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元、中元分别有汤圆和神功戏,现代人还记得这两个节日,而下元却很少人知……

粤闻悦说: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亦係道教的重要节日,下元节纪念什么,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且待细说端详……

   大禹治水

道教中相传大禹为水官大帝,诞日为农历十月十五日,即为下元节

对,就是那个为了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劳模大禹

粤闻悦说:下元节

大禹治水

禹的“老窦” 鲧[拼音:gǔn 粤语:gwan2] 搞了九年都不能平息的中原洪水泛滥,禹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消除了。

经过总结他爹失败的经验,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带领治水的民工,逢山开山,遇洼筑堤,疏通水道,最终成功引洪入

粤闻悦说:下元节
粤闻悦说:下元节

大禹治水用的工具叫耒耜,就是个铲子,可不是什么定海针。

禹得到了帝舜禅让天子之位,最终成为了天下共主,创立了夏朝——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三元大帝

相传,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飞身到太虚极处,取始阳九气,在九土洞阴,取清虚七气,更于洞阴风泽中,取晨浩五气,总吸入口中,与三焦合于一处。九九之期,觉其中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后分别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从中吐出三子

粤闻悦说:下元节

强哥威武,演遍了三界伟人

三子降临人间,就是三位传说中的帝王尧、舜、禹

 

尧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

舜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

禹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

 

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敬奉的三位天神。简称三官,又称三元大帝三元三官帝君。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为天官、地君、水君的诞日,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广州三元宫

粤闻悦说:下元节

广州三元宫,位于越秀山南麓的应元路,是一座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道教宫观,主奉三官大帝

粤闻悦说:下元节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东晋元帝大兴三年(公元320),南海郡太守,陈留(今河南开封)人鲍靓,为其女鲍姑(著名道学家葛洪之妻),在此兴建修道场所,初名越岗院。鲍姑行医济世,救人无数。鲍姑仙逝后,人感其医德善功,集资塑像,祀奉院内,是为鲍仙姑殿。三元宫里有一眼“鲍姑井”,为鲍姑行医配药用过的井名为“虬龙古井”

粤闻悦说:下元节

三元宫内的“虬龙古井”,人称“鲍姑井”

唐时此地曾为佛教悟性寺,延至南汉,几经兴废。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钦天监来穗巡视时云:天卫三台列宿,应运照临穗城。越秀山气势雄厚,应将越冈院改为三元宫,以祀奉三元大帝,以应上天瑞气。于是塑三元像于正殿,鲍姑殿移至偏殿,三元宫由此得名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广州久旱。龙门正宗十二世玄嗣、罗浮山冲虚观住持杜阳栋,应邀前来祈雨,果降甘霖,遂被留为三元宫第一任住持。时杜募化监工,大兴土木,三元宫由此规模宏大壮观,面积达800余井(1井为11.1平方米),成为道观丛林,又为三元宫购置田产600多亩,即40多万平方米,后被奉为本宫开山祖师

1936年农历元月十五日即上元诞,参神者多达10余万人。抗战期间,道侣星散,仅余数人,再度冷落。日军投降后,三元宫复兴。1946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即下元诞,参拜者如潮涌,连跪拜之地都难插足

   下元节习俗

在古代,下元节还是一个重要节日。在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着于令。”

这一天,民间一般有修斋设醮享祭祖先两大项活动,目的都是祈愿神灵。

在香港,一些庙宇寺观亦会举行拜忏仪式,并举办素筵招呼教友与游人

粤闻悦说:下元节

  小榄水色

历史上小榄一带,河涌交错,多以舢板、小艇舟楫为主要交通工具,为此,小榄地区一带由于地理和生活习俗的关系,从唐代开始便流行“水官解厄之辰”的民间宗教活动

粤闻悦说:下元节

明代初叶,榄溪一李姓族人中,将中原地区的跑旱船、飘色等民间艺术溶汇于一体,开始在小榄下基一带倡起水色民间艺术活动

 

初时的水色,只是在原来“水官解厄之辰”基础上进行改革,将法师道人乘坐的小艇,改为竹排或木排,以纸裱扎成金童玉女的纸人,竖于布满招魂幡、纸灯笼等祭祀礼器物间,这种小船称为“色船”,或称为“色排”。传统中有法师道人或族人用作法事或施舍衣物、食品的小艇则称之为施船或诵经船。“色船”或“色排”,一般是拖在施船后面被动而行。

 

发展至明未清初,“水官解厄之辰”亦改为“水色”。童男童女替代了原有的纸扎人物,其装扮亦改变为传统民间故事或典故的人物装扮,色艇亦以五彩缤纷的彩旗织锦装扮。

历史上水色巡游活动,沿袭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下元节时举行,这主要是循“水官解厄之辰”的习俗而“出色”。直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小榄举办大型的“菊花大会”时,“水色”巡游时间随之改变,而成为小榄菊花会的助兴巡游活动,而是在菊花会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水色”表演。

粤闻悦说:下元节

小榄发展起水色匝旅游线路

时至今日,已经很少人记得下元节这个节日,一些典故、习俗亦在记忆中慢慢消逝,它们都是形成岭南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值得回味和珍惜。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南粤民风、民俗的小故事,不妨留言,我们将代为整理撰写属于您的“粤闻悦说”,并署上您的大名,期待您的分享!

粤闻悦说:下元节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嘅兴趣,你嘅支持,

你嘅关注,我嘅动力。

粤闻悦说:下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