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除了三姑六婆嘴里喋喋不休的“啥时候考公务员”“去不去相亲”“明年结婚吗?”,你听到最多的大概就是——
“你听锣鼓响一片,声声送旧年。”
“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
“财神到,财神到,好心得好报。”
……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你耳熟能详的“港味”贺年歌,大多数都来自香港流行音乐爆发的上世纪70、80年代,哪怕“腕”大如刘德华、林子祥,通常也只能在一首贺年歌中分到一两句歌词。
而随着唱片业的逐渐萧条,曾经的“香饽饽”——“贺年歌”也越来越成为“边角料”,但它就像是一件标本,见证了这些年香港乐坛的辗转浮沉。
(一)
1973年,粤剧大师文千岁拍档李宝莹推出贺年专辑《大家恭喜》。这张黑胶唱片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专辑中的歌曲虽由粤剧小调改编并重新填词而成,却是使用流行唱法进行演绎,加上由于其寓意集喜庆、祝福、保佑等功能于一身,旋律琅琅上口,歌词结合了对仗、押韵等传统诗词元素,又没有“情爱元素”等少儿不宜的内容,甫一出炉,就成为了大街小巷的“热播曲目”。
(1973年,文千岁、李宝莹《大家恭喜》) | via网络
1977年,依靠电视剧走红的郑少秋、汪明荃也推出了贺年专辑《欢乐年年》。大家熟知的《欢乐年年》和《迎春花》就被收录于这张专辑之中。
(1977年郑少秋、汪明荃《欢乐年年》 | via网络)
相比与文千岁等“粤剧派”的演绎,这张专辑的歌词内容更为贴近世俗生活,唱腔更为易于模仿,加上电视剧男女主角的号召力,唱片大获成功。
而在这两张贺年专辑推出以前,粤语贺年歌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的境地。由姚莉、白光等上海歌手演唱的《恭喜恭喜》《拜大年》等“圣诞味”的国语贺年歌,贯穿了香港的50到70年代。
(1946年 姚莉发行的专辑中收录了《恭喜恭喜》一歌 | via网络)
(二)
1987年,创作了《浪子心声》《半斤八两》等经典“港味”歌曲的“歌神”许冠杰发行了贺岁专辑《财神到》,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一股飓风,卖出了20万的好销量,唱片公司不仅赚个个盆满钵满,也从中看出了更大的商机。
(1978年 许冠杰发行贺年专辑《财神到》,1994年由林子祥翻唱的版本也广为传唱 | via网络)
当时,许多年轻人看着从“新秀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成功案例”,纷纷做着“歌星梦”,大量进入唱片行业。吴君如曾在一次采访中笑言“那个时候,会讲话的人都出专辑。”
(吴君如在《康熙来了》中提到自己出过两张国语专辑 | via网络)
而唱片公司为了自家歌手能够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纷纷发行贺年歌曲,以通过人们喜好“合家欢”的心里提升销量。这其中,不仅有像甄妮、徐小凤这样的实力歌手,也有像吴君如这样在电影圈出名,也顺便发行唱片赚点人气的“玩票选手”。
(甄妮贺年专辑《祝福你》 | via网络)
与此同时,由“贺岁歌”歌概念衍生出的“贺岁档”电影也随着跨界艺人被连带繁盛了起来。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大概还要数1992年,由张国荣、张曼玉、周星驰等“大咖”主演的《家有喜事》,其片尾的“彩蛋”贺年歌曲也成为了几代人的经典回忆。
(片尾“彩蛋”,由电影中演唱的贺年歌曲 | via网络)
没错,这正是香港流行乐坛最好的时代。不仅有像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这样的歌舞俱佳顶级艺人,有一大批以黄霑、顾嘉辉、林振强为代表的幕后巨匠,更有电影、电视产业的携手带动。
(三)
1994年,TVB联合华纳唱片公司推出《喜上加喜》、《天天报喜》双碟版专辑。
(1994年华纳推出《喜上加喜》、《天天报喜》双碟版贺年专辑)
这版群星璀璨的贺岁专辑,不仅云集了当时“火爆”的“四大天王”,林子祥、叶倩文等实力唱将更是纷纷出境,这张由“华纳群星”演唱的贺年歌可以说是见证了香港乐坛的最后的鼎盛。
