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广州市内活跃着一支劳动大军一一搬运工队伍,他们穿梭在广州旧南站、新风港、内一码头(即今太古仓7座仓库)、内二码头(即今大阪仓)等地,以人力搬运的方式将各种物资运送到目的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实的肩膀为广州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当时广州搬运工人的装备十分简单,大致包括:一条长竹升;一条粗麻绳;一块用二尺四蓝布或枣红色布缝制而成的四方形布(简称"搭膊布",行话称"二尺四"),用来垫在肩膀头颈处,以防货物磨损皮肤,还可用来束腰,以便搬货时更好地用力,而对于女搬运工来说,它还可以用来包裹和保护头发;脚穿平底布鞋(如解放鞋、"伯父鞋"、"白饭鱼"等);衣服则力求松身、透气和易干,男工大多穿"伯父衫"、"牛头裤"之类,女工大多穿蓝白黑大襟衫、白底间条竹纱衫,不少人穿长裤时还喜欢将裤脚扎起或用夹子夹住,这样干起活来更方便、利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下面这张日本人所绘旧时广州搬运工人模样的插图,应该可以让大家窥斑知豹。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搬运工人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老广州应该还记得,昔日广州马路上大板车数量多过汽车,许多搬运工人拉着四轮大板车或两轮"猪笼车",顶着烈日,踩着滚烫的沥青,在吃力地一步一步前进,每遇上桥和上斜坡时前行更加艰难,有时需要有人帮忙推车才行,他们多为家中顶梁柱,有工开才有饭开,养活一家大小实属不易,"嗨呀嗨哟,顶硬上啰,鬼叫你穷啊"、"有力做到冇力,冇力做到乞食,乞食做到趴直"、"惨过做咕喱",这些歌谣、说法,正是当年搬运工苦况的真实写照。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顶硬上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广州搬运工旧照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上:1959年广州搬运费收据

下:上世纪60年代广州搬运费定额收据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转机来了,1954630日,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后归国途经广州。在穗期间,他视察了黄沙、沙面、白鹅潭等沿江一带水上居民的生活情况,又目睹了在马路上拉大板车的搬运工人苦况,于是当即指示广州市政府着力改善这两种人的生活以及解决他们的居住和就业问题。他的指示很快得到了落实,水上居民住上陆上新居并且有了固定工作(年轻人或进工厂或进市搬运公司),与此同时,广州马路上的大板车和猪笼车渐渐消失了。市政府还对广州市的搬运体制及方式进行了改革,分别成立了广州市第一运输公司和第二运输公司(简称"市一运"、"市二运",公司总部设在南方大厦旁边)。

         "市一运"和"市二运"成立后,搬运工人的劳动工具可请"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市一运"购置了许多大型平板车,专门用来运载重型机械及设备、钢筋、大圆盘、新闻纸等,工人们无需花大力气,只需用铁撬撬动,并且通过半自动齿轮、木杉垫底交替滑行,即可将货物拉上平板车(当时搬运工称之为"用计");市二运"则购置了崭新的脚踏三轮车,并且统一漆上醒目的运输队名称及驾驶员编号,用来运送零散小件货物,穿街入巷十分灵便,新入职者要先学习交通规则和踩梅花桩、考牌合格后方可上岗,文化水平较低者还要学习广州市地理、熟知市内街道名称,否则获派单独送货就会误时误事了。

         据我所知,当时"市二运"的搬运工人大多居住在荔湾区,广州街坊在广州旧南站、黄沙大道、六二三路、人民桥/海珠桥上,常可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甚至听到他们粗犷而响亮的劳动号子声,他们正川流不息地将货物运送到市内各地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市二运"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最兴旺时其职工多达数千名,旗下三轮车不计其数,工人晚上收工时,就把三轮车整齐地停放在二线马路边(如和平路、珠玑路、大同路、十三甫路、黄沙大道、革新路等),并且有专人负责看管,次日早上8点前这些三轮车又全部出动,停放点瞬间变得水静鹅飞,那情形真有点像广州除夕花市。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上世纪80年代广州马路上运货的搬运工

