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走到了第30日,也意味着2018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的时间。
就在此时,有一位本土的报刊成员宣布它要“暂别舞台”的消息,不能和读者一起走完2018年: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此刻,微博上的网民正在庆祝新浪的20岁生日,《羊城地铁报》的休刊消息与之对比,落寞的感觉又加重了三分。
▲《羊城地铁报》创刊号
图片来自@劳毅波广州大波波
其实不只《羊城地铁报》,近几年来,只要一说起有报刊杂志等纸媒休刊停办,人们已经不太惊讶,因为大家都对它们离去的原因心知肚明:看报纸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了。
每天去酒楼过「日辰」的老一辈人口愈来愈少,新一辈却是电子世代,不再看实体报纸,或只看免费报纸。
这是香港媒体对报纸“近况”的描述,也是目前我们面对的现状。
▲图片来自人民网
支撑纸媒生存的读者正不断减少,它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人们在担心纸媒未来的同时,会否想起那一个个与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报刊亭呢?
现在我们走在广州街头上,偶尔还能碰见一两个报刊亭,不过以前报刊亭前的热闹景象,已是少之又少。
以前晚饭后路过报刊亭想买份报纸,老板还会笑笑口说:“你好彩啦,最后一份”。
现在许多档主下午三点就早早关门休息,甚至一整天都闭门不开,想找到开着的报刊亭要看你的运气。
不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多少报刊亭悄然倒闭了?
(我们找了找附近的报刊亭
几乎都吃了闭门羹)
后来,为了维持生计,报刊亭的“业务”已经扩大了范围:
吸引路过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和贴纸、冰凉的糖水饮料、打折的电影票、电话和游戏的充值卡、补习机构和租房的广告……
它就像马路边的微型“士多”,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图片来自羊城晚报
它售卖的商品越来越多,品种数量盖过报纸杂志,甚至会将报纸杂志放到一边,把档口的C位让给玩具、食物和饮料。
经营重心转向“副业”的报刊亭,还应该叫做报刊亭吗?
▲图片来自羊城晚报
02
其实报刊亭也拥有过属于它的辉煌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刊亭开始普遍出现。后来,紧跟着纸媒飞速发展的步伐,报刊亭也在广州扩展着它的版图。
▲图片来自雪花新闻
那时候,单单在中山五路、中山六路上就有17个报刊亭;中山八路上的报刊亭每隔50米左右就能找到一个,甚至只是一路之隔的距离就有两个报刊亭。
这段时间内,报刊亭之间有激烈的竞争,却也是最能体现出报刊亭的作用和价值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那时候对于人们来说,报刊亭就像一个微型天堂。
为了杂志封面和海报上的偶像,爱追星的学生一放学就到报刊亭翻找杂志;老师布置的赏析作业要到报刊亭买《读者》和《青年文摘》才能完成,顺带就迷上了《故事会》的各样故事;不少漫画爱好者的收藏都是在报刊亭淘的宝物……
不少广州老友记,小时候不多的零花钱,几乎一大半都贡献给了它。
▲图片来自网络
报刊亭是继榕树头之后第二大“打牙骹”专用场所。
就连只是想买份当日的报纸回家看的街坊,都要和档主聊上几句打发时间,“吹水”吹到“够皮”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当时的它也算得上是人们的必需品,让人们找到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途径,是一个充满书香气和人情味的小空间。
03
报刊亭与我们留下了不少生活片段,每一幕都能重现,但是在不知不觉间,这些报刊亭却一个接一个地消失。
网上庞大的资源库、便利店参与卖报竞争,都在加速报刊亭的消亡速度。
▲图片来源见水印
从辉煌走到衰落,报刊亭承受着许多的打击和压力。
它的萧条,折射出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巨大冲击。
现在我们想要搜集资料或了解资讯,在电脑、手机上输入好关键词就能获得大量信息;新媒体的崛起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人们的新闻需求基本能通过网上资源得以满足。
现在越来越少人会捧着一本书、一叠报纸静下心来阅读,更多的人宁愿盯着电子屏幕,用滑动代替翻页。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以报纸杂志为本的报刊亭已经失去了最大的优势。没了优势,会去报刊亭买东西的顾客就会减少。
现在多数是附近的退休老人或街坊习惯了前来帮衬,或是游客想问路时顺便买上一两样东西。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档主丰富售卖的商品种类的选择,即使这是明令禁止的行为:
广州报刊亭的营业执照从来不包括饮料、食品的销售。
▲图片来源见水印
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多家报刊亭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而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550元/月。
曾经接受过羊城晚报采访的档主表示:
“每天能卖出50至100份报纸,卖100份报纸才够买一个盒饭,而卖一瓶饮料的利润相当于卖六七份报纸。夏天卖饮料的收入能占到报刊亭总收入的50%以上。”
▲现在新型的报刊亭仍会售卖饮料
报刊亭不高的收入,是依靠报纸杂志以外的附属产品利润来支撑。
失去经营热情的档主,如何撑起报刊亭的经营?
04
曾经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广州各个角落的报刊亭,如今它的数量正逐年减少。这个颓势,不是只存在于广州,每个城市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不过,报刊亭也并非坐以待毙,它尝试通过改革去挽救自己的颓势。
从传统的报刊亭摆卖,到有人值守的智能型报刊亭,再到现在的与朗读亭相结合的报刊亭,它不再只有售卖商品这单一的功能,而是不断增值自己,与时代洪流抗衡。
▲智能化发展的报刊亭
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与报刊亭“搭档”的朗读亭
图片来自中国文明网
这座城市,正在努力挽留消失中的报刊亭,也是在为我们每个人留存一份街头的回忆。
这一年还没有结束,却已经有许多人和事与我们道别。面对离开的人和倒闭的店,我们在2018年学会的,会不会是与他们/它们说再见?
▲图片来自金羊网
这个汰弱留强的年代,我们这一代到底还有多少文化和回忆可以失去?
各位自己友
你上一次读纸质读物是什么时候?
你身边的报刊亭还在营业吗?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