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塔街在清代是旗界,满汉八旗皆聚居于此,有不少北方世医,随军南下。他们把北方医术与岭南医术相结合,因地制宜,互补长短,出现了不少杏林圣手。

汉军镶白旗人朱青田,清咸丰年间的名医,老人伤寒、小儿惊风、孕妇血崩等险症,经其诊治,无不立愈,为一代临床大家。

汉军镶蓝旗人袁绶,给人看病开药,每次仅取银一钱,但服之每有奇效,人称“袁一钱先生”。

汉军镶白旗人王廷相,业儒兼习医,精于小儿痘科,也擅长医治各种疑难杂症,有病人得噎膈之证,腹绞如同身体从中间断开,痛不欲生,群医无策,而王廷相仅用苏子五钱煎汤,一服即愈。

又有汉军正红旗人杨庭耀,长于治疗斑痧诸症,北方旗人在岭南多患水土不服来求诊,经杨庭耀号脉投药,往往霍然而愈。

光塔街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随着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通过正规学校授业,培育新人,传承薪火,传统中医药业得以更快、更广地发展,名医辈出。

1913年2月,广东中医药两界人士联合方便医院、广仁善堂、爱育善堂、广济医院、惠行善堂、崇正善堂、明德善堂、述善善堂、润身社九大善堂,商议筹办粤省中医中药学堂事宜,于1913年成立“中医药学校省港筹备处”,公推广东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卢乃潼担任筹办处主席。

省中医院前身,曾是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
省中医院前身,曾是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

卢乃潼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正式开学。学校教育以“习中医以存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为宗旨,学校设在大德路,成为当时南中国最具规模的中医药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实习,1933年9月在中医药专门学校对面(与麻行街相隔)创办广东中医院。

中医院建成后,大批中医药界的精英人士联袂而至,荟萃于旗下,包括内科临床教授谭文澄、范叔仪、陈汝器,外科临床教授管沛民,伤科临床教授管季耀,驻院医生张阶平、赵启光、潘诗宪、任裕贤等,服务医生罗元恺、陈永梁、严祖庇、黄天则、陈润潮、司徒铃、陈泽权、薛子琳等;还有不少虽不是医院正式聘用医生,但却在医院出诊的临院医生,如周仲房、卢朋著、古绍尧、谢泽霖、刘赤选、梁翰芬、王炳秋、冯守平、陈惠言、周彦若、吕楚白等。他们大多为杏林翘楚,在业界有休声美誉。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在中医专科学校授课,传承薪火,扶掖后学。广东中医院可谓群星熠熠,极一时之盛。

省中医院前身,曾是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广东中医院所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患有危险重坏之症,屡易医家,广试药石,或经西医治疗,都不见效,也有缠绵病榻多年,已奄奄一息,生命垂危者,于惶急之间,前来求医,经过中医院的医生悉心诊疗,有的数天,有的十天半月,有的一个月,“皆号啕入院,欢笑而归”。(《广东中医院概况》。载《广东中医药学校校刊》1937年第9期)。

中医院的门诊属赠诊性质,一般医生不收诊金,只有特聘的名誉医生才收一定的诊金。据医院统计,从1933年8月至1937年1月,广东中医院门诊赠医人数达80925人,住院1364人。医院对每个病例都十分重视,凡遇疑难之症,便召集医生,公开讨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然后择善而从。病人在治疗期间,希望转换医生,亦尊重其选择,只要是本院题名的医生,无不可以。务求在治疗方面,各尽所长,早日为病人解除疾患痛苦。因此,医院口碑载道,留题匾额满目琳琅。

1953年,广东中医院改为国有医院,更名为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1956年,在原广东中医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遂成为广州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1958年医院正式定名为广东省中医院至今。1992年,广东省中医院被评为全国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1993年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1999年被命名为“全国百佳医院”。

省中医院前身,曾是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
省中医院前身,曾是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中医专科学校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遍布广东、香港,乃至东南亚各地,被称为广东中医的“黄埔军校”。已故名医罗元恺、黄耀燊、刘仕昌、靳瑞等,以及有“国医大师”之誉的邓铁涛、国际知名疟疾防治专家李国桥等,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