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3日,世界阅读日。
打开各个新闻客户端、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各式各样关于读书的话题和讨论,也能看到很多老师、作家、精英人士出来呼吁大家多读书,然后给大家说读书有些什么什么好处。
我最近在讲宋朝的历史,宋朝就是一个非常鼓励读书的时代。从宋太祖说:”宰相当用读书人”,到宋太宗亲自以身作则每天读三卷《太平御览》,还发明了”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再到宋真宗编写劝学的文章诗歌,创作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都可以知道在宋朝,读书是一件既光荣又实用的事。
不过中国人向来没有把”读书”、”上学”和”阅读”这几件事清晰地分开,所以一提读书,有人觉得说的是学生上学学习,有人觉得是自己在家里阅读,有点儿纠缠不清。
事实上,世界阅读日,提倡的是”阅读”,而不是”上学”。
我们都知道,上学一定是有用的。人必须受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在社会中生存。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书本是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理论上每个人都一定要读书。
但阅读不一样。阅读是一个自主性的动作,需要你自己主动去做。有很多人在学校毕业之后就几乎不再阅读,有更多人在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后也会放弃阅读。而且说真的,阅读未必有用,很多人读了一大堆书也不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阅读的人的理由很多,例如工作太忙啦,阅读没什么实际用途啦,年纪大了读不进去啦……
可能对于他们来说,阅读是一件痛苦的事,翻开书本看到一堆密密麻麻的字就头痛,看到文字就回想起应试教育刷题的时光。如果确实如此,那也没有办法,毕竟一个人不阅读也不会少几斤肉,一样能活得好好的。
只是,不阅读,便少了很多可能性——我觉得这才是阅读最大的作用。
人的可能性有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能力,可能会发展出不一样的才能,成就不一样的功业。而阅读,往往能让人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因为阅读带给人最重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阅读特别容易引发思考。
一个人的下限可能是由他受的教育决定的,而一个人的上限,则是由他的观念、格局和想法决定的。而观念格局想法这些感觉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往是在阅读中慢慢吸收、积累继而成型的。
当然,阅读不是唯一的途径,经验、阅历、际遇等等,都会是这些重要东西形成的途径,”人情练达皆文章”嘛,能够不断在实际经历中思考,也是一个办法。
但阅读则是更方便,成本更低的方法。阅读能让你经历别人的人生,了解他人的观点,见识不同的历史,知道更大的世界。
这一切,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会起作用。当然,不一定起作用,但毕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不读书,就等于把自己的可能性关闭了一大半。
我想,这就是除了”学到知识”、”体验快乐”之外,阅读能带给我们最大的礼物。
最后趁着世界阅读日,推荐一下我的新书——《湾区有段古》。通过这套书,你可以了解大湾区的方方面面,还可以听我讲讲大湾区的故事。
欢迎扫码购买,谢谢支持!

书中到底有没有黄金屋?