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位好朋友,财经博主今纶老师在微博上说起中国教育的事,认为中国高考应该改革,不应该只以分数论英雄,可以参考国外私立大学自主招生的方式。
 
网友们意见很多,有很多人认为高考是唯一公平的考试制度,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不应该让路给容易导致后门的自主招生。
 
说到这里,我想起近年来关于”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有颇多争论,很多人都为所谓阶层固化、内卷化担忧,而城市中产家庭也往往被子女教育搞得焦虑不堪,补习也不是,不补习也不是。而一些关于学校减负的说法,反而增加了家长们的焦虑——每一次学校减负,最后都让家长和孩子的负担更重了。
 
那么,读书到底还能不能改变命运?作为家长,还要不要逼孩子上补习班?
 
其实,”读书改变命运”这个事情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其实是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因为教育普遍的匮乏,导致读书、考上大学,成为一代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
 
说到底,读书之所以能改变命运,是因为读书的人少。事实上,在科举制度备受推崇的中国古代,读书人其实也很少,在人口中占很少的比例,一个村能有一个举人已经挺了不起了,大部分人连字都认不了几个。正因为稀缺,所以一旦读书读得好,就真的能改变命运。
 
但现在整个社会状况已经不一样了,读书受教育是一件普遍性的事情,人人都读书,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那你还想靠读书改变命运,就非常不容易,而且也不是一个很合理的诉求了——作为一个普通家庭,你想改变命运到什么程度?
 
现在还能够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要不就是在经济很贫困的地区,通过读书走出贫困地区,进入城市;要不就是真的天赋异禀,天生智力非凡,或者在某个方向有过人的天赋。否则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人,再怎么读书,也成不了马云,能给马云打工就很不错了。
 
那么现在大家焦虑的是什么呢?是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落伍。
 
城市中产阶层的家长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有很多都是通过读书,进入优秀的大学,从而达成现在中产的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希望子女能够延续自己的路径,以后能过上不比自己差的生活,是最基本的期望。
 
但现在他们发现,这个基本的期望很可能达不成,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努力读书的孩子太多了,孩子比不上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了。
 
这才是他们焦虑的根源。
 
要解决这种剧场效应引发的焦虑,靠禁止校外培训,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到最后还是靠考试选拔,家中总能想到法子给孩子加码。真正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焦虑的办法,是打破职业之间的差距,让大部分工作都得到体面的收入和应有的尊重。不过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几乎没办法。
 
对于家长来说,剩下能做的,大概就只有自己努力向上,成为一个能给孩子一些资源的父母了。
 
不想逼孩子,只好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