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书院位于广州起义路,是广东省各地黄氏族人集资在省城兴建的大宗祠,初名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占地约1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口在马鞍街,两侧为临街铺面。宗祠门额书“黄氏大宗祠”。由西向东进入宗祠,南侧为南厅,北侧为北厅。穿过天井,南面为大祠堂照壁,与梁家祠(青云书院)相邻。

       宗祠主要建筑为大祠堂,面积约1600平方米,为三进式建筑。头进是大门,悬“孝子文彊公祠”横匾(又称黄香公祠、汉尚书令黄公祠)。黄香是东汉人,“二十四孝”故事的人物之一,《后汉书》有其传;二进是集会议事的“萃涣堂”;三进正中供奉香公和妣李氏神位,悬“大孝着存”横匾。两旁分昭位和穆位,供奉广东南海、番禺、顺德、香山(中山)、新会、新宁(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罗定、高要、三水、清远、英德、花县、增城、东莞、新安(宝安)、龙门、龙川、河源等21个县、144房(村)的祀主203位。大祠堂西面为西厅;东面为二帝阁、义学等房屋。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雍正十三年(1736),朝廷下令严禁民间聚众结盟,凡寺、观、神、祠,俱禁止兴建。乾隆三十七年(1772),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黄氏大宗祠不得不改为“千顷书院”。大祠堂为千顷书院正座。千顷之名,源于对东汉贤士黄宪的称颂。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千顷书院黄香公祠序》载:黄香公祠“配以汉征君宪公,字叔度,史载其行谊,称为汪汪若千顷之陂者也,而千顷书院以名焉”。

       清同治十年(1871),增建了文武厅,修改了附屋。清光绪二十三至二十七年(1897—1901),大祠堂因崩塌毁坏严重,筹资重建。大祠堂东面建筑改建为千顷书院内街;将南厅改成一条巷(毓桂巷)。重建后的大祠堂供奉的各房祀主增至502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千顷书院改为千顷小学堂;1915年易名千顷学校,后发展为千顷中学。1953年10月,千顷中学和新民中学合并,改名为广州市第十四中学,在千顷书院原址办学。1984年,千顷书院原址成为广州教育学院院址。2000年,广州教育学院并入新组建的广州大学,千顷书院原址成为广州大学起义路校区。2006年,广州大学起义路校区并入桂花岗校区,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迁入千顷书院原址。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1985年,千顷书院大祠堂被拆除,残存建筑仅余南端天井前的照壁,东西向,长24米,高约6米,上部有绿色琉璃瓦剪边、灰塑博古脊及图案,以及大祠堂西廊的一些墙基、两根花岗岩方石柱和三个拱门。

       青云书院位于惠福东路389号,北面与千顷书院相邻,原称梁氏先贤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是广肇两府梁氏合族祠堂,供奉孔子弟子梁鳣、春秋时梁国君主梁康伯以及赞助兴建祠堂的各房先祖神位,故亦称梁氏家庙,为梁姓宗族子弟到省城参加科考、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务时提供居所。后因朝廷禁止合族宗祠,改为青云书院。乾隆三十九年(1774)对书院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清同治五年(1866),又进行一次重修扩建,增建了西斋(昌后堂)。

       青云书院坐北朝南,现仅存中路,左右两路均不存。中路建筑三间三进,面阔12.3米,总进深36.5米,占地约449平方米。大门前两侧为马台墩,青砖墙石脚,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中座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三间8.4米,共十架,前设四架卷棚。中、后座前分别设两廊,廊面阔2米,进深一间,共九架。

       大堂悬“忠孝堂”匾额,二堂中间有高屏一座,缮写圣谕。二堂与三堂俱有楼阁和左右厢房,供各地梁氏子弟到省城应试时寄寓。二堂侧有治事小厅,为递年值事公馆;馆后为大厨房。三堂后南向八柱大堂,为先贤正寝室,悬“道开南服”匾。寝室东面为始封夏阳祖祠,题额“先河堂”。寝室前立牌坊一座,寝室东角是青云书院的房舍。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千顷书院与青云书院

       1920年,广州城建大兴,拆内街,筑马路,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是当时城内最宽阔的新筑马路,按照规划,须从千顷书院和青云书院穿过。广东名流梁士诒(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启超(曾任北洋政府司法、财政总长)和将军府将军黄志恒,分别致函当时的广东军政府,要求保护千顷书院,梁士诒提出“求通不求直”的建议,被广东军政府采纳,维新路在两书院处拐弯绕过。千顷、青云两书院得以幸存。

       1949年以后,先贤千乘侯祠被用作街道工厂、五金仓库等,建筑受损严重。“文革”时期,祠堂额石“先贤千乘侯祠”被人用灰沙覆盖,得以保存。2009年,广州市对青云书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2010年竣工。先贤千乘侯祠石匾重见天日,建筑焕然一新。同年8月被越秀区政府列为越秀区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青云书院艺术馆”馆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