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教融合夯实根基 让体育强国落地生花

2025年7月12日—13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奥运冠军郭晶晶,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等单位代表来到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和贵阳市展开调研,对贵州基层体校发展、基层教练培养体系建设、基层运动员的生活和学习等情况进行重点了解,并与当地展开座谈。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霍启刚表示,本次代表父亲霍震霆先生、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主席霍震寰先生前来调研,并转达来自他们的问候以及对本次调研情况的关注。通过连续两日的深入调研,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联合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强基计划”呼之欲出。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一、基层体育现状:瑕瑜互见,亟待突破

在黔南州联合体校三都跳水基地,五六岁的小运动员们整齐列队,伸直手臂,郭晶晶为孩子们一一调整手型,温和地进行指导。这是调研组的首个调研点,在训运动员有16名,年龄为5岁—6岁。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训练场馆不大,用于训练起跳动作的蹦床占据几乎一半的空间,几名小运动员在教练李胜东的指导下,依序走上蹦床进行练习。李胜东是游泳运动员出身,目前是该跳水基地唯一的教练。基层教练匹配存在滞后问题,这一现象并非仅存在于跳水项目中。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2024年在三都县体操训练馆挂牌成立的体操项目训练点、联合体校分校(黔南体操运动队),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基本满足业余训练所需,现有在训运动员22人,在编教练员4人,外聘体操专业教练员1人,其中有教练也是舞蹈老师出身。

调研团队实地察看了基地的训练设施、观摩了青少年跳水队员的日常训练。随后与贵州省当地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会上三都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比如专业教练人才短缺,设施不够完善等,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维勇谈及帮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他表示,基层体育帮扶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基金会的帮扶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要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培养本土教练、搭建上升通道,让基层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从数量上来看,贵州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数量稀缺等,都是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座谈会上,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雷对贵州山地体育发展的优势、人才情况和体旅融合发展思路等展开全面介绍,为调研组一行呈现更为立体的贵州体育发展全貌。他希望能从拉长教练培养周期、提升基层教练待遇支持、建立基层教练保障机制以及支持足球青训等方面获得支持和提升。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宏也在座谈会中对贵阳市“交流、合作、共进”的发展特色作了进一步介绍,表示希望能加大港澳与贵阳青少年间的交流,依托体育赛事、体育装备制造产生进一步合作,并在“文商教体旅”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推动深度融合。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二、筑牢强国底座:基层人才支撑塔基工程

国务院颁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将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纳入重大建设工程之一,要求完善各类教练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如果想要体育事业达到更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从根基做起,从一级一级的培训工作做起,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更多分层次的培养系统,做好教练员队伍的课程设计和扩展评价等体制创新,从而最终给中国体育培养出真正懂经验、懂科学、懂国际的基层主力军。

此次霍启刚与郭晶晶代表澳门霍英东基金会来到贵州调研,就是为了解体育基层情况。郭晶晶表示,竞技体育的基础对于运动员水平稳定性非常重要,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让更有实战经验的退役运动员有机会回到基层筛选好苗子,输送到省队,国家队。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霍启刚也表示,孩子们对专业体育训练展现出的高度热情让他深受鼓舞。他认为,基层体育的核心在于激发青少年的内在动力,而体育与经济的结合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通过体育不仅能够激活青年消费、推动装备制造产业,也有助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此次调研是一个起点,未来将会积极推动“强基计划”落地,通过集中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助力基层教练员提升专业能力,为中国体育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

三、传承英东精神:从爱国情怀到人才根基

谈及霍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鼎力支持,可谓一脉相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霍英东便开始充当“中国体育大使”,联动各方资源,致力于让中国体育重回国际舞台。“霍英东体育基金”也曾激励了中国无数的奥运选手。2002年6月霍英东创立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以非营利为宗旨,致力于推动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内地的教育、医疗、体育和文化事业发展,也推动建设了英东游泳馆、水立方等现代化体育设施。而霍震霆先生继承父志,始终坚持与国家战略同步的体育事业轨迹,在2001年北京申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作为香港奥委会主席,他联络超30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促成多轮关键对话;并组织香港代表团在莫斯科申奥现场独创”中英粤三语应援方案”展现国家凝聚力;申奥成功后也持续推动港澳与内地体育交流合作;如今,第三代接棒人霍启刚将目光聚焦体育人才梯队建设,担任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联合院长,提倡粤港澳共建“体育湾区”,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协同优势,推动大湾区体育资源互联互通,引入国际先进训练理念与方式,为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打造与时俱进的系统化、科学化体育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从霍英东到霍震霆,再到霍启刚,从当年的爱国情怀,到如今的体育人才梯队建设,霍家三代人将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崇高的体育精神深深刻入家族血脉,生动诠释了体育报国、永续传承的家国精神。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 赴贵州基层体育教练员情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