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蜜雪冰城、杨国福麻辣烫会在香港水土不服吗?
最近,香港掀起食肆结业潮。据食环署牌照资料,今年1-3月期间,香港食肆牌照数量罕有地减少,其中不乏本地老店。社交平台更出现一个名为“全港店铺执笠结业消息关注组”的群组,香港网民在此通报各区店铺结业的消息。
▲港媒根据食环署资料,估算餐饮牌照取消及新批出的数据
不过在此情况下,内地餐厅品牌却纷纷“组团”进军香港。根据内地赢商网的统计,去年至少有17个内地餐饮品牌首次进入香港市场,包括西塔老太太烤肉、太二酸菜鱼、探鱼、杨国福等品牌。而今年,鲍师傅、木屋烧烤等内地品牌也加入了行列。
那么这些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又“混”得怎么样呢?
01
内地餐饮品牌拓港史
内地餐饮品牌南下香港其实早有先例可循,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
开放港澳自由行之后,有内地餐饮品牌就发现商机。内蒙火锅品牌“小肥羊”就是拓港先锋,2004年率先在铜锣湾开设首间分店,2008年成为首个在港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
▲图源网络
直到疫情前,香港都一直处于的“食”业上升期,内地餐饮品牌也陆续试水。
2017年,麻辣小吃“绝味”进入香港,短短几年间,分店就已开始多达40间,销售超过27种产品。同年,“海底捞”也加入香港市场。
“喜茶”“奈雪的茶”也分别在2018年与2019年,先后开启香港之旅。
▲绝味遍布全港
而疫情防控后,香港商铺租金下跌,不少企业来“捡漏”,掀起了内地品牌餐饮拓港的小浪潮。
例如和府捞面仅用30万月租就在旺区铜锣湾租了1500呎的店铺,租金下跌近七成。
▲图源网络
2023年,至少17个内地餐饮品牌来港开设首家门店。
其中“饮”就占了一半,又以柠檬茶品牌为主,共有5个——柠濛濛、茶救星球、啊一柠檬茶、林香柠、LINLEE·林里,还有河南奶茶品牌“蜜雪冰城”。
在“食”方面,猫抓烤肉、探鱼、呷哺呷哺、太二酸菜鱼、杨国福麻辣烫也在开设首店。
▲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品牌来自广东,或是已经在广东市场形成规模,如茶救星球、柠濛濛、农耕记湖南土菜、茶理宜世、探鱼广东门店占比均超80%。看来粤港食客存在一定的默契,这让企业对拓港的底气更足。
▲图源网络
时间来到2024年,更多的内地餐饮品牌摩拳擦掌。比如鲍师傅、木屋烧烤、霸王茶姬、张亮麻辣烫、费大厨都正在积极筹划,准备进入香港市场。
02
餐饮南下之风为何刮起?
随着北上消费兴起,香港人对内地饮食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内地品牌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升,还未南下就已经积累一批香港擁躉,在消费者心里已有一定的“份量”。
在从深圳去香港的地铁上,常常能看到鲍师傅和奶茶品牌的身影,便是例证。
▲图源网络
另外,性价比和新鲜感也是内地品牌的一大利器。
香港的租金及人工成本都要比内地高,因此餐品价格相比起内地亦会高涨许多,不过部分品牌的定价在香港仍有优势。
例如靠低价俘获消费者的蜜雪冰城,在香港采用了同样的战略。雪糕5港币,柠檬水9港币,珍珠奶茶16港币,虽然蜜雪冰城在香港的售价,比起内地整体要贵了近一倍,但仍然远远低于香港奶茶均价。
蜜雪冰城在香港旺角地铁站的首家门店,开业当天人头攒动,最高峰时排队人数多达60人。
▲图源网络
还有“三津汤包”品牌,肉包、菜包均价为5元港币一个,开业后吸引不少港人大排长龙,其中还不乏公公婆婆的身影。
▲图源网络
除了价格的考虑,或许是出于猎奇心理,不少内地餐饮品牌进驻香港的初期,都迎来了香港人的热烈追捧。
比如“西塔老太太”在香港的定价高于内地,比如蜜汁猪排內地售价48元人民币,在港售价98港元。不过,有市民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可以接受,毕竟去一趟深圳也要花时间花钱。”
去年9月,杨国福在香港开了首家分店,价格是19.8港元/100克,成人要想吃饱可能得花上百港元。即便如此,在开业首日,还是有一群人排队等着尝鲜。
▲图源网络
长久以来,香港流行的餐饮主要以日、韩、东南亚菜及西餐为主,川菜、火锅、新式茶饮等新口味同样有着不小的竞争力。比如香港消费者开始喜爱和接受川系等麻辣口味的菜系,Facebook火锅关注组的成员甚至高达10万。
最后,对于内地品牌来说,开拓香港市场,对提高国际化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帮助。
在内地做到风生水起后,消费市场可能趋向饱和,各大品牌会有拓展海外业务的需求,而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会香港自然成为试水地,以香港市场作为海外市场的跳板。
03
内地餐饮在港同样争崩头?
不过,内地餐饮品牌将门店开到香港只是第一步,后续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
香港餐饮消费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比如去年进军香港的“德克士”一年内就迅速转手,就是争不过登陆香港市场时间更长、更受食客信赖的品牌麦当劳、KFC。
▲图源网络
在长期经营上,品牌能否做好价格控制,如何保持新鲜感也是不小的难题。
蜜雪冰城等品牌以低价打开局面,但香港的物价成本带来的压力不小,低价能否维持呢?比如Manner咖啡在香港初开首店时,美式只要20港元,后来悄悄升价为30港元。
还有对于本身知名度较高的网红品牌来说,新鲜感过去了该怎么办?
▲图源网络
有的品牌选择迎合香港本地口味,例如海底捞在香港就增加了港式花胶鸡汤底等菜品;有的品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薪酬与激励制度,比如太二酸菜鱼的新店长毋须出资即可得20%分红……
还有网友笑称,越来越多内地品牌进入香港,香港会不会越来越像深圳?
各位自己友,
你看好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的发展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明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前港式茶餐厅组团北上,如今内地网红餐饮南下香港?》https://www.gznf.net/headlines/124255.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