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讲南明史,说到一个颇为有意思的情节。

在清军入京,崇祯上吊之后,在南京的明朝群臣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弘光政权。清军方面在击败了李自成,占领陕西之后,由多铎和阿济格兵分两路南下攻打南明。其中,阿济格军主要追击李自成,而多铎军则为南攻的主力。

当时弘光政权手头上的兵马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吃亏,拥立福王继位的江北四镇,加上在武昌一带的左良玉军,总兵力接近三十万。

但双方一经接触,南明军竟然几乎全无抵抗之力,投降的投降,溃败的溃败,最后光是投降的军队,就比两路清军的总数还要多。

记得当年读《鹿鼎记》,里面讲到江南几位大儒劝韦小宝反清,其中吕留良说道:“我们汉人比满洲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们一个,哪有不胜之理?”当时也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可后来渐渐发现不对。

当年南明的军队明明数量占优,一样一败涂地,更早的蒙古军远征欧洲,也就是两三万人马,几乎把欧洲打了个底朝天,可见打仗并不是人多就能打赢的。

兵法有云,兵贵精,不贵多。这个道理小时候不明白,总觉得中国人多,打不赢肯定是汉奸作怪,后来书读多了,才渐渐搞懂是什么一回事。

所谓兵精,固然与士兵的武艺、勇猛坚韧的程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和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既需要保证将帅的命令能够有效传达,又要保证士兵对命令能够有效执行;这套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压力,推动士兵去拼命,又必须有足够的激励,令士兵愿意去拼命;这套系统需要让主将的命令毫无疑问地执行,又要让低级军官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机应变……这些,都是所谓的“组织能力”。

有了这样的组织能力,加上具备军事能力的将领,平时训练有素的士兵,就能在战争中占据上风。

当时的清军,既有多铎、阿济格等在无数战斗中成长出来的大将,又建立了机动灵活、全民皆兵的八旗制度,入主中原对每一个满洲士兵都是极大的物质精神双重鼓励,再加上士兵长年处于战斗状态能征惯战,所以能在与明军的战斗中屡屡获胜。
而南明的军队人数虽多,但主将大都是贪生怕死的墙头草,士兵也大都是混饭吃的兵油子,劫掠平民有兴趣,打仗拼命没动力,再加上明朝以文官节制武将的制度令指挥失效,督军指挥不了将领,将领被下级军官挟持,军官又不能有效控制士兵,那么再多的军队也无济于事了。
在战争之中,双方组织程度的高低,是决定胜负的绝对关键。所谓“力合则强,力分则弱”,如何在局部形成相对优势、如何击溃对方的核心、如何有效发挥兵器或者骑兵的优势、什么时候投入预备队……这些都与组织能力密切相关。
我们在历史上见到几乎所有以少胜多的案例,都是强组织胜弱组织,有效组织胜无效组织。
例如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的军队虽多,号称投鞭断流,但却是各族联军组成,里面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算盘,一旦遇到不利情况,自保的意愿就占绝对上风。而东晋军队虽少,却由南渡难民组织训练而成,战斗欲强训练有素,再加上反间计,终能以弱胜强。
所以在遇到大敌的时候,组织能力往往是决胜的关键。但古代王朝自安史之乱之后,为了降低武将叛乱的风险,往往以牺牲组织能力来代价,到最后就不免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