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有一种民居样式,称为“竹筒屋”,有些地方叫做“竹竿厝”。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宝源路、多宝路、长寿西路鸿昌大街一带,一些带有西洋风格建筑,时常会不经意地闯入我们的眼帘。它们有的甚至还有华丽的希腊壁柱,半圆券窗,彩色玻璃和铁漏花、罗马式的三角山墙,巴洛克式的卷曲旋涡纹,繁复精美的山花,宝瓶栏杆的阳台,但大门却是典型的岭南“三件头”。它们就是“豪华版”的竹筒屋。1999年,宝源路834号,多宝路201221号和鸿昌大街22号,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竹筒屋的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宽度较窄,通常只有三四米,但进深很大,可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受西关大屋的影响,也常采用“三件头”大门,但里面没有厢房,格局就像一根又瘦又长的竹子,一进一进的厅房,形如竹节,也许这就是它被叫做竹筒屋的原因吧。

       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后部为厨房、厕所。门厅、厅堂、起居室、书房、卧室以天井相连,以冷巷相通。室内地面铺设吸水性能极强的大阶砖。

       竹筒屋往往是几家、十几家门户相连,从外观上看,很容易让人想起在欧美地区的联排别墅(Townhouse),也叫排屋。但其实它们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早期的竹筒屋外观较为简单,多为一层建筑,但里面搭建“阁仔”,架设楼梯上落。石基砖墙,木构瓦顶。后来随着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采用了混凝土梁和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出现了有阳台的二三层平顶楼房,在过厅设楼梯上楼。如果相邻的竹筒屋是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往往会在中间天井处开一个横门互通。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广州夏季漫长,而竹筒屋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通风散热性能。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天井多铺石板,是重要的散热渠道。因为天井的平面尺寸较小,竖向高度很大,上层被太阳烤得热辣辣,而下层几乎不见阳光,十分阴凉,从而形成了向上拔风的热压通风动力,使屋里保持清凉透气的舒适感。另一个散热渠道就是冷巷。竹筒屋的冷巷与西关大屋的青云巷不同,它是在屋里的,连接着前后各个房间,就像一条风道,使室内空气保持流动。因此冷巷的温度,通常较室内为低,凉风习习,暑气顿消。人们在盛夏时节摆张凳仔,揸把葵扇,坐在冷巷口乘凉聊天,倒也舒适惬意。

       竹筒屋通常被中低收入的居民租住,就像城市里的“廉租屋”。它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出现,因为这时西关人口高度密集,土地资源日益稀缺,连兴建西关大屋都显得奢侈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民居建筑。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清末民初,由于乡下经常发生动乱,生活困难,许多人都往大城市里跑,西关人满为患,一座西关大屋、竹筒屋里,往往住满了来自四乡八镇的姨妈姑姐、疏堂步伯、同乡同学、亲朋好友,屋主把房间分租给不同的家庭,自己做包租婆、包租公。

      我小时候经常听同学互相介绍时说:“他是我的同屋主。”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渐渐长大才知道他们都是同租一间竹筒屋的租客。大家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低头不见抬头见。古老的竹筒屋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人间烟火气息。

       如今,竹筒屋虽然还有一些留存,但也不多了,而且日渐破旧,内部亦多被改建,不再是典型的竹筒屋结构了。

       1993年,广州市政府把荔湾涌、荔湾湖公园、泮溪酒家及仁威庙一带,即龙津西路以西、西关上支涌以东、三连直街以北的三角地带,划定为西关大屋保护区。十五甫正街、文昌南路敬善里、逢源沙地一巷西段、华林寺前街、逢源北街西段、西来初地,都是受保护的西关传统民居。

欢迎赞赏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

欢迎关注

住过竹筒屋的街坊,邻里故事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