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明朝的衰落,有一个很相似关键点:朝廷因为礼仪之争而陷于分裂。

明朝时,是嘉靖皇帝的“大礼议”,而北宋,则是宋英宗的“濮议”。

两次争论的起因很相似,都是前任皇帝没有儿子,于是找了个血缘相近的宗室来继位。既然要继位,根据儒家礼法,就应该认前任皇帝做老爸。但新皇帝上台之后,就想让自己已经不在世的亲生老爸也过一下皇帝瘾,不愿意再认前任皇帝做父亲了。

两次争论的过程也很相似,都是新皇帝提出要给自己亲生父亲加皇帝封号,一群大臣跳出来反对。

而结果则略有不同,明朝的嘉靖皇帝获得了最后胜利,把反对的人都斗倒了;而宋英宗因为太短命,只获得了阶段性胜利,而且在朝廷上留下了个坏名声。

但两次争论共同的结果,则是朝廷陷于分裂和功利化,攀附权势、党同伐异的风气越来越强,影响了王朝的凝聚力。

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因为这个问题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论,实在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莫名其妙。皇帝也是人,也是父母所生,人家想为自己亲生父母要个名分,也是人之常情。不然祭祖的时候管自己老爸叫叔叔伯伯,确实挺别扭的。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大臣们却这么执着,硬要和皇帝过不去呢?要知道因为这个争论,两朝的大臣轻则丢官,重则受刑,还有被廷杖打死的,这么小的事,他们为什么上升到江山社稷的高度,觉得皇帝管自己亲生父亲叫老爸,天都要塌下来呢?难道真的是给程朱理学洗脑洗呆了,书读多了读傻了吗?

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念去想,而要用古人的观念去理解一下皇帝究竟是什么。

在儒家的观念体系里,皇帝是天子,是天道的代表,理论上不是人,不能以“皇帝也是人”来看。所以对于代行天道的皇帝来说,是不应该有太多个人的情感和情绪的,一切都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而维系这个江山社稷社会秩序的,则是儒家的礼。所以,皇帝必须“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维护好这个社会秩序。

身为天子的皇帝,不但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全民的表率,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表率。一旦皇帝倾向于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对“礼”的遵守,也就意味着皇帝不再以国事为先。

皇帝本来是最高的判断者,超然于朝廷任何派别之上。但他一旦要满足自己的私欲,就会扶持支持自己的官员,打击反对自己的人。接下来,自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趋炎附势的官员得势、皇帝倾向于一言堂、官员阶层为了争权而互相攻击、政策趋于功利化……

儒家的治国之道,看起来很迂腐,但在古代通信条件落后的情况下管治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却相当有效。毕竟靠武力和强权维持一个巨大的国家,既不经济,亦无可能。

但要做到良好的管治,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就必须压抑自己的欲望,扮演好天道发言人的角色。否则,那个用“礼”构筑的大楼就会有崩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