)会很有用,因此寄托粗口来诅咒他人,达到宣泄心中的愤恨。

而到了现代,英国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史提芬斯博士(Richard Stevens)做了个试验,发现测试者利用粗口发泄时,可以减轻疼痛,有止痛抗压的效果

同时,粗口也不仅仅表达辱骂的负面内涵,也有用作亲昵语义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拉近朋友间的关系。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才可能用粗口打招呼。就像好朋友见面时:“丢,好耐冇见喔!”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用于表达类似含义的表情包,图源网络

若讨论到粗口可不可以讲时,个人认为最重要使用时的场合、对象和程度。

在严肃典雅的正式场合,甚至有小孩老人的地方,爆粗不能表示你的幽默,只能表示你的“不识时”;而当对方与你关系并不亲近、或者对方本就不喜欢,你还硬要讲,那就是不尊重对方。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所以粗口可以讲,但不能滥用。

这就像止痛药、抗生素,用多了就失效反而起反作用。许多语言学家也不赞成滥用粗口,这会助长语言的贫乏,造成语言污染。

粗口更多是一种“粗糙”的语言内容,一个字涵盖多个意思,方便的同时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由于这种特性,习惯讲粗口会令人变得懒惰,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无法贴切地使用语言表达精准的思想和情感”。

就像表达程度时,“漂亮”可以用“风情万种”、“袅袅婷婷”、“燕妒莺惭”、“沉鱼落雁”、“仪态万方”、“我见犹怜”等等。但你习惯了“好X好睇”之后,以上的词语就被弃之脑后了。

03

粗口争议不止,生存不息

正因为粗口是一种具有争议的语言内容,大众为了平衡“想用来表达自己情感,但无法公开讲”的矛盾,创造了许多“委婉词”,利用中英文谐音借词、改变歇后语的联想词等等。

例如,平时常听到的:

士多啤梨苹果橙、香蕉你个Bannana,即诅咒死全家

多嚿鱼,即”多鸠余”

大柠乐,即“大撚镬“

小喇叭,即“屌那妈”

粉肠,即“撚样”

硬胶、硬胶胶,即“憨鸠”

荷兰皇帝,即“”(Holland king)

Delay no more,即“屌你老母”

……

还有很多新式的、由新一代年轻人创作出来的“委婉词”,在网络世界上以各种形式呈现。

广东靓女主播公然在电视节目爆粗?你确定没听错?

▲90/00后最爱用的表情包图源水印

所以粗口、脏话会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亡?答案是不会,而且难以从一种语言中完全根除。

即使是严肃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是登上大雅之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蛙》、《丰臀肥乳》都含有不少的脏话。有些词语甚至蜕变成一种潮流、某种文化的代表。

虽然它被忽视,但毕竟是语言文化中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是人类在宣泄情感时语言上的表现形式,无论如何都会一直存在。

最后,本文完全没有鼓励讲粗口、想要教坏小孩亦没有强迫各位非要讲或者非要不讲的意思,仅作学术探讨(求生欲极强,保命)

参考文献:

【1】从人类学观点探讨香港广东话粗口 . 袁立宜

【2】粤语脏话 . 维基百科

【3】点解讲粗口?浅论这个城市的粗口 . 林兆荣

【4】粗口的起源 . 恭鹰湘

【5】广东话粗口研究

各位自己人,

你们觉得粗口该不该存在?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