         随着劳动工具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广州市搬运工人的收入相应提高,生活条件也大为改善。当年我家住荔枝湾,那里就有好几户居民是"搬运之家",即夫妻、兄弟、妯娌、婆媳都是"市一运"或"市二运"的搬运工人,他们每人的月工资多达100多元(其他工厂工人只有30多元),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有200多元,足够养活家中几个孩子了。当时市售副食品凭票(证)供应,根本不够一家几口食用,"搬运之家"却可以到自由市场买"高价食品享用,我每次经过他们家门口,总能闻到扑鼻而来的肉菜香味,实在令人垂涎三尺、羡慕不已。正因为搬运工干劲大、收入高、待遇好、福利多,所以,当年有不少人都渴望进入搬运公司工作,或者以嫁娶搬运工为人生乐事,"搬运好,有女要嫁搬运佬”就是当年流行的一种说法。

         记得六二三路尾公交车站旁有一间"市二运"食堂,供应早午茶饭,诸如叉烧包、牛肉烧卖、干炒牛河、碟头饭、煲仔骨饭/大肉饭等。每天早上,搬运工们又会在黄沙大道一带的茶楼、饭店吃上一碗大肉饭、排骨饭、猪手饭,还喝上二两米酒才去开工,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要舍得食,先至有力",还有"咕喱面红红,梗唔会呻穷;咕喱面青青,冇钱兼有病";黄沙码头商检局旁边有"西湖"、"月景"两间饭店,也是搬运工们的"打趸圣地",那里总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来帮衬的多数是搬运工,可以说它们都见证了搬运公司的兴衰;恩宁路一带大排档会经营至凌晨一两点,因而成了搬运工宵夜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一档我二婶外家人开办的"老九记",生意十分火爆,食客也许稔熟昔日荔枝湾上"老九记,够镬气"的广告语,于是慕名而来的。后来我迁居至清平路和息里,那里也有不少街坊从事搬运工作,比如我儿子的小学同学华仔,他父母都是"市二运"搬运工,夫妻俩经常去附近的食肆饮茶、食饭(如珠玑路尾的"多如茶楼"、沙面岛上的"经济餐厅"等),到了冬季就必定去"清平饭店"享用"生菜香肉煲",所以,我在街上常可看见他们面红耳赤、酒足饭饱的样子。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

广州搬运工吃饭旧

 

         有人认为,旧时广州搬运工都係"得铺牛力嘅大老粗"、"鸡乸咁大个字唔识一箩",其实不然。一些搬运工在解放前也饱读诗书,会写漂亮的毛笔字,解放后适时"显山露水"(如代人写信、为街坊义务写挥春等)。我曾目睹一位搬运工在沙基东仓库门口多次表演"拿脚"书法,他用大拇趾和二趾夹着小石头在地上写字,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而且写的都是繁体字。现场围观者称赞他为"文曲星",他却自嘲道"我净係识舞竹升㗎咋",有时兴之所至,他还会声情茂地背诵唐诗宋词或者毛诗。顺便一提,搬运工作不只是搬、运、卸,还有一道工序一一放(行话称"码堆"),实际操作须根据场地、空间、货物类型等情况进行,总之,务求货物堆放整齐、安全、节省空间又便于日后搬运,这就需要搬运工多动脑筋和灵活应对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有计食计,冇计食泥",每每这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总能得到充分发挥!

         旧时广州搬运工人有什么嗜好呢?茶烟酒棋牌、舞狮打功夫自不必说,听粤曲粤剧也是他们调剂生活、放松身心的普遍方式,在"广州粤剧曲艺之乡"西关,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有人甚至"听而优则演",组建音乐社团演出或者玩"私伙局",我记得当年荔枝湾有位名叫转娣的搬运工,她工余时间喜欢唱粤曲、演粤剧,扮相甜美、唱腔甜美、饰演花旦功架十足的她,被街坊们誉为"西施",我对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黄沙大道观看她主演的粤剧《碧容探监》,她饰演的碧容一角惟妙惟肖、感人至深,因此嬴得满场喝彩。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广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搬运工作实现机械化而无需人工搬运,年轻一代也不再是纯体力劳动者了。如今,我们正处在现代物流大发展的时代,但是不应忘记老一辈的广州搬运工人,因为羊城有他们奋进的足迹,还有他们洒下的汗水。

回忆当年广州搬运工人 || 谭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