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祠、仁威庙是广州市荔湾区泮塘村两个历史悠久的著名景点,上了年纪的当地街坊都知道,这两处都曾被用作小学校舍(媒体也多有报道,不赘),即街坊们口中的“梁家祠小学”、"仁威庙小学",我儿时常住荔枝湾,也经常听大人们提及这两个校名,那么,它们的全称是什么?下面展示的两张旧时的小学毕业证(以下分别简称"A证"、"B证"),也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A证显示,发证学校名称有两个:一个是文字横排的"广州市西区梁家祠家街小学",其中"家”和"街"均使用了上世纪50年代我国推广使用的简化字;一个是圆形公章所示"广州市西区逢源路梁家祠街小学",其中"源"和"街"也是使用了简化字。众所周知,公章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印章,加之现在梁家祠的门牌号码为"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因此或可认定,A证的签发学校为广州市西区逢源路梁家祠街小学,也就是街坊们口中的"梁家祠小学",省去"街"纯为表述简便,正如广州市海珠区的"后乐园街小学"常被简称为"后乐园小学"、"宝玉直街小学"常被简称为"宝玉直小学"。至于西区和荔湾区的关系,则涉及到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历史,网上相关资料显示:

1950 年6月,西禅区与长寿区合并称为长寿区,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为荔湾区,南岸区改名西村区;1952年9月,长寿区、荔湾区及西村区的西村、泮塘、彩虹、西增、小梅街和南源街(西村区其余部分并入郊区)合并成立西区;1960年8月,西区改名荔湾区。

各位看官请注意,A证的签发日期为1960年7月19日,正好是"西区"改名为"荔湾区"前夕呢。

顺便说说与梁家祠小学有关的两件旧事一一

一、广州市著名画家陈永康曾于1950年入读该校(详情不赘)。

二、有本地媒体报道说,"解放后,梁家祠改成了‘向阳一路小学’",我认为这不符合史实,因为那是文革时期的事而且校名有误,理由是:

1. 本公众号主叶老师所撰《广州破四旧狂潮(上)》一文写得很清楚,"(1966年)9月18日又进行了第二批改路名,包括:⋯⋯三、向阳路(原龙津西、中、东路,惠福西、东路)。分为五段,原龙津西路为一路;原龙津中路为二路;原龙津东路为三路;原惠福西路为四路;原惠福东路为五路";

2.文革时期广州某部门编印的资料显示(见下图),位于逢源路梁家祠道的龙津西小学已改名为"向阳二小",而位于向阳二路128号的龙津中小学已改名为"向阳一小",因此可以推断,文革前梁家祠街小学曾更名为‘龙津西小学",文革时再改名为"向阳二小"而非"向阳一小"。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总而言之,笔者估计文革时该校全称为"广州市荔湾区向阳路第二小学",而非"广州市荔湾区向阳一路小学"。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B证的签发日期为1962年7月10日,证上显示的学校名称情况与A证相同,校名也是有两个:一个是"广州市荔湾区仁威庙前街小学",一个是圆形公章所示"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小学"。如前文所述,公章应该更加可信,加之仁威庙现址为"广州市荔湾区泮塘路仁威庙前街22号",因此B证的签发学校应为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仁威庙前街小学,该校正是街坊们为表述方便所称的"仁威庙小学"。

与仁威庙小学有关的几件旧事,也值得记录下来:

一、香港著名演员、人称"扮嘢天王"的卢海鹏,出生于广州荔湾区逢源北街,儿时就读于仁威庙小学。

二、据本地媒体报道,上世纪20年代,仁威庙改为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该处曾先后成为工农业余学校、西村(疑应为"西区",笔者注)第一中心小学、泮塘小学。该报道遗漏了文革时泮塘小学的改名情况,如下图所示,当时泮塘小学已改名为"红少年小学"。

三、儿时我经常听到街坊讲"佢(你)係‘仁威庙小学’嘅(学生)",呢句话嘅意思係话某人"烂仔出身"、"牛王头",它听起来确实有点搞笑,不过本人对仁威庙小学及其学生绝无不敬之意,只是作忠实记录而已。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如今,学校不存,祠庙犹在,广州街坊尤其是曾在那里就读的看官,有时间你们会去逛一逛、看一看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

从旧时泮塘两张小学毕业证说起 || 荔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