三年后,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风暴,把包括唱片在内的娱乐产业打了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多年来单纯依靠“包装”的畸形生长模式和无法制止的地下盗版产业,让“金玉其外”的香港唱片业,在遭遇这场“大风暴”之后,瞬间陷入了难以自救的“泥潭”。
2001年,英皇旗下的新晋少女组合Twins推出贺年歌曲《你最红》,并请来张国荣客串MV,为歌手造势。同时大量翻唱曾经的贺年经典曲目,受到了粉丝“热捧”。
(Twins贺年歌《你最红》请来张国荣在MV中客串“三叔公” | via网络)
紧接着,英皇也借着这股“小东风”,陆续通过翻唱贺年歌曲的方式推出了不少青春偶像组合,其旗下的歌手也在各大颁奖典礼独领风骚。
这看似“回春”的背后,实际上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不同于80-90年代,唱片巨头扎堆(百代、宝丽金、华纳、环球等)的“盛况”,“一头独大”英皇延续90年代“视觉”歌手的发展思路,通过“工业化”的方式,批量捧出了不少外形亮眼唱功一般的年轻歌手,而外形条件一般的创作型的歌手则难觅出头天。
2003年,香港乐坛接连痛失张国荣、梅艳芳两位“巨擘”,“四大天王”不再年轻,而容祖儿、陈奕迅等唱将还未成长为今天的“天王、天后”,加上林夕、黄伟文、雷颂德“三王”苦苦支撑的单薄创作班底,整个香港乐坛青黄不接的尴尬暴露无遗。
(四)
2005年的“春晚”上,“天王”刘德华带着《恭喜发财》登陆央视。
(刘德华携新歌《恭喜发财》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 via网络)
这首“港味”贺年歌通过央视的平台,让更多人熟悉和喜爱,更加成为了大江南北过年期间的“超市神曲”。而这当然要归功于,这首歌的国语唱腔和词曲了。
(《恭喜发财》MV | via网络)
但这几乎是港味贺年歌的“绝唱”了。在这之后,再没有一首港式贺年歌能够有这样的影响力和传唱度。
在刘德华之后,庄心妍等香港新一代歌手也曾发行过粤语贺年歌曲,但由于唱片市场的整体下滑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下滑,曾经被当做“销量利器”的贺年歌曲也自然被唱片公司归置到了历史的角落。
毕竟,在各大颁奖礼上风光无限,却在销量上连遭“滑铁卢”香港唱片业里,又有多少人宁可放弃能赚“快钱”的“贺岁档”电影主题曲,做一张“没人听”的贺年专辑呢?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内地贺岁档电影也选择将经典的贺年歌曲翻唱或重新填词,发行成为宣传曲,作为电影宣传的辅助手段,一如当年1992年的《家有喜事》片尾曲。
2019年初,一首为了宣传新剧的TVB贺年歌《热热闹闹过新年》遭到了网友的群嘲,古怪的歌词,“反人类”的词曲搭配,夸张到别扭的MV演技让人们吐槽不断。
(MV《热热闹闹过新年》,由于找不到能放上来的视频资源,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 via网络)
但热闹之后,人们继续走上持续播放着发行于70、80、90年代经典贺年歌的街头,偶尔怀想起曾经齐心唱响《狮子山下》的往日时光……
后记
如果没有了港式贺年歌,广东人的新年一定会失色不少。
它托身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移民潮而来的“海派文化”,生长自于有着急切“民族认同感”需求的殖民地土壤,被一大批“时代精英”携手走进“黄金时代”,又在互联网时代被新兴的“时代歌曲”所替代……
诚然,作为一种尚不能被算作一个专门歌曲类别的“时代记忆”。
它的消逝,是唱片时代死去后的必然结果。
但它作为香港流行音乐商业化的产物和重要标本,可以说是香港流行乐坛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又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动荡到逐渐平复的重要见证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